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傳》中名氣最大的角色,無疑是武松,那也是因為作者确實是在這個角色身上傾注了最多的心血,在總計隻有一百二十回的故事裡,以武松為主視角的篇幅就多達十回,而在這十回中,他也貢獻了諸多名場面。
除了“景陽岡打虎”之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于“武松殺嫂”的橋段了。
在多數人的印象裡,武大郎就是個老實人,是冤大頭一般的存在,而潘金蓮則為人風流,是該殺之人。
(潘金蓮、武大郎劇照)
然而細品原著,你就會發現潘金蓮固然該死,那武大郎也同樣是死有餘辜,即便武松早些回家,也一樣救不了他。
一、老實人武大郎
武大郎這角色初登場時,施耐庵就沒打算讓他給讀者留下好印象。
隻道是:“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生得猙獰,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
他是身材矮小,甚至還長得面目猙獰,諷刺的是作者賦予他親弟弟武松的評價又稱得上是捧上了天。
說是:“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淩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你看,在這親弟弟的對比之下,武大郎就顯得更不堪了,至少潘金蓮也是這麼認為的。
自打武松回了武大郎家,那潘金蓮就愈發覺得武大郎配不上自己,于是她撩撥武松,武松不願搭理她,後來在王婆的唆使下,她又與西門慶走到了一起,接着便有了潘金蓮謀害親夫的橋段。
(潘金蓮劇照)
這女子的手段着實是狠,武大郎先是被她的情郎西門慶打得奄奄一息,又被她喂下了毒藥,就這麼一命嗚呼了。
事實上武大郎也有反抗過,甚至從某些角度說,他比林沖都有種,他至少敢直面西門慶,奈何實力不濟,隻能認栽。
那武大郎就沒有破解之法嗎?
或許你會覺得他弟弟武松就是他破局的法寶。
二、武松殺嫂
武松武藝高強,這倒不假,旁人見了武松,也确實是會忌憚三分。
比如那西門慶就擔心被武松報複,他與王婆有過這麼一番對話:“這婦人聽了這話,也不回言,卻踅過來一五一十都對王婆和西門慶說了。那西門慶聽了這話,卻似提在冰窨子裡,說道:‘苦也!我須知景陽岡上打虎的武都頭,他是清河縣第一個好漢。我如今卻和你眷戀日久,情孚意合,卻不恁地理會。如今這等說時,正是怎地好?卻是苦也!’王婆冷笑道:‘我倒不曾見,你是個把柁的,我是乘船的。我倒不慌,你倒慌了手腳。’”
王婆顯然是覺得武松是有差事在身的人,即便要對付她,也是用高官的手段,而她沒想到武松後來會直接“掀桌子”,選擇自己動手。
(武松殺嫂劇照)
不過那不是重點,重點是武松确實有威懾力,那潘金蓮在他面前根本毫無還手的機會就被殺了,至于西門慶,盡管他把武松的刀給踢掉,卻也不似電視劇中拍的那般與武松打得有來有回,原著中,他也幾乎是被武松秒殺的貨色,被踢下獅子樓後,基本就失去戰鬥力了。
但那又有什麼用?
武松殺了這對奸人也換不回他哥哥的性命。
顯然,武松這“打虎英雄”的身份也幫不到武大郎,就因為這場悲劇的根源,還在于武大郎自己身上。
你隻需了解那潘金蓮曾是誰的女人,就知道武大郎死得不冤了。
三、潘金蓮的過往
潘金蓮在嫁給武大郎之前是個怎樣的人?
在多數人的印象裡,似乎她就是個生來風流的女子,其實不然,曾經的她甚至可以說是個烈女一般。
這一點,她初登場時,書中就交代得很清楚。
(西門慶、潘金蓮劇照)
隻道是:“那清河縣裡有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小名喚做潘金蓮,年方二十餘歲,頗有些顔色。因為那個大戶要纏他,這女使隻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從。那個大戶以此恨記于心,卻倒賠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自從武大娶得那婦人之後,清河縣裡有幾個……子弟們,卻來他家裡薅惱。”
你看,曾經的潘金蓮是清河縣一位大戶人家的侍女,那大戶人家對她圖謀不軌,她卻誓死頑抗,若她當真是天生壞種,又如何會拒絕那大戶的愛意?哪怕隻是做個小的,也遠比後來嫁給武大郎好,至少是衣食無憂了,不是麼?
顯然,曾經的潘金蓮并不壞。
而你看那大戶又是如何對她的?他故意把潘金蓮送給醜陋矮小的武大郎,甚至還倒貼了嫁妝,純粹是為了讓潘金蓮不痛快,你說潘金蓮如何會正眼看武大郎?
其實武大郎若有自知之明,就該主動放手。
因為潘金蓮嫁給他之後,就開始與清河縣上的其他男人傳出绯聞了,他也知道。
畢竟書中是這麼寫的:“卻說那潘金蓮過門之後,武大是個懦弱依本分的人,被這一班人不時間在門前叫道:‘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裡。’是以武大在清河縣住不牢,搬來這陽谷縣紫石街賃房居住,每日仍舊挑賣炊餅。”
旁人都覺得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鵝肉,潘金蓮和其他男子那些事也早就傳到他耳朵裡,他的做法卻不是休妻,而是選擇換個地方生活。
(武大郎、潘金蓮劇照)
事實上後來潘金蓮撩撥武松被怼後,還主動求武大郎休了她,隻道是:“那婦人道:‘混沌魍魉!他來調戲我倒不吃别人笑!你要便自和他道話,我卻做不的這樣人。你還了我一紙休書來,你自留他便是了。’武大那裡敢再開口。”
你看,武大郎哪裡願意?他隻是用沉默回應。
俨然一副“我這癞蛤蟆就吃定這塊天鵝肉”的态度。
是以他早就知道潘金蓮是個怎樣的人,也知道這女子不愛自己,卻就是不願放手,即便武松千叮咛萬囑咐又有何用?他能時時刻刻守着這無能的大哥嗎?
武大郎之死,純屬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