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賞析 潇湘館内滿地竹影苔痕 林黛玉歎息自己命薄

《紅樓夢》賞析 潇湘館内滿地竹影苔痕 林黛玉歎息自己命薄
《紅樓夢》賞析 潇湘館内滿地竹影苔痕 林黛玉歎息自己命薄
《紅樓夢》賞析 潇湘館内滿地竹影苔痕 林黛玉歎息自己命薄
《紅樓夢》賞析 潇湘館内滿地竹影苔痕 林黛玉歎息自己命薄
《紅樓夢》賞析 潇湘館内滿地竹影苔痕 林黛玉歎息自己命薄
《紅樓夢》賞析 潇湘館内滿地竹影苔痕 林黛玉歎息自己命薄
《紅樓夢》賞析 潇湘館内滿地竹影苔痕 林黛玉歎息自己命薄
《紅樓夢》賞析 潇湘館内滿地竹影苔痕 林黛玉歎息自己命薄

寶玉受傷躺在怡紅院,接閱聽人人的輪番探望,享受着萬衆矚目。林黛玉卻在玩味寶玉被打的痛苦,玩味自己和寶玉感情這麼深,玩味沒有人做主的痛苦,其實真正真心關心賈寶玉的是林黛玉。此時黛玉見一起一起的人,都去探望受傷的寶玉,氣氛很熱鬧,而自己的潇湘館内滿地竹影參差,苔痕濃淡,白露冷冷和林黛玉現在眼前的景色并不一緻。白露是進入秋天的節氣,冷冷是形容清涼的風。寶玉挨打是五月暑熱天,但寶哥哥受到摧殘,使得林妹妹的心情提前進入秋天。潇湘館竹影參差,苔痕濃淡,這和林黛玉的心情非常符合。黛玉觸景生情,從眼前潇湘館的環境跟自己此刻的心境,聯想到《西廂記》中的兩句詩來,幽僻處可有人行,點蒼苔白露泠泠。不禁感歎雙文命薄。雙文即《西廂記》裡的崔莺莺。他的名字莺莺,兩個莺字疊在一起,是以叫雙文。

黛玉歎雙文感自己。雙文命薄,雖然在愛情上遭遇坎坷,畢竟她曾經擁有愛情;況且她在生活中尚有孀母弱弟陪伴。孀母指守寡的母親。弱弟指幼小的弟弟。黛玉暗暗歎息自己之命薄于雙文,連孀母弱弟也無。她其實也是在和寶钗比,她覺得寶钗比她強多了。自己孤苦伶仃,連一個親人也沒有。自己對寶玉情有獨鐘,而寶玉卻對所有的姐妹都憐香惜玉,偏偏又來了個薛寶钗橫刀奪愛,使自己和寶玉的感情一波三折,很不順利。偏偏這個時候又見寶钗有母親陪着去看望寶玉,着實令黛玉羨慕。黛玉的這段内心獨白。表明黛玉命薄,令人同情。但是性格即命運,黛玉的不幸,與她多愁善感的性格有着直接的關系。

黛玉獨自傳回時,讓我們首次窺見林黛玉生活充滿情調,院裡有燕子,有道是燕子不落仇家;有鹦鹉,常常聽到鹦鹉說話;小院裡充滿生機和情趣,不似寶钗那麼素淨。黛玉帶着一腔憂思走着,邊想邊走,誰知鹦哥嘎的一聲撲下來,扇她一頭灰,又飛上架去,黛玉笑着罵一句,那鹦哥叫道:雪雁,快掀簾子,姑娘來了。

特别的溫馨,連鹦哥都在關心林姑娘,叫她另一個丫鬟雪雁來掀簾子。黛玉站住,問添了食水沒有?鹦哥長歎一聲,竟如黛玉素日籲嗟音韻,接着念出葬花吟的句子。鹦哥說出的《葬花詞》顯然是黛玉平時教的。可見黛玉平時有多苦悶!黛玉紫鵑都笑起來。紫鵑道難為他怎麼記了。黛玉進屋吃藥。竹影映入窗來,滿屋濕潤陰涼。黛玉無可釋悶,因為有别人在,她不便去看寶玉。便隔着紗窗逗鹦哥,教他念詩。 

鳥是林黛玉的标志物,她的丫環紫鵑原來就叫鹦哥。林黛玉把鹦鹉的架子摘下來,挂到月洞窗外的溝上,進了屋子,在窗前坐了,吃了藥,看到外面的竹影婆娑。就隔着紗窗,把自己喜歡的詩詞教給它念。這邊是潇湘館裡黛玉教鹦鹉背詩,心裡卻惦記着寶玉。那邊是怡紅院裡王熙鳳、薛寶钗此起彼伏的逗賈母開心,可是寶玉的心裡卻惦記着黛玉。

林黛玉的鹦鹉不僅僅會說話,而且還會念詩。尤其是葬花吟的侬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侬知是誰這兩句。鹦鹉即便聰明,也需要反複地教,教的人要特别有耐心才行。林黛玉在賈府唯一的知己寶玉不可能常在身邊,他有太多的誘惑,甚至見了姐姐,就忘了妹妹。黛玉喜歡獨處,那就隻有和鹦鹉說話了,也許她經常念這兩句詩,也許是希望鹦鹉了解自己。林黛玉太需要被了解了。她是詩意的,又是孤獨的。盡管生活中她有賈母疼愛,感情上有寶玉的關懷,但是終不能消除她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孤獨感。林黛玉教鹦鹉學詩,不僅能增強生活的樂趣,也許還能稍微排解她這種客居異鄉的寂寞,聊以安慰自己那顆孤獨的心。據說人在寂寞的時候适合養寵物,因為寵物能給人溫暖。鹦哥又叫打簾子,又念詩歌,表明它與黛玉何等親密,黛玉用大量時間反複多次教它念詩,這隻鹦哥就不一般了。此番鹦哥煞有其事的念起葬花吟中的詩句來,而且一念就是好幾句,作者用來象征它真的懂得黛玉的心。葬花吟的話由鹦哥重複出來。加深着讀者對葬花吟的印象,加深葬花吟一語成谶的印象。

潇湘館不僅有懂黛玉會念詩的鹦鹉,更有跟黛玉情同姐妹的紫鵑。紫鵑原來的名字就叫鹦哥,偏巧鹦鹉也叫鹦哥。紫鵑雖然不是林黛玉從蘇州老家帶來的丫鬟,但是她能夠忠心侍主,對林黛玉掏心掏肺。不是姐妹,勝似姐妹。倒比帶來的都要好十倍。

紫鵑不僅悉心照顧黛玉的飲食起居,更是關心黛玉的終身大事。紫鵑深谙小姐心意,為此她不惜冒死相幫。林黛玉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悲觀,外祖母雖疼愛,但住進了大觀園,随處可能有暗箭傷人,整天風刀霜劍嚴相逼。黛玉動不動就想到死,連做詩都離不開這個話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