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導讀
中國政府網8月3日消息,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品質發展的意見》。
中國政府網8月3日消息,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品質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确,加快建構新發展格局,統籌擴大内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服務業開放,着力提升服務品質、豐富消費場景、優化消費環境,以創新激發服務消費内生動能,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意見》提出6方面20項重點任務。多管道增加養老托育服務供給《意見》提出,大力發展銀發經濟,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産業發展,推進公共空間、消費場所等無障礙建設,提高家居适老化水準。加快健全居家社群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開展居家和社群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推動職業院校加強人才培養。多管道增加養老托育服務供給,支援依法依規利用空置場地建立、改擴建養老托育機構,推動降低營運成本。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群建設、社群生活圈建設、城市社群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優化家政、養老、托育、助餐等服務設施布局。嚴格落實建立住宅小區與配套養老托育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傳遞要求。實作養老托育機構用水、用電、用氣、用熱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支援金融機構優化風險管理,積極提供适合普惠性養老托育機構項目資金需求特點的金融産品和服務。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進階研究員黃石松表示,大陸的銀發經濟已經具備比較好的基礎,老齡人口規模大、增速快,國家在政策上已經做了很多布局,在事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大陸養老保障制度、醫療保險制度已基本實作城鄉全覆寫,機構、社群、居家的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也取得很大的進展,銀發經濟的發展将從“以政府為主導的事業發展”階段,轉向“事業和産業協同發展”的新階段。鼓勵郵輪遊艇、房車露營、低空飛行等新業态發展《意見》明确,加強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建設,推動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創新規範發展,實施美好生活度假休閑工程和鄉村旅遊提質增效行動。推進商旅文體健融合發展,提升項目體驗性、互動性,推出多種類型特色旅遊産品,鼓勵郵輪遊艇、房車露營、低空飛行等新業态發展,支援“音樂+旅遊”、“演出+旅遊”、“賽事+旅遊”等融合業态發展。增開銀發旅遊專列,對車廂進行适老化、舒适化改造,豐富旅遊線路和服務供給。鼓勵各地制定實施景區門票優惠、淡季免費開放等政策。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品質,完善立體換乘、汽車租賃等服務,便利旅客出行。優化入境政策和消費環境,加快恢複航班班次,提供多樣化支付服務,研究擴大免簽國家範圍,深化文化旅遊年活動。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旅遊是最終消費、綜合消費,關聯性高、輻射面廣、帶動性強,具有“一業興、百業旺”的特征。随着旅遊市場需求更新,旅遊消費趨于多樣化、個性化和品質化,現代旅遊業進入“品質需求引導供給創新,供給創新推動需求更新”的良性循環,旅遊業與其他産業跨界融合、協同發展,新産品、新業态和新商業模式不斷湧現。随着文化、藝術、科技、體育和旅遊融合發展,以及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數字化為代表的新質生産力的廣泛應用,體育+旅遊,旅遊+康養蓬勃發展,紅色旅遊、研學旅遊新需求和新業态持續湧現,新一輪旅遊投資和創業創新的高潮正在來臨。此外,《意見》提出,盤活空置場館場地資源,引導社會力量依法依規改造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等,增加體育消費場所。鼓勵舉辦各類體育賽事活動,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賽事品牌,申辦或引進有影響力的國際頂級賽事,培育專業化營運團隊。引導各地推出特色鮮明的群衆性體育賽事活動。積極發展冰雪運動,持續推動冰雪運動在全國普及發展。深化促進體育消費試點工作,培育一批國家體育産業和體育旅遊發展載體。持續深化電信、教育、養老、醫療、健康等領域開放在增強服務消費動能方面,《意見》提出,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依托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等平台,主動對接國際高标準經貿規則。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持續深化電信、教育、養老、醫療、健康等領域開放,推動科技服務、旅遊等領域開放舉措全面落地。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等展會,吸引更多國際知名企業投資、更多服務業态落地。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未來大陸将逐漸從物質型消費向服務型消費轉變,勞動者就業也需要更多地依靠生活性服務業吸納,服務業拉動内需的作用将更加凸顯。提升大陸服務業的開放水準和市場化程度,在擴大制度型開放推動服務業營商環境改善的同時,也能為大陸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标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奠定基礎。
