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轉身目送暑雲去,回眸又見白露生。
盈盈白露,染過十裡蒹葭,滴過白玉石階,閃爍着千年未變的光芒。
時節的詩箋上,有素月流空的美好,也有白露生涼的清愁。
一縷月光,一紙惆怅,寫不盡的相思情緣;
一滴白露,一卷荒涼,走不出的雲煙舊夢。
01
秋草生庭白露時,故園諸弟益相思。
盡日高齋無一事,芭蕉葉上獨題詩。
——韋應物《閑居寄諸弟》
秋意漸濃,庭院中的草木在露水的渲染下,顯得更加蕭瑟清冷。
看着庭中的寂寥秋景,感受着空氣中的絲絲寒意,對遠方親人的思念,愈發強烈。
獨自一人坐在書齋裡,四周靜谧無聲。
沒有塵世的喧嚣,沒有繁瑣的事務,心中的思緒如潮水般湧動。
拿起筆,在芭蕉寬大微黃的葉片上,寫下滿腹的思念與感慨。
光陰打馬而過,轉眼又是一年白露。
風露冷,葉微涼,鴻雁來,玄鳥歸。
多少蒼翠挂露薄涼,多少繁華随風搖落。
今夜在故鄉的你,是否安好?
02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卧郊扉久,何年緻此身。
——馬戴《灞上秋居》
入秋後,細雨綿綿,今日終于風停雨歇。
傍晚時分,站在灞原上,望着空中頻頻飛過的大雁,想起了遠方的故鄉。
一片片落葉在秋風的吹拂中,離開了枝頭。
它們在空中,輕舞,旋轉,最後靜靜地落在了地面上。
夜色漸濃,寒意襲人,陪伴他的隻有那昏暗的油燈。
白露悄然滴落,發出細微的聲響,在這空蕩蕩的園子裡,顯得格外清晰。
在這偏遠荒涼的郊外,隻有一位野僧與他為鄰。
每當夜深人靜之時,總會忍不住問自己:何年何月,才能結束這漂泊不定的生活,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歸宿呢?
蕭蕭白露,剪剪涼風,帶走了夏的熱情與繁華,也帶來了秋的寒涼與思念。
枯萎裡的秋色,落滿時光的塵埃,寫滿季節的憂傷。
時光,漸次厚重,思念,愈發濃郁。
03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階怨》
秋日的夜裡,玉石所砌的台階上沾滿了露珠。
獨自一人,靜靜地站在玉階上。
不知過了多久,一股寒意透過微濕的羅襪,席卷了全身。
似乎再也受不住這股寒意,她回到了室内,放下了簾子。
那簾子晶瑩透亮又帶着幾厘清冷,一如她此刻的心境,孤寂凄冷。
隔着簾子,望着天邊的那輪明月,皎潔明亮,又帶着一種遙不可及的高冷。
在很多人眼裡,李白是狂傲,“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是霸氣的,“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其實他也有婉約細膩的一面。
就像這首《玉階怨》,通過描寫秋夜的白露與明月,營造了一種極其朦胧清冷的氛圍。
整首詩不出一“怨”字,卻将女子的幽怨之情刻畫得入木三分,所謂“不着一字盡得風流”便是如此。
一階秋露,消散了誰的思念?
一簾月色,荒蕪了誰的等待?
倚一箋文字,枕一簾清愁。
半指相思不絕,一簾好夢難續。
-END-
注:圖檔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