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墨爾本大學被曝用中文授課,澳男聽不懂國語崩潰,認為遭到排擠

在一個多元文化交融的校園環境中,語言的使用往往成為關注焦點。

墨爾本大學被曝用中文授課,澳男聽不懂國語崩潰,認為遭到排擠

8月6日,澳洲新聞集團報道了一起發生在墨爾本大學的事件,引發廣泛讨論。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大一新生,化名Harry,向媒體表達了他對課堂上頻繁使用中文交流的不滿,稱這種做法讓他感到被邊緣化,甚至考慮轉專業以逃避這一困境。

墨爾本大學被曝用中文授課,澳男聽不懂國語崩潰,認為遭到排擠

英語國家中的中文課堂:一名學生的困惑與掙紮

Harry是一名初入墨爾本大學商學院的新生,他發現自己的經濟學入門課程的輔導課(tutorial)中,中文成為了主要交流語言。

在由約20名學生組成的輔導小組内,多數同學傾向于用母語,也就是中文進行讨論,這使得Harry難以跟上節奏。

“當我聽不懂他們與導師的對話時,我感到十分孤立。”他在接受ABC電台主持人Ali Moore采訪時說道,“這使我很難融入課堂讨論,我仿佛成了旁觀者。”

Harry指出,在每次輔導課上,導師與學生之間的部分交流都是用中文完成的,盡管英語是該校的官方教學語言。

墨爾本大學被曝用中文授課,澳男聽不懂國語崩潰,認為遭到排擠

他表示,盡管有一位好心的同學經常充當臨時翻譯,但這不應成為常态。

“我覺得這不應該成為那位同學的責任,”他補充道,“我本應主動詢問,但我認為在英語為主的環境下,這種情況是不應該發生的。”

大學回應:正展開調查,鼓勵正式投訴

面對這一投訴,墨爾本大學迅速做出反應,聲明正在積極調查此事,并鼓勵Harry通過正式管道表達不滿,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情況。

作為澳洲最負盛名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該校強調其所有課程,包括講座、輔導課、考試及各類學術活動,均嚴格使用英語進行,旨在營造一個包容性的學習環境。

墨爾本大學被曝用中文授課,澳男聽不懂國語崩潰,認為遭到排擠

據透露,商科大一新生可選擇加入約100個不同的輔導課小組,而Harry的遭遇似乎是個例。校方重申,雖然鼓勵學生在小組讨論中使用英語,但在多語言背景的群體中保持溝通暢通同樣重要。

針對這一事件,澳洲高等教育品質與标準署(TEQSA)也發表評論,指出大學在招生過程中應對學生的英語能力設定明确标準,以保障所有學生的學習參與度。

TEQSA發言人強調,各教育機構必須建立有效的投訴與申訴機制,及時解決學習體驗問題。

“學生應敢于發聲,表達其關切,”發言人表示,“若學校未能妥善處理投訴,或存在違反标準的行為,學生有權向TEQSA尋求援助。”

墨爾本大學被曝用中文授課,澳男聽不懂國語崩潰,認為遭到排擠

作為全球排名前20的頂尖大學之一,墨爾本大學不僅在學術領域享有盛譽,也在推動文化多樣性與包容性方面承擔着重要角色。此次事件提醒了學術界,即使是在英語國家,高校也需要持續審視其語言政策,確定每位學生都能平等地參與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