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戴河的專家們:紅色邀請函與共和國之輝

渤海灣畔,微風習習。戴河北岸,草木葳蕤。

北戴河,一度被稱作“夏都”,既是療養聖地也是“國之大者”策源之地。共和國的曆史常常在此勾勒蒼勁筆劃,亦有華彩曼妙。

而筆者今天聚焦的北戴河故事,是從一封封紅色邀請函開始的。

北戴河的專家們:紅色邀請函與共和國之輝

2024年8月3日,受習近平總書記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在北戴河看望暑期休假專家,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全國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的廣大專家人才緻以誠摯問候。

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邀請專家人才代表暑期到北戴河休假,是黨和國家人才工作的一項重要制度性安排。

1987年7月18日至31日,黨中央邀請14位中年科技工作者攜家人到北戴河休假,首開制度先河。自1998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已先後邀請23批1300餘位專家參加暑期休假活動。

據公開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在任職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期間,曾于2010年和2012年暑期,在北戴河接見休假的優秀專家和一線人才。

治國經邦,人才為急。習近平曆來重視人才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對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訓示,注重聽取專家學者意見建議,給專家和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激勵廣大專家人才創新創造、勇攀高峰。2021年的9月與11月,習近平先後出席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和中央軍委人才工作會議。

截至2024年7月30日,第二十屆中央政治局一共進行了16次集體學習。在央媒對外披露的通稿中,習近平在集體學習的講話中一共提及關鍵詞“人才”37次。加快建構新發展格局、加強基礎研究、建設教育強國、加強涉外法制建設、紮實推進高品質發展、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全都離不開寫好“人才”這篇大文章。

對重磅中央檔案進行關鍵詞檢索,往往映照出黨中央治國理政心迹。前不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就提及了53次科技、51次創新、37次教育、30次人才、11次科研、5次攻關、3次專家。更是專門圍繞“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開辟章節。

廣大專家人才幹事創業迎來了最好時期。

專家人才代表每年齊聚北戴河休假都有一個主題。根據公開報道,2023年的主題是“矢志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2024年的主題是“愛國奮鬥”,專家主要來自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哲學社科、文化藝術等領域。

主題展現導向,領域折射重心。在新華社對外釋出的合影中,外界得以了解究竟是哪些專家人才代表收獲了那封神聖的紅色邀請函。

北戴河的專家們:紅色邀請函與共和國之輝

8月3日,受習近平總書記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在北戴河看望暑期休假專家,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全國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的廣大專家人才緻以誠摯問候。新華社記者 王晔 攝

坐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右手邊的,是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他是著名實體學家,長期從事超薄膜材料的制備、表征及其實體性能研究,在清華大學工作時帶領團隊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楊振甯評價為諾貝爾獎級别的研究成果。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作為深圳的全國人大代表,薛其坤走上“代表通道”講述深圳新的“春天的故事”。今年6月24日,薛其坤榮獲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坐在蔡奇左手邊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姚期智教授。作為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是目前為止唯一獲得計算機領域國際最高獎項圖靈獎的華人。姚期智長期從事計算機科學和量子資訊科學研究,先後在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利福尼亞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頓等美國頂尖學府任教。2004年9月,姚期智辭去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正式加盟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成為清華大學全職教授,填補了中國國内計算機相關學科的空白。

坐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組織部部長李幹傑左手邊的,是山東美術家協會會員、著名畫家王熹。先生雕塑、書法、詩詞俱佳,山水人物作畫更是一絕。

坐在國務委員谌贻琴右手邊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金梅林。金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動物源性人獸共患病和新發突發重要動物疫病的病原學、流行病學、緻病機制、新型疫苗和診斷制劑等。

坐在全國政協副主席姜信治左手邊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李培林,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培林長期從事鄉村城鎮化、城中村、農民工、社會階層等社科問題研究,近期公開發表的學術文章标題是《加強大陸文化、文明的理論和經驗研究》。

此外,合影中的還有水下聲學專家楊德森院士、海岸與海洋工程專家李華軍院士、環境工程專家賀克斌院士、半導體材料專家劉益春院士、著名戲劇導演王曉鷹、中國社科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院長張宇燕等等。

更多合影中的專家人才代表未必多見于公開報道。他們當中既有朝氣蓬勃的青年才俊,也有當打之年的各領域先行者,更不乏桃李天下的學科帶頭人。他們或在某個國之重器的項目論證會上英雄聚首,也會在中央各領域工作會議上相視一笑。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手握紅色邀請函的他們,是共和國之輝。

渤海灣畔,北戴河邊,專家人才代表們的假期是美好而短暫的,卻也是資訊量極大的。來自中央的最新精神獲得傳達,來自各領域的具體情況得以彙報。新時代的弄潮兒們結下新的革命友誼,為祖國和人民奮鬥不息,是他們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許下的铮铮誓言。

當酣暢的聚首以長亭送别暫告一段落,即将回到各自工作崗位的專家人才代表們已經做好了繼續前行的準備。

當海灘上如織的遊人盡情享受這夏日美景時,誰說共和國的曆史沒有悄然間翻開新的一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