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維生素價格上漲成為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之一。
8月8日,維生素概念逆勢走強,爾康制藥、民生健康、東北制藥、廣濟藥業、聖達生物、浙江醫藥等多隻個股漲停,歐康醫藥、花園生物、新和成、金達威等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當地時間8月7日,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在官網釋出公告稱,受7月29日其路德維希港工廠發生火災的影響,對部分維生素A、維生素E、類胡蘿蔔素産品以及部分香原料産品的傳遞宣布不可抗力。
巴斯夫表示,目前工廠裝置的清理、檢查和維修工作已經開始,其将與客戶保持密切聯系,及時通知有關受影響産品供應能力的最新資訊。
行業景氣上行
據報道,7月29日,巴斯夫路德維希港基地南區發生有機溶劑洩漏,引發爆炸和火災。該裝置生産香原料和用于維生素生産的前體。
受此事件影響,維生素VA、維生素VE市場價格大幅上漲。上周,維生素VA達到165000元/噸,周環比上漲82.32%;維生素VE達到140000元/噸,周環比上漲51.35%。
據專家分析,目前,維生素行業供給端産能集中度高,在維生素産能退出、減産檢修及突然事件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将共同推動産品價格持續向上。
維生素是人和動物為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須從食品或飼料中獲得的微量有機物質,具有調節性、外源性、微量性、特異性的特點。
目前,維生素下遊超過60%用于飼料添加劑,尤其是維生素A和E的下遊應用中,飼料占比分别達到84%和 67%。是以,飼料産量以及飼料中維生素添加比例對國内維生素需求有較大影響。
事實上,自2018年以來,維生素價格持續下跌,一方面系此前環保影響産能逐漸恢複,另一方面也有行業新進入者産能擴張影響。此外,受海外去庫以及維生素需求疲軟影響,多品種維生素價格持續低位持續,不少企業盈利能力大幅下滑,部分企業已出現虧損情況。
浙江醫藥為全球VA、VE龍頭之一,其生命營養品毛利率由2020年的44.05%降至2023年的31.26%;天新藥業為全球B族維生素龍頭,其毛利率由2020年的54.28%降至2023年的38.27%。
對于維生素的後市表現,普遍表示積極看好,認為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維生素有望進入新一輪的漲價周期。
從供給端來看,鑒于海外産能成本較高,海外工廠或長期停産,産能開工率不複從前;從需求端來看,國内飼料需求恢複性增長,出口局面向好,有效促進了國内維生素産能的消化。
曆史上,國内飼料産量在8月都将有所增長,并在四季度保持在較高水準, 是以,在同樣添加量的情況下,維生素在四季度的需求也會相對提升。
長期來看,以合成生物學為代表的新技術将持續推 動維生素行業的發展,并有望重塑行業競争格局。
相關概念股走勢強勁
同花順資料顯示,目前A股維生素概念一共有45隻概念股,近一個月漲幅遙遙領先滬深300行業指數。其中,河化股份、浙江醫藥、東北制藥位居漲幅榜前三。
今日,該闆塊再次全線飄紅。其中,聖達生物近一年已漲停14次。公司主要從事維生素、生物保鮮劑、食品添加劑和飼料添加劑的研發、生産和銷售,産品主要包括生物素、葉酸、乳酸鍊球菌素、納他黴素。
在維生素領域,公司與諸多全球跨國企業集團以及國内知名飼料及養殖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目前,公司産品國内占比約60%,出口占比約40%,出口以歐美國家為主。聖達生物預計,2024年中報淨利潤1800萬元至2200萬元,同比增長384.23%至447.39%。
廣濟藥業今日觸及漲停闆。公司是國内較早從事維生素生産的企業之一,經過50多年的研發、生産與經營,現已成為國内生産規模領先、市場地位突出的生産企業,具有明顯的規模優勢。
據悉,公司深化合成生物學研發合作,2023年與江南大學合作開發人乳寡糖項目,正進行菌種進一步優化改造、發酵工藝和提取純化工藝研究,以及産品的注冊申報工作;與華中科技大學生科院合作研發甜菊糖苷項目,已完成初代菌種建構工作,正在進行菌種優化改造和發酵提取工藝開發研究。
廣濟藥業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内,公司實作營收1.8億元,同比增長56.27%。其中,新增澱粉及酸鈉系列産品收入,主導産品維生素B2銷量增加,配送及經銷業務收入增加。
花園生物是全球銷量領先的VD3生産企業,擁有VD3産能3600噸。此外,公司是除帝斯曼外唯一能夠規模化生産25-羟基VD3産品的企業,且生産工藝與荷蘭帝斯曼的生物發酵法相比,具有較大的競争優勢。2024年一季度,公司實作營收3.30億元,同比增長4.15%,實作歸母淨利潤0.91億元,同比增長76.41%。
整體而言,作為精細化工品,維生素的合成流程冗長且複雜,部分原料需要外購,一旦外購原料出現短缺則 會導緻産品價格快速上漲,是以具有全産業鍊的企業将會憑借原料優勢擷取超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