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對美元,創今年最高值!
國是直通車
2024-08-06 22:43釋出于北京中國新聞社《國是直通車》官方賬号

文/夏賓
先破7.2,再破7.1,人民币對美元匯率繼續大漲!
外彙市場,人民币對美元即期匯率在上周五(8月2日)拉出一條陡峭的上漲曲線,漲破7.2;本周一(8月5日)繼續上揚,離岸人民币對美元即期匯率最高點觸及7.0826,創出今年年内新高。
是什麼支撐了人民币上漲?這波漲勢又能延續多久?
多因素共振推人民币大漲
在近日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蕩中,人民币匯率強勢回升。
在中國銀行研究院進階研究員王有鑫看來,多因素疊加共振推動人民币匯率大幅上漲。從技術修正到美元指數回落,再到日元強力升值,以及全球經濟金融、貨币政策環境的變化,諸多因素疊加對人民币匯率産生了積極影響,支撐人民币匯率強勢反彈。
一是技術層面存在向均衡價值回歸的内在驅動力。王有鑫指出,之前人民币匯率走勢呈現一定超調迹象,即期匯率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大幅偏離中間價,市場貶值預期濃厚,近期随着形勢快速變化,獲利盤調整和人民币内在價值凸顯推動匯率快速向均衡價格回歸。
二是美國經濟衰退擔憂和美聯儲降息預期再度升溫,美元指數快速從高點回落。王有鑫說,實際上,從6月開始美國經濟增長動能就呈現明顯回落迹象,多項名額均不同程度承壓,而市場預計美聯儲在9月和11月大機率将分别降息50個基點,12月再降息25個基點。受此影響,美元指數走低,人民币匯率面臨的外部制約明顯減弱。
三是日元大幅升值和日美“套息交易”逆轉改善了國際投資者對人民币等亞洲新興市場貨币的偏好。日美貨币政策分化及日美“套息交易”鍊條遇阻,導緻國際投機資金快速回流日本,推動日元從曆史低位反彈,市場對人民币等亞洲貨币的風險偏好也有所回升。
四是國内政策紅利持續釋放,顯著提振了市場主體對大陸經濟持續恢複增長的信心和預期。王有鑫認為,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統部署,強調建構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體制機制,提振了市場對下半年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推動匯率走高。
人民币漲勢能延續多久?
應看到,7月以來,美元指數就出現回落勢頭,但彼時人民币匯率并未相應上漲,由此積累了“補漲”勢能。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直言,短期看,人民币“補漲”空間相對有限。從資料表現看,人民币匯率在年内已經保持相對強勢。換言之,人民币匯率7月近一個月的“不漲”,也有此前“不跌”的緣故,意味着人民币此番“補漲”的空間可能并不寬闊。
他認為,從目前中國國際收支情況來看,人民币匯率仍存在多個壓制因素,人民币能否持續升值根本上取決于中國經濟能否行穩緻遠。例如,中美利差仍處曆史低位,對于金融賬戶下的資本流入制約仍大。中美利差破局的關鍵仍在于中美經濟韌性的比拼,重點觀測美聯儲會否連續降息,以及中國穩增長能否取得更多實效。
此外,銀行代客結售彙與涉外收付款仍為雙逆差。收支總差額由正轉負的主要原因在于資本與金融項目轉為逆差。而資本與金融項目中,逆差貢獻又主要來自直接投資。要緩和直接投資項下的資本淨流出,需要外商直接投資的企穩回升。
鐘正生還提到,企業和居民持彙意願依然較強。随着人民币波動彈性的釋放,對于糾正人民币貶值預期大有裨益,經濟主體的結彙意願也會随之得以恢複,進而強化人民币升值動能。
“全球政經局勢的複雜性和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可能促使更多國際資本在全球尋求‘避風港’,人民币匯率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人民币資産目前正處于價值窪地、中國經濟内生增長動力持續增強,可以預見,目前及未來幾個月人民币資産将受到更多關注。”王有鑫表示,中國央行也多次表态,将繼續保持人民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綜合施策、校正背離、穩定預期,有助于推動人民币匯率實作穩定波動。
但他也提醒,值得關注的是,在11月美國大選之後,中國出口面臨潛在的關稅調整風險,可能會給人民币匯率帶來短期擾動。
來源:國是直通車
編輯:高琰瑭
責編:魏晞
檢視原圖 50K
-
人民币對美元,創今年最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