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屆大衆電影百花獎落下帷幕,有人歡喜有人愁。
作為大陸電影類的三大獎之一,百花獎一直都在業内極具影響力。
而這一屆的頒獎又有點不同,因為大量新一代演員獲得提名,似乎格外出圈,從開始就受到萬衆矚目。
而入圍名單也呈現出當下中國電影的現狀。
《封神第一部》《長安三萬裡》《第二十條》為代表的一衆種子選手成功入圍最佳電影。
表演獎的競争也異常激烈。
劉德華、朱一龍、趙麗穎、馬麗等演員都早已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當然,遺憾也有。
比如《孤注一擲》演技發光的王傳君沒有斬獲提名。還有如沈騰、雷佳音等演員也沒能入圍。
最終,《第二十條》獨攬3項大獎成為最大赢家,馬麗憑片中角色拿下最佳女主角,現場落淚令人動容。
朱一龍則成為演員中的最大赢家,憑《人生大事》中的莫三妹一角拿下金雞獎後,又摘下百花。
“小文”現場連線通知在島上拍戲不能來現場的“三哥”也可謂十分精彩了。
趙麗穎則是以兩票優勢險勝高葉,拿下最佳女配角獎。
而《志願軍:雄兵出擊》獲最佳影片,《長安三萬裡》獲優秀影片,可能多少出乎某些觀衆的意料。
賈玲的《熱辣滾燙》最終雙提落空,則多少有些落寞。
結果注定不能讓所有人滿意,複盤本屆百花獎,我驚奇地發現最大赢家居然不是《第二十條》或《長安三萬裡》。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看,這一夜,百花如何開遍,中國電影的枝頭。
01、最佳女配角,趙麗穎獲獎,85花終于完成演技飛升
首先,恭喜趙麗穎憑借《消失的她》中郝秀萍這個角色獲得最佳女配角。
《第二十條》前半部分幾乎是喜劇,電影由諧轉正的關鍵,就在于趙麗穎飾演的悲情女子郝秀萍。
自己被村霸玷污,丈夫拿起刀反抗入獄,自己去求助還要被村霸威脅圍堵,這個角色苦到了極點。
可趙麗穎還覺得角色張力可以更進一步,是以拍攝時給張藝謀提了一個大膽的建議——讓郝秀萍變聾啞人。
事實證明,聾啞女無聲的嘶吼,在影片中愈發震撼人心。
而郝秀萍一場無聲的跳樓戲更讓影片達到情感和戲劇的高潮。
這個獎項,趙麗穎确實赢得毫無争議。
不過在我眼中,還有兩位女演員的表演,不可低估。
一是《消失的她》中的文詠珊。
她将一個操控渣男于股掌之間的“蛇蠍美人”演繹得讓人挪不開眼,結局又令人忍不住動容。
文詠珊自己說能夠出演《消失的她》非常爽,也是以探索出了新戲路。她認為《消失的她》裡女性幫助女性十分動人,自己也很喜歡十分幹練有力量的角色。
說的很好,不過,這個角色并沒有逃離懸疑電影的常用套路,女二李木子這個角色,從頭到尾都是典型的為了設定懸疑反轉而存在的工具人。
這個角色亮眼,很大程度是國産電影中,蛇蠍美人的角色,消失太久。
還有一位,是袁泉。
《封神第一部》中,纣王暴虐,她飾演的姜王後,卻充滿母儀天下、清冷端莊的氣質。
尤其是死谏纣王斬殺妲己這場戲。
既有對纣王的“哀莫大于心死”,也有以死誅妖的決絕。
最終,最應該得獎的趙麗穎獲獎,優秀的女演員百花齊放,這個結果,應該是本屆百花獎最完美的結局了。
02、最佳男配角,李雪健實至名歸,張譯張頌文夠精彩,但我還是可惜王傳君
當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公布時,很多觀衆就認為,這個獎非李雪健莫屬。
李雪健在《封神第一部》中的表演,稱得上沉穩厚重,将文王的仁,演得絲絲入扣。
