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程門立雪:雪域中的師道之光

■王建淞

程門立雪:雪域中的師道之光

按語: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筆者特撰寫一篇《程門立雪:雪域中的師道之光》的文章,表示對普天下所有教師的崇高敬意,并深切地問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在曆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瞬間,如同星辰般璀璨,穿越時空的壁壘,照亮後世的心靈。北宋年間,嵩陽書院外那場不期而遇的大雪,不僅覆寫了山川,更在文化的土壤上,種下了一顆關于尊師重道、勤學不辍的永恒種子——程門立雪。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它是一段跨越千年的浪漫傳奇,是對知識無盡渴望與對師長無限敬仰的贊歌。

時光回溯至那個風雪交加的冬日,嵩山之巅,雲霧缭繞,仿佛天地間的一切都沉浸在一片靜谧而莊嚴的氛圍之中。嵩陽書院,這座承載着無數文人墨客夢想與追求的聖地,此刻正靜靜地守候着它的訪客。院内,古木參天,書香四溢,而院外,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正悄然改變着一切。

程門立雪:雪域中的師道之光

楊時與遊酢,兩位已近不惑之年的學者,懷揣着對知識的無限渴望,踏上了前往嵩陽書院的征途。他們的腳步堅定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出了對學問的執着追求。楊時,這位來自福建将樂縣的進士,以其謙遜好學、不恥下問的精神,早已在學界聲名遠播;而遊酢,同樣是一位才華橫溢、志向高遠的青年才俊。兩人因共同的學術理想而結緣,一同拜入程頤門下,成為了程門高足。

那是一個尋常又不尋常的午後,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嵩陽書院古樸的屋檐上,為這座古老的學府增添了幾分暖意。然而,當楊時與遊酢滿懷期待地踏入書院,準備向程頤請教學問時,卻意外地發現老師正在屋内小憩。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情況,兩人沒有絲毫的猶豫與不滿,反而選擇了最為樸素而真摯的方式——靜立門外,等待老師的醒來。

程門立雪:雪域中的師道之光

随着時間的推移,天空漸漸陰沉下來,鵝毛般的大雪悄無聲息地飄落。雪花輕盈地落在兩人的肩頭、發梢,漸漸地,他們仿佛與這銀裝素裹的世界融為一體。遊酢幾次想要喚醒程頤,但都被楊時以堅定的眼神制止了。在他看來,尊重師長,不僅是言語上的恭敬,更是行動上的體恤與了解。于是,兩人就這樣默默地站在雪中,任由風雪侵襲,心中卻充滿了對學問的渴望與對師長的敬仰。

當程頤從夢中醒來,推開門扉的那一刻,眼前的景象讓他震驚不已。隻見門外,兩個雪人般的身影靜靜地伫立着,雪花覆寫了他們的全身,隻露出堅毅的臉龐和清澈的眼神。那一刻,程頤的心中湧動着難以言喻的感動與震撼。他深知,這不僅僅是兩位學生對學問的執着追求,更是對師道尊嚴的崇高敬意。

程門立雪:雪域中的師道之光

從此以後,程頤對楊時與遊酢更加器重與關愛,他不僅傾囊相授自己的全部學問,更在品德修養上給予了他們深刻的教誨。在程頤的悉心指導下,楊時與遊酢的學問日益精進,最終成為了北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和官吏。他們不僅傳承了程氏理學的精髓,更将其發揚光大,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産。

成語“程門立雪”的故事,如同一股清泉,滋潤着後世學子的心田。他不僅僅是一個關于求學心切和尊師重道的典故,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一種對知識的無限渴望、對師長的無限敬仰以及對自我修養的不懈追求。在曆史的長河中,這種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指引着無數學子在求學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程門立雪:雪域中的師道之光

如今,當我們再次提起“程門立雪”這個成語時,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他讓我們想起了那些曾經為了學問而默默付出的先輩們;他讓我們感受到了師道尊嚴的崇高與偉大;他更讓我們明白了在追求知識的道路上,尊重與堅持的重要性。

程門立雪:雪域中的師道之光

讓我們帶着這份感動與敬仰,繼續前行在求學的道路上。願我們都能像楊時與遊酢那樣,以一顆謙遜而堅定的心去追尋真理;願我們都能像程頤那樣,以一份深厚的師愛與責任去培育下一代的棟梁之才。讓“程門立雪”的精神永遠傳承下去,成為我們心中永恒的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