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普蘭蒂斯打破撐杆跳世界紀錄之後,一群記者瞬間圍了上去,數了一下,三台佳能EOS R1,一台索尼a1,一台尼康Z9,4年一度的奧運盛事真乃旗艦機型的頂級聚會。
春江水暖鴨先知,幾年前還有好事者稱“微單拍不了體育”,不知不覺間,新聞記者卻用實踐完成了單反到微單的切換。本屆奧運會上,入魔還是觀察到了許多新動态,讓我們以EOS R1為例,來看看趨勢上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一、更靈活的對焦微單相比單反感覺度最強的變化大概就是對拍攝對象的直接識别,先對焦再構圖的操作不複存在,EOS R1可以直接抓住拍攝對象的眼睛進行連續拍攝。于是我們越來越多見到乒羽網項目中,籃網作為前景,而直接拍攝運動員的圖景。
此外,EOS R1這樣的微單還可以把人臉注冊上進行優先對焦,這樣在一群排列在焦平面縱軸的運動員之間,可以一下識别到你想拍的那位,更别說EOS R1還有真正的眼控對焦了,對焦系統的靈活性、準确性對單反實作了碾壓,拍攝效率大大提升。
二、次世代的畫質平心而論,單反的畫質時至今日仍然是完全滿足新聞攝影需要的,但近幾年湧現的堆棧技術突破了連拍限制,背照技術提升了畫面表現,最直覺的感受就是圖檔看起來細節更豐富,畫面更舒服了。
特别是在花樣遊泳這樣的項目上,室内照明難以同室外匹敵,需要高感光度+高快門的噪點爆炸組合。而EOS R1原本控噪就不錯,現在還有AI加持的機内降噪功能,使得這些圖檔看起來是如此的細緻和精美。
三、強無敵的防抖單反相機受制于反光鏡箱結構,機身防抖很難做,但微單就可以把鏡頭防抖的一整套技術移植,甚至EOS R1還能和鏡頭協同達到8.5檔防抖,抛開審美傾向不談,攝影師用400mm鏡頭+1.4x增距鏡,手持拍攝了這樣的慢門畫面,這本身就是對創作邊界的一種拓展。
本屆奧運會,佳能這樣的專業攝影器材供應商在媒體大學營開設了器材維護中心,我注意到法國本地媒體的趣味報道:器材商還是帶了一定數量的單反相機,但“需求量遠遠低于預期”,單反和微單之争 ,看來是時候能夠下定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