本文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王舒嫄
以服務消費為抓手 為擴大内需增動力——解讀《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品質發展的意見》
新華财經北京8月4日電(記者 謝希瑤)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品質發展的意見》,進一步釋放以服務消費為抓手,為擴大内需添動力的明确信号。不久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内需求,經濟政策的着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明确“把服務消費作為消費擴容更新的重要抓手,支援文旅、養老、育幼、家政等消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說,大陸正處在服務消費較快增長階段,服務消費增速快于商品消費,成為居民消費的主要增量來源。但與高收入經濟體相同發展階段的平均水準相比,大陸目前服務消費占居民消費比重仍然偏低,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促進服務消費高品質發展是擴大内需的有力舉措。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7.5%,增速比同期商品零售額增速快4.3個百分點。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所長董超說,目前國内有效需求不足,從消費來看,服務消費已經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主要引擎。意見出台十分及時,有利于激發服務消費内生動能,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為擴大内需和拉動經濟提供有力支撐。6方面20項重點任務中,“挖掘餐飲住宿、家政服務、養老托育等基礎型消費潛力”居于首位。陳麗芬說,餐飲住宿、家政服務和養老托育等是居民基礎的服務需求,消費潛力較大,同時也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但面臨高品質供給不足等問題,發展基礎型服務消費,不僅有利于滿足居民需求,而且有助于吸納更多勞動就業,穩定和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激發文化娛樂、旅遊、體育、教育和教育訓練、居住服務等改善型消費活力”“ 培育壯大數字、綠色、健康等新型消費”“增強服務消費動能,創新服務消費場景”……意見圍繞着力提升服務品質、豐富消費場景、優化消費環境、擴大服務業開放提出多項要求。在董超看來,意見涵蓋了服務消費的各個領域,既有存量較大的傳統服務消費,也有增長空間更大的改善型、新型服務消費,不僅有利于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體驗性等服務消費日益多樣化需求,還能推動經濟結構優化更新。意見還提出,優化服務消費環境,加強服務消費監管,引導誠信合規經營,完善服務消費标準。強化政策保障,加強财稅金融支援,夯實人才隊伍支撐,提升統計監測水準。董超說,服務消費往往涉及無形的服務,相比商品消費監管難度更大,是以旅遊消費投訴多,家政領域糾紛多,意見提出優化服務消費環境,有利于推動服務消費向高品質、高标準提升。陳麗芬認為,服務消費涉及行業衆多,意見的落實推進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從财稅金融、人才、統計監測等方面強化政策保障支撐,進而充分釋放服務消費潛力,促進服務消費高品質發展。
本文來源:新華社
作者:謝希瑤
微信編輯:方子昭
《風險預警·金融版》簡介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命脈,金融穩則經濟穩。金融安全事關國家、區域企業發展大局,需要對金融風險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科學應對,防範于未然。由中國金融資訊中心出品的《風險預警·金融版》在政府權威部門指導下,依托先進的大資料輿情監測系統和專業的分析師團隊,對金融業不同領域、不同類别的風險輿情進行總結梳理和分析研判,為金融監管部門、要素市場、金融機構、上市公司、行業協會、各類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提供權威、專業、實用、及時、有效的金融風險輿情監測、研判、預警與應對建議。1.8萬/年,每周一期,每周五釋出。
最新報告:
【2024年8月第1期】總第137期:氣球貸“卷土重來”,是喜或憂?
【2024年7月第4期】總第136期:股票質押回購業務成券商“暗雷”
【2024年7月第3期】總第135期:平安銀行“變相裁員”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