尤其是“食伯邑考肉”的段落裡,被設計吞食親兒肉的姬昌,聽聞真相後經曆短暫錯愕,随即歇斯底裡的嘶吼爆發,讓人感受到角色的切膚之痛。
無論從任何角度,隻要李雪健入圍了這個獎像,獲獎者就不可能有别人。
但也不是說,這個獎就沒别的優秀表演者了。
張譯在《滿江紅》中飾演的何立,戲份不多,中途下線,但幾場戲就将一個陰翳奸猾的管家演了出來,那把雙刃劍,更是角色的神來之筆。
張頌文在《志願軍:雄兵出擊》飾演伍修權,不求形似,但求神來,聯合國大會的幾場戲演得铿锵有力,聽的人熱淚盈眶。
其實,就這三位實力演員來說,誰獲獎都行,獎項雖隻有一個,在觀衆心裡各有各的最佳。
相比得獎,我真正遺憾的,反倒是入圍名單。
到底是王傳君在《孤注一擲》中的表演、雷佳音在《滿江紅》中的表演更有力,還是範丞丞在《飛馳人生2》中,魏大勳在《志願軍:雄兵出擊的表演更有戲。
我認為觀衆心中自有一筆賬。
03、最佳男主角,朱一龍囊括金雞百花影帝,但沈騰還是意難平
當初入圍名單公布時,就有觀衆對年輕演員的大量入圍,提出質疑。
王俊凱(《萬裡歸途》飾成朗)和易烊千玺(《滿江紅》飾孫均)的表演都不差,但現在還不是他們拿影帝的時候。
張藝興在《孤注一擲》中的表演很好,對他個人而言絕對是一場表演上的突破,甚至說是脫胎換骨也不為過,可現在評的不是最佳演技進步獎。
可以說,朱一龍的對手,隻有劉德華。
劉德華在《流浪地球2》飾演的圖恒宇,可以說貢獻了近些年的個人最佳表演,一開始是個慈愛的科學家父親,後來為女兒逐漸黑化,最後又完成舍身取義的人物反轉,人物跨越很大,最後還能感動觀衆,再說劉德華沒有演技,我是不同意的。
但《流浪地球2》畢竟是一部群像大戲,除了劉德華,本片中的吳京、李雪健,甚至沙溢的表演全都十分亮眼,這多少還是分掉了一部分劉德華角色的光彩。
而《人生大事》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大男主戲,莫三妹這個有深度有層次感的角色,演好了,就能發光,而朱一龍的表現,甚至超出了觀衆的預期。
至此,朱一龍憑這個角色,已經成為80後首位金雞百花影帝,當然可以說,這是百花獎和他共同的榮譽。
但對我來說,最大的遺憾,還是沈騰。
《飛馳人生2》中的沈騰,用一種自嘲的方式,就把一個中年男人的不甘與擰巴,演出來了。
熱血中帶點幽默,燃中還帶那麼點騷,觀衆笑着笑着就哭了。
他的表演,至少應該獲得一個百花獎提名的認可。
04、最佳女主角,馬麗奪獎沒話說,但中國電影給女演員的機會還是太少
讓我們先看看這次馬麗的對手,賈玲(《熱辣滾燙》飾樂瑩)、王智(《流浪地球2》飾韓朵朵)、倪妮(《消失的她》飾陳麥/沈曼)、殷桃(《萬裡歸途》飾白婳)。
王智、殷桃都是很好的女演員,但老實說,兩位女演員在片中的角色定位和發揮空間,确實都遠不如男主。
而倪妮在《消失的她》中的角色,也是更接近完成最終反轉的工具人。
到最後,馬麗的對手,應該是賈玲。
賈玲在《熱辣滾燙》中飾演的樂瑩,相比前面幾個角色,太夠分量了。整個電影,就是一出樂瑩的減肥成長史。
在身材管理上,賈玲用一年的時間減了100斤,最終她的表演,也沒有辜負這個角色。把樂瑩的自卑、懦弱與蛻變後的韌性和沖勁,演得說服力十足。
尤其是最後一場拳擊戲,觀衆都能從賈玲的眼神裡看到一股子狠勁。
但她最終遇到了,角色更有血有肉的馬麗。
可以說,馬麗是在一個近乎喜劇式的角色中發揮到了最好,她和雷佳音碎嘴式的吵架,成為全片最好看的段落。而這個角色本身,也傳遞出女性剛柔相濟的力量。
但我始終覺得,無論是獲獎的馬麗,還是沒獲獎的殷桃倪妮王智,能做到的,都不止于此。
