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李阿姨,我可以花3000塊請你陪我一天嗎?”
張大爺向李阿姨提出這個請求,而李阿姨也沒有絲毫猶豫,便答應了下來。
張大爺58歲,李阿姨52歲,而且兩人還是鄰居,這天李阿姨來到張大爺家後,兩人一起買了早餐開始吃。
吃過早餐後,張大爺也沒有提出一起出去的計劃,反而帶着李阿姨開始打理自己的菜園,在花園中栽種植物。
李阿姨在一旁有種莫名的感覺,不知道張大爺是何意圖,但還是沒有問出口,隻是默默的陪着張大爺,等到張大爺種完花草後,兩人也前往小區公園鍛煉身體。
張大爺感到孤獨。
張大爺也不算太老了,58歲的年紀,身體依舊硬朗,但是他的内心卻非常孤獨。
小區中沒有一個年輕人會主動和張大爺聊上幾句,大部分人都是對他避而遠之。
也許在這些人看來,張大爺并不是一個好相處的人,又或者張大爺身上有着讓人心煩的氣味,總之沒有人願意靠近張大爺。
張大爺的孩子們都在外地不在身邊,而他的老伴早已去世,張大爺每天在家中度過的時光既無聊又孤獨。
他現在一心隻想找個人陪自己聊聊天,唠唠嗑,哪怕隻是陪自己一會兒,也比呆在家中舒服得多。
都說人到老年就會有很多話要說,但往往沒有人願意聽。
即使有一個聽衆,這個人也不會和自己有着太多交集。
張大爺的孩子都很忙,哪有時間陪伴他。
張大爺年輕的時候也遭受過社會上的冷眼,他從小吃盡了生活帶來的苦,将自己培養成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
張大爺将自己的餘生都奉獻給了家庭,待老伴和孩子們都如山般重任,然而當他老了之後,這些人也就都不再在意他。
張大爺年輕時的工作是保安,他性格憨厚老實,常常能從一些小事上看出他為人處世的态度。
在和人聊天的時候,他并不會說特别多的話,盡管這樣他的生活也并不會太差。
但他還是感到時間過得很慢,因為他從來不覺得生活慢的這個問題出現在自己身上。
“阿姨,來陪我聊聊吧!”
張大爺在小區中見到李阿姨便主動打招呼,李阿姨倒是沒有拒絕的意思。
李阿姨比張大爺年輕6歲,她今年52歲,雖然衣着樸素,但她的個人整潔幹淨。
在張大爺看來,李阿姨雖然同樣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人,但看上去還是十分年輕。
與一些五十多歲的老奶奶不同,李阿姨并沒有長太多的皺紋,臉上也沒有太多的斑點。
李阿姨的頭發長長披肩,一點也沒有顯出老态。
張大爺也說不出為什麼對李阿姨有種莫名吸引力,就是願意和她多聊幾句。
李阿姨年輕時候也有過自己的工作,後來随着時代的變化,李阿姨的工作漸漸沒落,李阿姨為了生活不得不另謀發展。
李阿姨的婚姻生活也波折不斷,和前夫的性格不合,最後走到離婚這一步,帶着孩子們謀取幸福。
李阿姨的生活同樣艱辛,但她從來不會像張大爺那般主動去找鄰裡聊天。
李阿姨性格内向,也不願意同陌生人交談,她和自己的鄰居也隻是見面打個招呼的關系。
李阿姨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她如今一個人雖不算落寞,但也顯得有些冷清。
她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了價值,偶爾也會想起自己的前夫,心中泛起一絲漣漪。
但總的來說,李阿姨也沒有太過于沉迷于過去的生活,而忽略現在的生活。
在李阿姨看來,張大爺找她聊天的原因也不是因為和孩子們關系不好,而是他這個人就很寡淡,沒什麼人氣。
作為鄰居關系,李阿姨也不想拒絕張大爺的聊天請求,于是兩人聊了起來。
而李阿姨也并沒有想到張大爺會提出要花3000元請她陪自己一天。
兩人共同散步。
其實李阿姨和張大爺并不熟,兩人之前甚至連自我介紹都沒有,隻是在小區中偶爾見面,彼此打個招呼。
李阿姨不知道張大爺找她聊天究竟有什麼目的,而張大爺卻要李阿姨陪自己一天,并願意支付3000元。
錢對李阿姨來說都不要緊,畢竟不是自己花錢,何樂不為。
李阿姨這一天天也有些無聊,陪張大爺倒是可以緩解一下自己的無聊,而張大爺身邊也有個自己的說話的朋友,二人一拍即合,便達成了協定。
兩人在小區中閑逛了一番,公園中也是跑步鍛煉的人,而張大爺和李阿姨隻是邊走邊說話。
張大爺問道:“李阿姨,你平時有什麼愛好啊?”
