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真實人物故事,資訊來源已在文末标注,文章中段會有5秒的廣告解鎖,請老師們支援一下,之後會産出更高品質的内容,感謝大家關注!
2018年,浙江瑞安一國小的家長林建廈,因女兒與班上的9歲男同學發生小摩擦而心生怨恨,遂持刀進入校園,将男孩殘忍殺害。
然而案發後,他卻稱自己患有精神疾病,并辯解道,“殺人的那個人不是現在的我。”試圖以此逃脫罪責。
但經精神鑒定,認定其在作案時,具備完全責任能力,最終被法院判處死刑。
那麼,案發前後究竟都發生了什麼?精神疾病又真的等同于“免罪金牌”嗎?
01
2018年9月21日,中秋節前夕,位于浙江溫州瑞安市的隆山實驗國小内發生了一起惡性殺人事件。
這天下午4時許,到了放學時間,家長們都在校門口等着接孩子,也有少數家長直接進入了校園。
這期間,一個身穿藍紫色印花短袖、灰色長褲,戴着黑框眼鏡的中年男子,也走進了學校。
但他的眼神中,卻透着一股讓人不易察覺的兇狠。
進來後,他朝教學樓走去,并直奔3樓四年級一班的教室。在一堆學生中,他迅速鎖定了一個男孩,也就是該班的學生葉陽(化名)。
據後來目擊者回憶,當時兩人見面後,有說有笑的,看不出來有任何異常。可他們不知道,悲劇已經拉開帷幕。
離開教室後,男子帶葉陽去了同一層的衛生間,随之他臉上的那抹笑意便消失不見了,轉而滿面殺氣。
下一秒,他突然掏出了一把鋒利的水果刀,狠狠朝葉陽的頸部刺去。
一個國小生,無論體力,還是應急反應,與成年人是無法相提并論的。是以,毫無招架之力的葉陽,瞬間倒在了地上。
見此,男子并未收手,而是在葉陽的背部又連續捅刺了數下,直至認為其沒有生還的可能才停了下來。
在此期間,其他師生則正好在參加降旗儀式。或許葉陽曾大喊過救命,但卻被響亮的降旗音樂淹沒了。
直到儀式結束,才有學生來到衛生間,并被裡面的場景吓得大聲尖叫。
02
此時,行兇男子拿出手機,撥通了報警電話,“110嗎?我殺人了,我殺了一個學生。”
他的語氣異常平靜,和周圍的尖叫聲,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很快,警方就趕到了現場。隻見男子就坐在衛生間的台階上,手裡還點了一根煙,身上都是血迹。葉陽則躺在血泊中,一動不動。
随後,葉陽被緊急送往了瑞安市人民醫院搶救。
但不幸的是,由于傷勢嚴重,這個9歲的小男孩于最終還是沒能醒來,于當天下午19時許,被宣告死亡。
據屍檢報告顯示,被害者共身中十二刀,系頸部、背部遭匕首割、刺,緻雙肺破裂,失血過多死亡。
得知噩耗的葉家人,在醫院放聲痛哭,看着孩子身上那一道道刀口,他們更是心如刀割。
但後來更讓他們崩潰的是,葉陽遇害後,不少人開始盲目猜測這其中的原因,甚至有流言稱,“葉陽校園霸淩,欺負别人,才被殺的。”
“他是個好孩子,很乖的,從來不會欺負别人。”葉陽的父親葉萬煥反複解釋着。可流言卻像洪水猛獸般,不斷湧向葉家,壓得他們喘不過來氣。
另一邊,警方在控制行兇男子後,立即展開了調查工作。經過審問,得知男子名叫林建廈,時年36歲,高中學曆,無業,瑞安本地人。
可他為何要對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下如此毒手?他的作案動機是什麼?這還要從兩個孩子之間的小摩擦說起。
03
行兇者林建廈的女兒林玉(化名),也是隆山實驗國小的學生,并且和死者葉陽還是同班同學。
2018年9月19日,也就是案發前兩天,在一趟英語課上,老師讓學生們排隊把作業交上去,葉陽剛好排在了林玉前面。
據英語老師回憶,當時,林玉不知說了句什麼,葉陽突然轉身,手上的作業也一揮,正巧打在了林玉眼上。
緊接着,林玉就捂住眼睛,哭着喊疼。之後,班主任也聞訊趕來,并把林雲帶去了辦公室。
“林玉說自己眼睛不舒服,一直哭。”班主任也回憶說。是以,她讓林玉閉上眼睛休息了幾分鐘。
等到林玉再睜開眼後,班主任仔細檢查了下,“她眼睛沒有紅腫的現象,也沒有紅血絲。”
确定林玉無礙後,班主任才開始調查事情的來龍去脈。下課後,她将葉陽也叫到了辦公室,詢問兩人,“英語課上,你們兩個發生了什麼?”
