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跌倒的地方站起來,或許是最完美的自我救贖。中原標準時間8月2日深夜,兩名浙江老鄉黃雅瓊和鄭思維,在巴黎奧運會的決賽上,直落兩局擊敗南韓組合金元昊/鄭娜銀,終于收獲了期盼已久的奧運金牌,彌補了東京落敗的遺憾。赢得這場決賽,他們隻用了不到40分鐘,卻足足等待了3年零3天,那是1099個日日夜夜。
深受球迷歡迎的“雅思”組合,兩人都不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但都與這片土地有着很深的羁絆。黃雅瓊出生于衢州,8歲時來到杭州練球,9歲進入省隊時因為輸送地的關系,成了“杭州運動員”。而溫州人鄭思維不僅在杭州度過了童年,長大後更是娶了一位建德姑娘,成了“杭州女婿”。從2017年到現在,走過“七年之癢”這對混雙搭檔,終于成就了“大滿貫”的傳奇。
所向披靡時為何夢碎東京
巴黎奧運會之前,翻開他們厚厚的榮譽簿,幾乎囊括了所有冠軍,唯獨缺少一塊奧運金牌。原本,這枚最重要的金牌可以來得更早一些,但競技體育就是如此,哪怕已經赢了100場,也沒人能保證一定能赢下一場,“雅思”組合想必對此有更深的體會。
2017年,兩人開始組隊,那一年,黃雅瓊23歲,鄭思維20歲,對大多數球員來說,正是“漲球”的黃金階段。他們似乎不需要太多的磨合,配對半年後,就在2018年幾乎包攬了所有大賽的混雙冠軍,其中就包括當年的世錦賽和雅加達亞運會,然後迅速登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寶座。第二年,又是9冠3亞,世錦賽也順利衛冕,一時間風頭無二。
然而,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過于順利,既是良藥,也可能成為毒藥。“當你一直在赢時,所有人都不會認為你會輸。”鄭思維曾回憶說,那段時間他們會更多考慮如何讓比賽更加完美,心态和身體上的變化導緻成績出現起伏,“出現一些問題并不是壞事,如果一直一帆風順不出問題,其本身可能就是問題。”
随後,“雅思”開始頻繁受到傷病困擾,盡管這是每個運動員都會經曆的困難,但在疫情和東京奧運會延期的雙重打擊下,這種影響會成倍增加。2020年,黃雅瓊在英國訓練時受傷;2021年,鄭思維更是遭遇手臂和腹部的傷勢,導緻訓練始終斷斷續續。大賽在即,因為無法保持合練的連貫性,甚至導緻黃雅瓊一度情緒崩潰,急哭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東京奧運會,球迷看到的是“雅思”依舊強勢,順利殺入決賽,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鄭思維前前後後打了兩針麻藥,在面對彼此非常熟悉的王懿律/黃東萍時,終于沒能頂到最後。盡管此前“雅思”對“黃鴨”保持着13勝2負的極高勝率,但隊友之間沒有秘密,身體狀态也無法令他們全力發揮。
而且,不僅僅是身體,心态上的緊繃也讓他們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水準。“上屆奧運會,可能太想去拿這枚金牌了,感覺很焦慮,随時就有可能要‘炸’的感覺。”黃雅瓊說,她很少有這樣的狀态,“其實我是一個很佛系的人。”
用體育界老生常談的話來說,頂着壓力和光環的他們輸給了自己。
真正的蛻變從拆對開始
