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萬家通明”,每根電線杆上都“長”了人。
紅網時刻新聞8月3日訊(記者 汪衡 張盟 攝影 朱麗萍 李丹)8月3日,紅網時刻記者驅車前往資興市州門司鎮白筱村和燕窩村,藍天白雲下,一場與時間賽跑、與災情較量的供電保衛戰正在激烈上演。
藍天白雲下,一個個電力搶修人員成為最美風景。
7月26日以來,受台風“格美”影響,資興市13個鄉鎮均出現暴雨或特大暴雨,平均降雨量達到412.7毫米,其中最大降雨量673.9毫米,突破了曆史極值;單點24小時最大降雨量為642.5毫米,是湖南首次記錄的24小時600毫米以上極端暴雨。
為了搭建好新的線路,電力搶修人員變身“纖夫”。
在受災嚴重的資興市州門司鎮燕窩村,部分路段的路基被山洪“掏空”,處于“半懸空”狀态。被沖擊改道的河流、被淤泥半掩的車輛、斷裂的橋梁與倒伏的電線杆……
為了點亮受災村,百尺“杆”頭都立人。
8月3日,紅網時刻記者在白筱村和燕窩村看到,一根根新豎立的電線杆上,一個個電力搶修人員立于杆頭。電線杆下,一個個被曬得黝黑的電力搶修人員如同纖夫一樣,重新布置線路。
雲端之下,電力搶修人員身影顯得格外高大。
“我們多加會兒班,村民們就能早點通上電。”資興市電力局從業人員介紹,自7月28日以來,他們每天都奮戰在救援一線,晚上經常會加班到深夜。
高空高溫下,電力搶修人員為了趕救援進度,隻能匆匆喝口水應對一下。
一個不經意的擦身而過,立于電線杆上的電力搶修人員顯得格外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