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的小夥伴們!大家期盼了很久的海澱大悅城迎來新進展啦!近日,由中建集團旗下中建七局承建的海澱大悅城項目通過竣工驗收,意味着着北京第四座大悅城——目前海澱北部區域業态最豐富、配套最齊全、體量最大的商業綜合體即将開門迎客!
有網友在鄰友圈APP上發帖分享了海澱大悅城的内部照,一起來看!
網友原文
文章圖檔轉載于@網友小飛象章魚 侵删
網友看了建築内部照片後評論:
@巴塞羅那:海澱北部也是好起來了!
@朝花不夕拾:看樣子也快開張了
@momo:周邊都快讓萬象彙包圍了,那麼小一個區域,三家萬象彙,再加上合生彙一期二期,再搞個大悅城,這競争很激烈啊
@柚子 :商場太多了,要逛不過來了
@小鍋:趕緊開吧,以後不進城裡了
@海角天涯:合生彙、大悅城、萬象彙,一整就三個大型shopping mall
@引燃:會火起來的
該項目位于北京市海澱區,緊鄰圓明園、頤和園、香山公園及國家級翠湖濕地公園等山系生态資源,總建築面積18.8萬平方米,涵蓋精品百貨、滑闆公園、賽事級冰場、獨棟書店等主題空間。項目正式開業後可滿足海澱北部30萬居住人群和40萬工作人群的生活及精神文化需求,助力建構北京城市級新商圈。
“朱雀展翅” 打造“山系購物中心”
海澱大悅城整體造型呈現“朱雀展翅、向北高飛”的形象,其中北側“朱雀”的翹首與直線距離500米的故宮北院遙相呼應;中部建築的兩翼,恰如“朱雀”展翅、扶搖直上,南側商街兩個獨棟,仿佛“朱雀”擺尾、祥雲跟随。
北側立面為木色的坡屋頂,靈感來自中國傳統建築,整體效果與故宮北院保持協調統一。通過采用镂空金屬幕牆、玻璃幕牆,條紋狀石材幕牆相結合的形式,呈現一面回望曆史,一面朝向未來的視覺效果。
項目在空間體量上采用,“大盒子與商街”相結合的形式。購物中心與兩個獨棟旗艦店,圍合出中心下沉廣場,以“盒子+街區+下沉廣場”的開放式空間結構設計,打破傳統封閉式商場的沉悶感,并布局自然生态和強互動感的戶外景觀街區,營造出悠閑惬意的公園式購物體驗,形成海澱北部獨具特色的“山系購物中心”。
科技賦能 打造品質工程
建設過程中項目面臨諸多技術難點:主體結構包括型鋼結構、型鋼混凝土結構,結構變化大、造型結構多、超規模工程體量大,部位分散,不僅對建設精度有着極高的要求,還需要解決複雜的力學問題,項目團隊充分運用建築圖形資訊化技術,對主體結建構立模型進行模拟施工,以便合理安排各項施工工序。
△花瓣式中庭
商場中空部位涉及懸挑梁、闆,且有兩根柱在此中空部位穿過,項目通過提前模組化,并與設計機關充分溝通,對原設計方案進行優化,實作“雞蛋”變“葫蘆”,提升了結構安全性的同時,還增大使用面積,使整體效果更加美觀。
△項目機電模型
項目造型複雜,裝飾裝修要求高,管線排列密集且走向複雜。項目團隊在滿足設計要求前提下,結合後續施工工序,對管線路由、尺寸分别進行深化設計,建立專業建築圖形資訊化技術模型,查找管線安裝碰撞300餘處,并對碰撞點逐一進行調整,確定項目高品質履約。
智慧建造 打造綠色低碳建築
作為北京市海澱區5G+智慧工地試點項目,項目團隊深度應用“建築圖形資訊化技術+智慧工地”平台,采用1個平台+N個子產品的應用模式,通過手機APP+多裝置進行資料采集+雲端資料內建,以圖表或模型,實時顯示現場各生産要素資料,實作資料互聯互通,以及建造系統化、資訊化、标準化管理。
項目還采用一系列節能減排措施,運用大型室内冰場運維一體化技術,優化通風管道安裝設計,探索冷凝熱回收技術,智能跟蹤負荷需求,使制冷量與負荷需求高度比對,總耗電量預計可減少10%,每年減少252噸二氧化碳排放,最終通過北京市綠色安全樣闆工地驗收,榮獲河南省綠色建造科技示範項目。
海澱大悅城官方賬号釋出奧運紫色主題圖檔,一整個美住了,也太會了吧!并在文中回複網友,預計12月盛大開業!讓我們一起期待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