或許内娛缺少的從來不是好的女演員,而是給女演員們發光的好電影。
05、最佳導演,張藝謀當然應該獲獎,但我還是稀罕王寶強
一句話,無論從作品成熟度、類型融合還是題材突破,張藝謀導演都理應拿獎,如果不是張藝謀來拍,這個題材拍出來,絕不可能取得如今這樣深入人心的普法效果,更不可能在春節檔這樣一個激烈競争的檔期,憑口碑票房一路逆襲。
但我心中始終還有一位最佳導演,是王寶強。
《八角籠中》,王寶強顯然做了精心準備,從攝影到美術,甚至有了令人驚豔的“進階感”。
但最精彩的,始終是從山裡走出來的王寶強,賦予這部電影深沉的情感。那是任何導演技巧,都無法取代的。
電影中最打動我的,還不是最後的拳擊大戲,而是有一次,孩子們在夜晚看星。
孩子們站在山丘上,眺望着似乎觸手可及的璀璨星河,壯麗遼闊的星空與這群苦命孩子們似乎難以突破的命運之間,構成了某種奇妙的對照。
那一刻,作為導演的王寶強,是真的拍出了某種命運的詩意。
而整部電影中,都有股野蠻生長的力量貫穿始終,生猛的畫面中,傳遞着現實的力量。
雖然最終王寶強沒能拿下這個大獎,但影片在去年暑期檔一路逆襲的票房,其實就是觀衆用腳投票,給王寶強的大獎。
05、最佳電影和優秀影片,端水大師,是中國電影幸福的煩惱
作為觀衆是幸運和幸福的,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先後看到《封神第一部》、《第二十條》、《志願軍:雄兵出擊》、《長安三萬裡》等好電影。
作為評委們想必是苦不堪言,無論把獎項頒給誰都必将引起争議。
最終獨攬3項大獎的《第二十條》自然是公認的好電影。
但論起影片整體品質、口碑,《志願軍:雄兵出擊》同樣不可輕視。
而論對國産電影的類型突破,《長安三萬裡》《封神》又不可不提。
而最終《志願軍:雄兵出擊》獲最佳影片,《長安三萬裡》獲優秀影片,或許最能展現端水大師的藝術。
評獎是百花獎現場101名全國觀衆的事,但每個觀衆心裡都有一個屬于他們的最佳,最終百花獎最佳電影能在兩部佳作的激烈競争中産生,某種意義上,也是中國電影,某種幸福的煩惱。
寫在最後
又一年百花獎結束,實至名歸的得獎者獲得祝福,遺珠自然令人意難平。
相比提名名單的争議巨大,最終的獲獎名單,應該還是有說服力的。
而最終的名單,和網上流傳的所謂得獎名單,也可謂大相徑庭,甚至主要獎項,一個都不一樣。
雖然很多人跟我一樣,會覺得劉德華、李雪健這樣的實力派跟一群年輕流量湊在一起比拼有些格格不入。
但内娛總需要注入年輕的血液,更何況百花獎的投票規則,就是提名名單由觀衆網上投票得出,年輕流量入圍并不意外。
實際上,觀衆也并不排斥年輕演員得獎,隻是演技,仍然是時刻懸在年輕演員頭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
大家期待着,一批更年輕、更有實力的演員趕快成長起來,取老一輩實力派演員而代之。
這也是為什麼于适、王聖迪 等新一代演員備受期待的原因。但觀衆不希望看到的是,中國電影拔苗助長。
如果真如網上傳出的名單那樣,年輕演員過早拿到和實力不完全比對的大獎,反倒會遭遇更多的觀衆質疑,無論對年輕演員還是中國電影,都并非樂事。
今晚的結果,看似少了些波瀾,結果卻剛剛好。
從這個意義上說,今晚最大的赢家,并非朱一龍,而是——中國電影本身。
最後要說,拿下大獎的《第二十條》《長安三萬裡》《志願軍:雄兵出擊》絕不會是高山仰止的頂點。
中國電影,還有非常廣闊的未來。
且看明年今日,中國電影将如何迎來百花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