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滿活力的夏日裡,近日,白楊街道雲濤聯合社群的小海螺俱樂部40餘名“濤伢兒”在社群從業人員和志願者的帶領下,走進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與錢塘非遺中心,穿越時空,探尋錢塘的“前世今生”。
當天上午,當清晨的陽光灑在九堡文體中心,“濤伢兒”們滿懷期待地走進了杭州海塘遺址博物館。這座總面積達6200平方米的博物館,以2013年考古挖掘的海塘遺址為依托,由遺址廳、文化廳、臨展廳和非遺廳組成,全面展示了杭州錢塘江海塘文化的博大精深,是目前國内首個海塘遺址類博物館。
在遺址廳,“濤伢兒”近距離觀察了古代海塘的遺迹,通過講解員的生動講解和場館内的視訊資料,了解了海塘在抵禦洪水、保護百姓生命财産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感受了古人在水利建設方面的卓越智慧和不懈努力。“我們的祖先真的好偉大!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生活的家園!”有孩子發出感歎。
作為錢塘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聚集地。錢塘非遺中心彙聚了錢塘區30餘項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從杭綢織造技藝到搶潮頭魚,從下沙大麥燒傳統釀制技藝到北沙廿四錦,每一項非遺項目都承載着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地域特色。
在參觀過程中,講解員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講述了搶潮頭魚的傳奇故事,展示了古法豆漿從選材到取漿的完整過程,讓孩子們近距離觀察了竹編作品的結構與紋理,感受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藝。
“這次研學之旅不僅讓我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更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錢塘人的初心與錢塘的文化底蘊。活動結束後,我要把這次旅程所學到的知識和感悟帶回學校和家裡,和更多的人分享這份寶貴的文化财富。”一名“濤伢兒”說。
記者:何雨珍
通訊員:季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