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不少抗戰劇中,往往着重強調土匪抗日、封建幫會抗日等;在實際抗戰中,雖然不乏有抗日的土匪、幫會等,但在更多時候,這些組織都是投靠日僞的存在。
甚至即便獨立于日僞,但土匪畢竟是土匪,還是要殘害百姓。
是以在八路軍的作戰過程中,消滅土匪以及封建會道門等武裝,是對敵作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全面抗戰前期,這種情況非常普遍。
如盤踞在山東省平原、夏津、高唐、恩縣一帶的土匪李俊蘭部,麾下編有六個大隊(号稱六個營)總計1000多人槍。在與日僞平原縣長勾結後,李俊蘭還号稱是什麼獨立混成旅旅長。
該股土匪設有專門鍘人的“龍虎鍘”,明目張膽地殺人放火,奸淫掠奪,無惡不作,群衆民憤極大。
1938年5月,八路軍第129師副師長徐向前向東進縱隊司令員陳再道下令,要相機解決李俊蘭部。
李俊蘭麾下的所謂六個大隊(營)實力并不均衡,其中第1營、第2營、第3營實力較強,第4、第5、第6營的實力比較弱。
而其中以第2營為其主力,駐紮在柳莊。
柳莊是一個100多戶人家的村莊,四周有圍牆,圍牆外又有壕溝,總計有400多名土匪駐守。
這批土匪下轄有3個步兵連、1個騎兵排,裝備有2挺輕機槍和1挺重機槍,甚至還有兩門土炮,别号為“大神“、“二神”。
當時我軍津浦支隊解決掉黃莊的第3營鄭大麻子部時,鄭本人率領殘部逃到了柳莊,并說八路軍如何厲害。
不過這邊的匪首,也就是第2營營長李吉發(外号二牛子),認為自己兵強馬壯 ,還有堅固的防禦工事,還想跟八路軍碰一碰。
第129師津浦支隊,是以1個建制連、1個工兵排為基礎擴編出來的機關,當時的兵力發展到了5個連,不過戰鬥骨幹不算很多。
津浦支隊在進攻柳莊時,的确碰了釘子。
6月7日晚,津浦支隊在喊話無效後發動夜襲,但因為壕溝、圍牆以及對方火力過猛的原因未能得手。
8日白天,進攻繼續,并嘗試在機槍掩護下,搭設雲梯從西南角突入;但因為白天目标過于明顯,難以機動接近的原因,反而還遭受了不小的傷亡。
看來以優勢不大的兵力,強攻有複雜防禦體系,且火力較猛的土匪武裝依然不易。
這時,陳再道司令員率領八路軍第769團、第689團、第五支隊抵達柳莊。
如果說津浦支隊隻是八路軍一小支主力部隊的話,那麼新開來的這幾支部隊可就名頭很大了。
第769團是當時八路軍第129師三大主力團之一;
第689團是八路軍第687團、第688團各抽出原屬陝北紅78師(紅26軍)部隊之後組建的正規團;
第五支隊則是在第685團第2營基礎上,加上平山縣的地方武裝組建的,當時也是團級機關。
這些正規八路軍主力的到來,使得在柳莊周邊集中了大大小小的四支主力部隊。
要說這4支主力部隊專為柳莊的土匪而來,那當然也不至于,但柳莊土匪恰好撞上了八路軍主力,那就活該它倒黴了。
因為咱們這次來的主力有迫擊炮,是以直接向莊内開了幾炮,震懾敵人。
同時又部署以第769團從西面和西南面,負責主攻;第689團在東面和東南負責佯攻與打援;津浦支隊在北面佯攻并防止敵北逃。
而在東北面則留有缺口,以第五支隊在通往平原縣城的大道旁待命,以消滅突圍之敵。
這陣勢擺起來,柳莊的土匪肯定是吓破了膽,早在炮擊開始的時候就慌了神;是以正式戰鬥開打後,莊内的土匪很快便喪失了組織戰鬥的能力,我軍沖入莊内。
李二牛子見狀隻能突圍逃跑,跑的方向就是咱們給它預留的缺口,結果其突圍大隊碰到了咱們的第五支隊,被打了個落花流水。
李二牛子本人腿被打斷後,躺在死人堆裡裝死,第二天被當地群衆發現。
是以此人作惡多端,沒少殘害當地百姓,此時它盡管是跪地求饒,但還是被老百姓用糞叉子解決了。
而在柳莊之戰中,總計斃傷土匪200餘人,俘虜160餘人,繳獲了各類槍械400多支,另有子彈上萬發和騾馬幾十匹。
眼看着自己的主力被解決,李俊蘭當然不敢頑抗,直接帶着親信跑路了,當地的局面就此打開,為更好地抗戰除掉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