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今日,我們仍能在熒屏上、電子書以及遊戲裡看到金庸武俠小說的影子。反觀古龍、梁羽生等武俠作者,他們的作品似乎變得銷聲匿迹了。
是什麼讓金庸的武俠著作如此經久不衰?筆者認為,正是金庸巧妙地把武俠與曆史結合在一起,讓讀者不僅能領略到江湖的快意恩仇,還能仿佛置身于曆史的畫卷之中。
不過金庸卻有一部小說非常特别,書中的兩位主角紛紛成魔,劇情也是強行收尾,卻被讀者們捧成了一部經典之作。
一、善惡正邪
金庸筆下的江湖絕不是僅有恩怨仇殺這麼簡單,身為作者的金庸以主角作為視角,向讀者們抛出了一個疑問,即: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正派,什麼是邪派?
好比神雕主角楊過,他自幼父母雙亡,隻能四處乞讨為生。就算上了桃花島,黃蓉看待他的眼神仍是不自然,睿智的楊過年紀雖小,仍能敏銳地捕捉到黃蓉的怪異之處。
加之楊過通過調查後發現,楊康之死和郭靖黃蓉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是以,當楊過要刺殺郭靖替父報仇時,他真的有錯麼?
無獨有偶,倚天主角張無忌也有黑化入魔的時候,他在機緣巧合之下成了明教第34代教主,練成了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極拳劍以及聖火令上的神秘武功。
可以這麼說,當世江湖除了張三豐之外,誰能和張無忌媲美比肩?不過這個明教之前可是一個臭名昭著的魔教,張無忌成了明教教主,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魔教教主。
與此同時,張無忌因為修煉了聖火令上的武功,有了黑化入魔的征兆。那時張無忌為了救出謝遜,第三次闖入了金剛伏魔圈。
盡管謝遜表示不願離開少林寺,要在這裡聆聽佛經忏悔,可張無忌仍是強行要将謝遜帶走。就在張無忌與三渡大打出手之時,張無忌蓦地使出了聖火令上的武功,書中寫道,張無忌初時照練,倒也不覺如何,此刻乍逢勁敵,将這路武功中的精微處盡數發揮出來,心靈漸受感應,突然間哈哈哈仰天三笑,聲音中竟充滿了邪惡奸詐之意。
與此同時,聚賢莊大開殺戒的蕭峰、斬斷白公公手臂的阿青都有黑化入魔之時。
可見在金庸的設定之下,書中的主角時常遊走于善惡之間。而在金庸的另外一部小說裡,兩位男主角也紛紛成魔,讓無數讀者感慨萬千。
二、堕落的兩位主角
對于讀者來說,初讀《笑傲江湖》的時候,是不是誤以為林平之才是書中男主角?
的确,縱觀全篇《笑傲江湖》,金庸留給林平之的筆墨并不亞于令狐沖。加之林平之在笑傲的開端就占據了大量的篇幅,而男主令狐沖則是姗姗來遲。
是以我們可以認為《笑傲江湖》其實有兩位主角,一個是林平之,另一個則是令狐沖。
林平之的角色塑造的确像極了男主,他遭遇驚天變故、受盡欺淩。為了報仇雪恨,林平之踏上了漫漫複仇之路,他為了提高武功修為忍辱負重,最終練成了辟邪劍法,替慘死的父母報了血海深仇。
這樣的逆襲之路,哪裡不像主角?隻不過在書中的末尾,林平之大仇得報之後得意忘形,甚至黑化入魔,不僅殺了對自己癡心一片的嶽靈珊,還掣出劍來,試圖擊殺多次相助自己的令狐沖。
反觀另一位主角令狐沖,他其實也算是黑化了。
首先,令狐沖身為華山派的首席大弟子,他為何要與田伯光“眉來眼去”?
其次,嶽不群将令狐沖視如己出,令狐沖為何不将自己從風清揚那裡練成獨孤九劍的經曆盡數告知?難道和一個初識的陌生人待上數天,就勝過了和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師父?
可令狐沖依舊守口如瓶,不将風清揚之事告訴給嶽不群。
被嶽不群趕出師門後,令狐沖更加“放肆”,他和任盈盈發展成戀人關系,還跟着任我行殺上了黑木崖。
任我行圍剿東方不敗無非是為了争奪日月神教的教主之位,令狐沖本不是日月神教的教徒,他卻參與到了這個紛争之中。是以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與日月神教的人走得那麼近,也算是堕落了。
随着任我行重奪教主之位,嶽不群也死于非命。故事發展到這裡該如何結尾?的确,任我行是任盈盈的父親,是令狐沖的準嶽父,難道在故事的最後,令狐沖要殺了任我行不成?
金庸也想到了這一點,為了迎合讀者的胃口,金庸選擇了強行收尾。
三、強行收尾
原著是這麼寫的,陽光照射在任我行臉上、身上,這日月神教教主威風凜凜,宛若天神。任我行哈哈大笑,說道:“但願千秋萬載,永如今……”說到那‘今’字,突然聲音啞了。他一運氣,要将下面那個‘日’字說了出來,隻覺胸口抽搐,那“日”字無論如何說不出口。他右手按胸,要将一股湧上喉頭的熱血壓将下去,隻覺頭腦暈眩,陽光耀眼。
後來發生了什麼我們都清楚,令狐沖帶着任盈盈退出了黑木崖,在風景如畫的梅莊隐居。而另一邊的任我行在攻打華山的時候突然暴斃,稀裡糊塗地死了。
任我行可謂是《笑傲江湖》的一位枭雄,他武功高,手段狠,深謀遠慮,做每一件事都經過缜密的安排,甚至看得出東方不敗的深謀,而将“葵花寶典”送給了東方不敗,引東方不敗“欲練神功,引刀自宮”,将東方不敗害成了不男不女的怪物。任我行這樣的厲害人物,是最可怕的人物,權謀詐術之深,令人防不勝防。金庸将任我行這一方面的特性,發揮得淋漓盡緻,看了令人不寒而栗。
不過,以上都不影響《笑傲江湖》成為一部經典之作,其深刻的人物塑造、錯綜複雜的情節設計以及獨特的武俠世界觀都讓人啧啧稱奇。
同時,小說以“笑傲”二字為魂,探讨了權力、欲望、友情、愛情等多重主題,深刻反映了人性的複雜多面。
情節上,《笑傲江湖》巧妙地将江湖恩怨、武林秘籍、門派鬥争等元素融合,建構了一個波谲雲詭的武俠世界。書中對“笑傲”二字的诠釋,不僅限于武功高強,更在于一種超脫世俗、笑對人生的生活态度,給予讀者深刻的思考與啟迪。
綜上,金庸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創作風格,使《笑傲江湖》在武俠小說中獨樹一幟,成為後世難以超越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