葉陽表示,自己是聽到林雲在後面說話,轉身的時候,一不小心才打到了林玉。但林玉卻認為,葉陽是故意打她的。
孩子間的沖突,不可能會像警察辦案一樣,必須查個水落石出,往往一句道歉,就可輕松化解。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葉陽确實是打到了林玉的眼睛,是以,在班主任的要求下,葉陽向林玉道了歉,而林玉也說了沒關系。
這點也經過了林玉本人的證明,她在對警方的陳述中,如是說道,“班主任當時批評了葉陽,還讓他和我道歉了。”
按理說,兩個孩子都已經握手言和了,課堂上的這段小插曲應該就到此結束了。
可林建廈的介入,卻直接更新了事态。
04
當天晚上,班主任又将此事分别告知了兩個孩子的家長,還特意交代葉陽母親陳麗去主動聯系下林玉的家長,再道個歉。
随後,陳麗加上了對方的微信,并表達了歉意,稱自己已經教育過兒子了,讓他下次一定注意。态度十分誠懇。
但反觀林建廈,或許是愛女心切,看上去有些不依不饒。他要求葉陽第二天當着全班人的面,公開向林玉道歉。
“這樣的話,别人就不會再欺負我女兒,你兒子也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然,你兒子以後出得事情更大。”
這後半段話,看似是好意提醒,但實則卻是一種威脅。
葉陽母親則答應了他的要求,“真的不好意思,我明天讓孩子再次向你女兒道歉。”
并且她還承諾,林玉眼睛如有不适的話,自己可以陪同前往醫院檢查。
但班主任覺得一個偶然的小摩擦,就要求孩子公開道歉,會傷害他的自尊。
9月20日,她隻是當着全班學生的面,點名批評了葉陽,并以此為例對學生們進行了安全教育。
可林建廈在得知葉陽沒有公開道歉後,心裡很是不滿,進而決心報複。并在第二天,做出了殺人的極端行為。
就這樣,葉陽慘死在了他的刀下。
然而落網後,林建廈卻稱自己有多年的精神病史,還辯解說,“殺人的那個人,不是現在我這個人。”
據他的就診記錄顯示,他的确曾被确診為精神分裂症,且自2013年到2018年間,在杭州一家醫院進行過6次住院治療。
可這樣的記錄,就能讓他免除罪責嗎?事實證明,不能。
案發後,警方對林建廈進行了精神病鑒定。但結果顯示,他在作案期間,具備完全刑事責任能力。
換句話說,他殺人的時候,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并且也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這就意味着,他應該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起相應的責任。
2019年3月,經法院審理,林建廈因故意殺人罪被判處了死刑。同年10月9日,二審維持了原判。
2020年,林建廈被執行了死刑。
結語
孩子間發生沖突,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家長強行介入,反而會激化沖突,甚至釀成悲劇。
就像本案中的林建廈,因為一時的不冷靜和過激的态度,不僅讓葉陽失去了生命,也讓林玉失去了父親。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9·21瑞安校園殺人案》
新京報《瑞安男童遇害案二審開庭,失子父親守靈半年至今未上班》
僑報網《溫州男子在校殺害女兒9歲同學 已被執行死刑》
大象新聞《攜刀殺死女兒9歲同學的林建廈被執行死刑》
環球時報《剛剛,罪犯林建廈被執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