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米家山很多人并不認識,但是電影《頑主》很多人都看過,而他就是這個電影的導演。
不過米家山最有名的還是和潘虹的婚姻,以及後來和小自己21歲央視美女主持王小丫的戀情了。
他現在很少露面,也沒有作品出現,如今過着怎樣的生活呢?
藝術的種子:從畫筆到鏡頭
米家山的老家在山西,他出生的時候新中國還沒成立,當時是1947年,但是他的家庭氛圍卻特别好,父母都是當官的。
有這樣的爸媽,按理說他也要走仕途,不過這家夥卻不是一般人,
知青歲月的艱辛,工農兵學員時期的磨砺,這些經曆如同一幅幅生動的畫卷,為米家山日後的藝術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雖然又不一樣的經曆,但是家裡的條件在那放着了,該上學還得上,這不,在1975年的時候,順利的從山西大學藝術系美術專業畢業了,沒錯,就是美術。
那個時候大學生還是管配置設定的,他也就到了峨眉電影制片廠,因為有美術功底,很順利的就當上了美工。
然而,僅僅做一名美術設計師并不能滿足米家山對藝術的渴望。
于是呢,在1983年的時候,就決定辭職不幹了,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進修班繼續學習。
這一決定,猶如一粒種子,深深地埋在了米家山的心田,等待着有朝一日破土而出,綻放出燦爛的花朵。
破繭之作
一開始,米家山也隻是個小透明,沒有啥好作品,畢竟娛樂圈裡最不缺的就是導演。
在經曆了很長時間的蟄伏後,終于在1988年,電影《頑主》出現了。這正是他導演的第一部作品,這部根據王朔小說改編的電影,不僅獲得了第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六項提名,還赢得了觀衆的交口稱贊。
有趣的是,原著作者王朔對米家山的評價頗具玄機。他說米家山"沒什麼本事",乍聽之下似乎不太友好。然而,細細品味,我們會發現這實際上是一種别樣的贊美。王朔的言外之意是,米家山沒有擅自篡改原著,而是忠實地将小說精髓搬上銀幕。這種對原作的尊重和信任,恰恰彰顯了米家山作為導演的獨特魅力。
後來一部接一部的電影問世,他成了大陸知名導演,但是在這之前,他卻因感情問題備受關注,尤其是和潘虹長達八年的婚姻。
愛情的迷局
兩個人認識那會,都沒有啥成績,一個演員,一個還隻是個美工。在拍攝《奴隸的女兒》時,兩人才第一次見面,後來呢,互相認識,彼此熟悉,就這麼慢慢在一起了,兩年之後,很順利的結了婚。
這段婚姻開始時如同童話一般美好,但最終卻難逃破裂的命運。潘虹呢,剛開始确實沒啥名聲,兩個人在一起也特别恩愛,可是結婚後,潘虹的事業直線起飛,還拿到了國際大獎。
反觀米家山,就沒這麼好運了,兩個人多年來聚少離多,八年的婚姻,在一起卻隻有三百多天。哪對夫妻能接受這樣長時間的分離,再加上妻子比自己優秀這麼多,最後兩人還是離了婚。
離婚後的潘虹一直保持單身,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演藝事業中。
跨越年齡的愛情
在與潘虹分道揚镳後不久,米家山就與央視主持人王小丫陷入了一段轟動一時的戀情。兩人之間21歲的年齡差引發了社會的關注和讨論,不少人将這段感情戲稱為"老牛吃嫩草"。
米家山和王小丫的感情持續了約兩年,期間兩人似乎并不在意外界的眼光,而是專注于彼此的感情,不過最後還是分了手。
轉戰商海:藝術家的另一種人生
人生總是充滿了意想不到的轉折。在經曆了事業和感情的起起落落後,米家山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離開自己深耕多年的娛樂圈,轉戰商海。
這一轉變與米家山的家庭背景有着密切的關系。原因是啥呢,她有個妹妹,而且還是個房地産商人,在四川那片地方特别有名。
在房地産行業,米家山同樣展現出了不俗的商業才能,為自己的人生履曆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晚年歲月:獨居生活中的人生思考
如今的米家山還是獨自一人,并且已經72歲了,沒有子女陪伴,也沒有伴侶相伴。
在一次訪談中,他表示對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感到滿意。也許,在這種獨處的生活中,米家山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甯靜和快樂。
資訊來源:
搜狐娛樂:1986年,米家山為何與恩愛8年妻子“斷情”,轉身和電視花旦秘戀
澎湃新聞用戶端:王朔、米家山與《頑主》:哥們兒就喜歡俗的
搜狐娛樂:他是潘虹前夫,離婚後與王小丫相愛多年,如今72歲仍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