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裡,氣溫一路攀升,暑氣升騰。連日來,一些“清涼勝地”在市民身邊悄然出現,昆山通過增設避暑設施、拓展服務等舉措,為廣大市民和戶外勞動者送去清涼一“夏”。
關懷戶外工作者
商戶設定清涼“補給站”
“進來吹着空調,感覺水喝起來都特别甜。”上午十點半,推門進入巴城鎮一戶愛心商家,一陣清爽涼風撲面而來,店内一陣陣歡笑聲傳出。店鋪不大,卻十分涼爽溫馨。“最近我們常來這裡,老闆對我們很照顧,能在空調房裡坐着聊天,真是舒服多了。”店鋪裡幾位附近的環衛勞工和外賣小哥正在大口喝着從冰箱裡剛取出的飲用水,對店鋪老闆提供的清涼服務,連連誇贊。
送一瓶冰水,傳一份愛心。近日,“一瓶水·傳遞愛”公益募水贈水活動啟動,在全市範圍内籌集飲用水,彙聚更多社會愛心資源,為高溫下一線勞動者打造“10分鐘”免費飲水服務圈。同時依托工會驿站、昆山市房産經紀行業工會聯合會打造“宜居聯盟·暖新驿站”1000家,提供飲水、休息、如廁、閱讀、充電、熱飯、急救等服務。在這股愛心暖流的感召下,社會各界紛紛接力、傳遞關愛,共同營造了一個充滿溫暖與善意的社會環境,極大地提升了新就業形态群體、環衛勞工等戶外工作者的歸屬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圖書館避暑“充電”
學習納涼兩不誤
暑期過半,市圖書館涼爽舒适的環境和充足的圖書,成了衆多市民、學生納涼休閑和看書學習的好去處。各借閱室内座無虛席,市民、學生在靜谧的閱讀環境中投身書海,享受清涼的同時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這裡書多又涼快,夏天在這裡看書,簡直是一種享受!”這個暑期,市圖書館快成了中學生李帆的第二個家,一來就待上半天。
位于市圖書館一樓側廳的暖心驿站,布置有休息座椅、圖書閱覽、無線網絡、手機充電、外賣臨時存放櫃等設施,全天開放為市民提供臨時休息、納涼取暖、緊急避雨、閱讀休閑等服務。
市圖書館在去年夏天就開始打造清涼驿站,為市民朋友、戶外工作者提供清涼服務。今年,清涼驿站再更新成暖心驿站,借助建立成的黨群服務站,為讀者、往來市民提供更豐富的服務套餐。在一樓辦證處、各個閱覽室服務台也放置了昆圖專屬小扇子,供讀者自取使用。
為了解決讀者流量大與閱覽室桌椅數量不足的沖突,市圖書館采購了一批小凳放置在二樓閱覽室兩側門口,供讀者自助使用,以此提升讀者閱讀體驗。
車站開放納涼區
市國樂享夏日福利
盛夏的午後,昆山的室外最高溫度可達到37攝氏度,而地下空間的軌交車站清涼又舒适。進入軌交11号線夏橋站,可以看到市民三三兩兩坐在站點專門設定的方桌邊,閱讀、繪畫,與孩子一同在此享受清涼。
軌交11号線的開通營運大大提升了昆山市民幸福感,從7月開始,昆山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聯合蘇州軌道交通11号線營運事業部,免費開放11個車站納涼區,讓市民在綠色出行的同時可以樂享清涼。夏橋站便是“暑期兒童閱讀主題車站”,設定了親子閱讀區、學生自習區,并配套設定了家長等候區,持續對外開放至8月31日,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歡迎。
為了確定納涼與通行兩不誤,更好地讓孩子們享受到愉悅的學習環境,昆山交通與蘇州軌交共同組建志願小隊,耐心維護秩序,建構安心閱讀環境,確定乘客順暢通行。
“每個站點的納涼區都經過精心布置,配備了納涼凳、防蚊貼、清涼油等防暑用品為市民乘客營造更舒适、溫馨的休閑納涼環境。”昆山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根據納涼區周邊市民特點及需求,部分站點還精心打造了特色納涼服務,提升便利性、吸引力。
高溫“烤熱”夜生活
消夏帶火夜經濟
伴随着夜幕降臨,張浦鎮姜杭村的廣場上,正在播放的露天電影輕松有趣,讓會集在一起的村民感受着月光下觀影的獨特魅力。“這樣接地氣的文明實踐活動,給我們的夜間生活增添了更多滋味!”出來遛彎消暑的村民被精彩的電影内容吸引駐足,點點熒光照亮着村民們幸福的臉頰。
在“煙火氣”與“文明味”同行的夜間集市,夜遊、夜娛、夜購等多元業态相融合的文明“夜模式”,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趕集”納涼;在“活力”與“激情”并重的鄉村舞台,群衆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給居民帶來家門口的“文藝盛宴”;在“趣味”與“實用”兼顧的夜校課堂,青年們沉浸在書香浩渺的知識海洋……入夏以來,我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四季歌”為主線,因地制宜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内容豐富的“點亮星夜”文明實踐主題活動,進一步豐富市民群衆夏夜文體生活,悄然點亮鹿城清涼“幸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