李阿姨說道:“我平時就去菜市場買菜,家裡也沒什麼菜園,都是買來的菜。
愛好就沒什麼了,你這小區公園還挺不錯,沒什麼人特别多。”
張大爺笑着說:“是啊,這公園人少清靜,特别适合跑步鍛煉。
每天都會有一些老人來,我有時候也會和他們聊聊天。
李阿姨,我準備買點兒菜,順便買點兒水果,我們吃個午飯,你陪我去一下吧,我請客。”
李阿姨說了一句:“好。”
就答應了下來。
張大爺和李阿姨一同來到菜市場,張大爺也買了不少菜,還有李阿姨愛吃的水果。
買完菜後張大爺便問李阿姨去不去自己家做飯?
李阿姨聞言一愣,忙說:“不去,我中午還要吃飯的。”
張大爺也沒有強求,他倒是可以自己回來做飯,但他更希望李阿姨和自己一起吃個午飯,平時一個人在家做飯吃的張大爺,也覺得有些孤單。
兩人在小區中閑逛兩小時後,張大爺便也不想再逛了,便讓李阿姨陪着自己一起回家。
張大爺和李阿姨一路有說有笑,張大爺将自己家中院子裡種的菜和水果都告訴李阿姨了,李阿姨心想:“這張大爺還真是好興緻啊。”
前幾天自己來家中還沒有這麼多大大小小的果樹和菜地。
張大爺的反應也不像愛種菜的老人家,李阿姨心中想道。
兩人一路說說笑笑,便回到了張大爺家中。
張大爺将自己家中的院子說道:“這些都是我自己種的菜,還有一些水果樹。”
李阿姨笑着說道:“張大爺,你這是準備自己當農民嗎?”
張大爺聞言哈哈大笑說道:“這不是養養心嘛,沒事兒的時候在家裡種種菜練練手。”
李阿姨見張大爺說得輕松,張大爺内心應該并不覺得無聊的樣子,也沒有多問,隻是陪着張大爺在院子裡轉了一圈。
張大爺和李阿姨的談話内容也隻是家常,張大爺有問有答,并沒有細聊什麼。
李阿姨内心也會有很多疑惑,張大爺為什麼要花錢請自己來陪他,難道他真的隻是想找人聊天?
李阿姨覺得自己似乎多了一個擔子,心中有些惴惴不安。
回到家中張大爺也沒有再逛的意思,而是坐在沙發上給李阿姨講自己年輕時候的故事。
李阿姨有問有答,氣氛也還算融洽。
張大爺和李阿姨也算是相知相惜,聊起來也比較順暢。
李阿姨問道:“張大爺,你就是想找人聊天嗎?
你也可以找你朋友聊啊,不一定要找我。”
張大爺說:“我沒有朋友,平常也隻是和小區裡的那些老頭老太太聊聊天。
你跟我年紀差不多,也算半個朋友,我沒事兒的時候就想找個人聊聊天。
和你聊聊天也很開心,不過我看小區公園中那些老人都不喜歡來往。”
李阿姨說:“好吧,我知道了。”
李阿姨留在張大爺身邊。
李阿姨和張大爺說完話便要回家了,張大爺聽後心中似乎也釋然了。
回到家中,張大爺也不知道自己找李阿姨聊天究竟是為什麼?
自己不過是想找個人聊聊天,他的孩子們有些不孝可不是他可以選擇的,況且他的孩子們都很忙,如果自己的生活再和孩子們扯上關系的話,自己的生活就會變得更苦澀。
而且張大爺的這種想法和生活也沒有什麼錯,隻不過是想找一個說得來的人。
張大爺心中也有些許遺憾,沒有人能夠明白這種遺憾是不是要和自己共度餘生的人。
相較于自己,李阿姨同樣是個孤獨的人。
李阿姨回到家後一直想着張大爺問自己的那幾句話。
張大爺說,他沒有朋友,自己不想為了聊天就去拉攏哪些老頭老太太。
想想自己也确實有些自私。
李阿姨的心中有些許漣漪,同樣也是想找一個能陪自己的人,但兩人比較下來,李阿姨覺得自己還是更适合張大爺。
李阿姨因為沒有愛好,生活過得也是過一天算一天。
但和張大爺在一起的話,自己的人生應該也會變得不一樣。
李阿姨依舊覺得自己很年輕,自己還有機會和張大爺相伴。
第二天早上,李阿姨又來到了張大爺家中,問道:“張大爺,我可以陪你一起過幾天嗎?”
張大爺聞言有些懵,問道:“是真的?
你願意和我一起住麼?”
“隻要你不嫌棄我,我倒是很樂意的。”
張大爺說道:“你專門出來和我一起住幾天,沒有風險麼?”
李阿姨說:“我不怕你有什麼目的,隻要我們彼此聊得來就可以了,況且你現在提出我要都已經考慮過了。”
張大爺聞言說道:“那我們就一起生活吧,你過幾天搬家過來。”
李阿姨點頭答應,張大爺緊接着說了一句:“我也不嫌棄你。”
結語
“我也不嫌棄你”這句話是當事人心中真實的情感,彼此之間因為有着共同的孤獨而相知相惜。
李阿姨和張大爺的選擇是對的,哪怕有風雨相伴,也不願離開彼此,常伴左右。
但生活中有多少和李阿姨一樣的孤獨的人,世界也無法給出一個答案來解決這個問題。
畢竟無聊的老人生活不是困擾一個老人的問題。
兩人之間的陪伴或許隻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但社會是否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