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于成龍:45歲出仕,三獲卓異,“天下廉吏第一”,68歲死于任上

于成龍:45歲出仕,三獲卓異,“天下廉吏第一”,68歲死于任上

三伏天,酷暑難耐。追劇可能就是最好的消夏避暑的方式了。有了電腦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天馬行空的追劇了,連續看了成泰燊版的《于成龍》和李萬年版的《一代廉吏于成龍》,對康熙口中的“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這位剛正不阿、愛民如子、潔身自好、兩袖清風的好官清官佩服得不行。以于成龍的品行和所做所為,即使在幾百年後的今天,能比肩他的也是鳳毛麟角!

于成龍應該屬于大器晚成的成功人士。作為前朝的副榜貢生,他45歲才得以出仕為官,而且是離家幾千裡的偏遠地區的廣西羅城縣令,七品芝麻官。但是一心想幹一番事業的于成龍非常珍惜這個機會,他臨危受命,能任事,敢擔當,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将一個煙瘴肆虐、盜匪橫行、民不聊生的羅城縣治理得風生水起、兵肥馬壯,人民安居樂業,一派生機勃勃新氣象,被朝廷舉為“卓異”。那個年代的“卓異”,放到現在,那就是相當當的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榮譽稱号了,何況于成龍短短幾年之内三獲“卓異”,他後來者居上,從小小的羅城縣令官至兩江總督封疆大吏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于成龍:45歲出仕,三獲卓異,“天下廉吏第一”,68歲死于任上

“于公豆腐天天有,半鴨送得公子走。甯把千金贈老弱,不舍五厘去打酒。”李萬年版《一代廉吏于成龍》中的這首湖北兒歌,短短二十八個字,把于成龍這個愛民如子、清正廉潔的一代廉吏形象刻畫得可謂淋漓盡緻!于成龍好酒,但卻不舍得花五厘錢去打一壺老酒,他把心思全都放在了老弱病殘的窮苦老百姓身上了!“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于成龍為官二十三年,卻一直過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常年不知肉味。他45歲離開老家走馬上任羅城縣令,直到二十年後以兩江總督身份衣錦還鄉才得以與結發妻子見面,這樣的好官清官縱觀幾千年的中國曆史,能有幾人?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當之無愧!

康熙二十三年(1684)農曆四月十八日,于成龍在兩江總督的大堂上去世,享年68歲,當時的他還在審理案件。于成龍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他“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偉大抱負,堪為為官者之楷模。

于成龍:45歲出仕,三獲卓異,“天下廉吏第一”,68歲死于任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