要想脾胃健康,除濕是關鍵。
健脾祛濕的藥之前講過很多了,今天再介紹一個中成藥,平胃丸。
很多人濕氣重,首先會想到去吃一些利濕滲水的東西,比如紅豆薏米粉之類利濕滲水的東西。
但是濕氣重,首責之于脾。脾虛不解決,濕氣不可能根除。
正确的祛濕的方法,在内用健脾健胃的藥材再配合利水滲濕的藥材,同時兼顧腎,肺。
在外針對濕氣引發的表症同時用藥,短期消除表症,常常幾天就見效,讓濕氣重的人能增強信心,長期堅持吃下去。
濕氣是比較粘膩沉重的東西,而脾主肌肉,濕氣重時人的肌肉也會感覺比較沉重,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
有時候說别人懶,其實不一定是真的懶,而是由身體決定的。
濕邪上蒙清竅,人就會出現倦怠,嗜睡,總感覺睡不醒,睡不夠。
濕邪是有形之邪,有形之邪阻礙氣機就會出現氣滞,就會出現脘腹脹滿、飲食減少。
而氣滞嚴重時還會出現氣逆,表現為嗳氣打嗝嘔吐。
這時候用平胃丸就很合适,它具有健脾祛濕、寬胸消脹的功效。
方中蒼術苦辛溫燥,最善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故重用為君。
厚樸苦溫芳香,行氣散滿,助蒼術除濕運脾,是為臣。
陳皮理氣化滞,合厚樸以複脾胃之升降;甘草、姜、棗調補脾胃,和中氣以助運化,都是佐使。
脾胃濕盛導緻的不思飲食,脘腹脹滿,惡心嘔吐,吞酸嗳氣,平胃丸都适合。
這個方子燥濕力量很強,如果體内濕氣很重,可以用平胃丸先猛攻一下,把濕氣快速的代謝掉,再服用一段時間的參苓白術散補一補脾胃。
濕氣重的人,一般是白膩苔。
需要注意的是平胃丸不适合脾胃陰虛的人,表現為口幹、舌紅少津、大便幹等。
這個方子中所有的藥物都是溫性的,是以主要是祛寒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