不承想,東京奧運會僅僅是“噩夢”的開始。兩個月後的西安全運會,他們又輸掉了決賽,再後來便是世錦賽,此時鄭思維的傷病已無大礙,卻令人意外地倒在了第二輪。連續在大賽中折戟,這是他們配對以來最大的瓶頸期,稱之為職業生涯的最低谷也不為過。那時候,黃雅瓊第一次在鄭思維面前落淚,甚至想過退役。
痛則思,思則變。國家隊做出了一個看似簡單粗暴,但意味深長的決定:拆對。一方面,兩人需要冷靜一下,就像情侶需要空間讓距離産生美,他們可以通過與不同的選手搭檔來試試能否找回昔日的感覺。另一方面,國羽也需要他們這樣成熟的運動員,來帶一帶混雙的新人,幫助年輕隊員成長。對此,鄭思維表示,可能是從合作之後,始終是順境大于逆境,沒有太多考慮過在逆境中如何解決問題。
于是,黃雅瓊與還兼着男雙的歐烜屹配對,鄭思維則與年輕的張殊賢成為新搭檔。冬訓期間,鄭思維帶着張殊賢在隊内訓練賽中拿到了第一,但在之後的德國公開賽中慘遭一輪遊,反而是隊内比賽打得不理想的黃雅瓊,與歐烜屹在德國拿到了亞軍。黃雅瓊說,相比于單打,混雙複雜的地方是,換一個新的搭檔和打法需要一個過程,而且各自的身體狀況也不一定随時都保持在最佳狀态。
雖然和新人的臨時搭檔效果一般,但對“雅思”來說,3個月短暫的拆對讓他們産生了進階性的變化,這是蛻變的開始。之後的全英公開賽,考慮到保奧運積分的需求,“雅思”重新組隊,他們都能明顯感覺到對方的成長。尤其是黃雅瓊,她成了在鄭思維失去信心時,主動站出來鼓勁的人,也能感受到彼此越來越能了解對方。“以前我會習慣性地待在舒适圈,不去過多思考要如何變化。現在,我認為自己需要站出來,不再逃避。”
重組後的2022年,“雅思”找回了巅峰時的狀态,擊敗“黃鴨”首次問鼎亞錦賽,重奪世錦賽冠軍,一度豪取38連勝,再次震驚世界羽壇。那一年,他們55勝僅2負,勝率高達96.5%,重新達到“獨孤求敗”的境界。不同的是,他們覺得自己比過去更懂得如何享受比賽,比以前更加坦然,失利不再那麼讓人覺得無法面對。這樣的轉變,和葉詩文頗為相似。
巴黎圓夢水到渠成
這兩年,從蘇迪曼杯到杭州亞運會,從世羽聯巡回賽總決賽再到甯波亞錦賽,“雅思”始終沒有讓大賽的冠軍旁落。經曆結婚生子的鄭思維愈發成熟,雖然他多次表示,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具備絕對的統治力,但這句話顯然是說給他們自己聽的,給自己減負、減壓。
今年在甯波采訪亞錦賽時,面對巴黎奧運會的問題,黃雅瓊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除了奧運會(冠軍),該拿的都拿了,我們不需要再用成績來證明自己,不會太執着于結果。”出征前,她又表示,結果是什麼已經不再重要,隻希望在追逐的過程中做到不留遺憾。
因為有過在東京以2分之差丢金的經曆,更因為有過從挫折中重新找回自我的勇氣,當他們再次踏上奧運會的旅程,命運的齒輪便開始轉動。巴黎奧運會上,“雅思”6戰全勝,一局未丢,證明了他們依然是當今羽壇最強的混雙組合。
實際上,決賽之前,勝利的天平似乎就已經向他們傾斜。小組賽中,“雅思”隻用了35分鐘便戰勝了金元昊 /鄭娜銀,無論從曆史戰績還是最近的狀态,他們都占據着絕對優勢。到了決賽,“金銀”組合在經過半決賽72分鐘的鏖戰後,休息不足24小時便再度登場,這對“雅思”來說又是一大利好。果不其然,“雅思”帶着對勝利的無限渴望,全場比賽都壓制住了對手,順利斬獲沉甸甸的奧運冠軍。
今年,黃雅瓊剛好30歲,而立之年的她已經不再是小時候那個看到羽毛球就走不動道的小女孩了。決賽後,國羽隊友劉雨辰向她求婚成功,巴黎之行很可能成為她最後一次奧運之旅,而金牌就是最好的結婚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