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吃飯向來都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随着大陸老齡化社會程序的加快,“吃飯難”成為困擾老年人生活的一大難題。
8月8日,記者走進安嶽縣嶽城街道南山社群老年助餐中央廚房。食堂内桌椅整潔有序,環境寬敞明亮、幹淨舒适。廚房内,從業人員正忙得熱火朝天,菜肴在鍋中不停地翻炒,彌漫着陣陣誘人的菜香。
安嶽縣老年助餐網絡負責人 曾其燕
“我們選擇了幾家有資質的、品質有保障的供應商進行比選,最終确定一到兩家供應商,進行定點配送。在存放方面,按照食品要求規範對食材進行分類存放。我們還配備了專業的營養師,提前一周制定下周的食譜,葷素搭配、營養搭配,以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上午11點,送餐專用車輛準時從中央廚房出發,穿梭在大街小巷間,将新鮮、營養的餐食送往各個助餐點。每當飯點臨近時,附近的老年居民往往會提前到達就餐點,等待用餐。
安嶽縣助餐點就餐老人
“菜品色香味美,我已經在這裡吃了好幾次了,價格也非常實惠。”
安嶽縣嶽城街道洗墨池社群黨委書記 彭洪兵
“洗墨池社群的低保、特殊服務人群共計25人。通過社群上門宣傳群組織動員,我們每天有大約15人就餐。大家回報都很好,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惠民工程,他們也從中受益。老年助餐中央廚房對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據了解,目前老年助餐網絡包括1個中央廚房和2個老年助餐點。對低收入老年人、散居特困老人、計劃生育特殊困難老年人,按照每人每天8元(午餐5元,晚餐3元)的标準給予助餐補貼;對年滿 60 周歲及以上獲得市級以上勞動模範或獲二等功(含服軍役期間獲二等功或戰時三等功)以上獎勵的特殊貢獻老年人,按照每人每天5元(午餐3元,晚餐2元)的标準給予助餐補貼;對其他老年人,按照每人每天4元(午餐2元,晚餐2元)的标準給予助餐補貼。在滿足向助餐點配送餐的同時,中央廚房還面向全社會公衆開放。
一個個助餐點,提升的是居民幸福指數,彰顯的是城市民生溫度。下一步,安嶽縣将從實際出發,堅持合理化布局、社會化運作,完善層次更多元、菜品更多樣、惠及人群更廣泛的老年助餐服務體系。
記者:周倩 胡固 吳思袁(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