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我們時常會聽見一句話:“北方人吃大粗糧,南方人吃細綿糠”。
這一句話聽上去似乎有幾分調侃的意思,其中“大粗糧”和“細綿糠”更是讓聽的人忍不住聯想到北方和南方的糧食分别是稻米和小麥,就連老鼠也要分個南北方。
那麼,北方老鼠和南方老鼠有什麼差別呢?
老鼠本來就很猥瑣也很惡心,南北老鼠的差別也不過是體型大小之間的不同而已,難道還會因為這個就産生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成嗎?
“細糠”的南方老鼠。
人們對南方老鼠的印象似乎是“勤勞勇敢”,因為南方的水稻不需要耕種,隻需要把稻種撒到水上,稻種就會發芽成苗,但是這一點似乎在老鼠的眼中并不是這樣,因為南方的稻田似乎讓老鼠變得更加狂暴。
在網上流傳着這樣一個視訊:
一個女孩走在稻田邊,突然從後方竄出來一隻老鼠,沖着女孩的腳就來了一個攔腰掃腿,着實将女孩吓了一跳,随後直接被老鼠帶倒在地,這一幕被路人拍下來之後就傳到了網上。
可見,就連老鼠也有很強的行走技巧。
南方的老鼠似乎非常擅長利用環境,像這樣從稻田裡冒出來的老鼠不僅會“打趴”人,視訊中下來的路人們也直呼心裡到現在還在害怕。
南方的老鼠擁有極為靈活的身體,他們不僅會利用環境來保護自己,也可以利用環境進行攻擊。
南方老鼠的性情是非常狂暴的,像這樣從稻田裡突然竄出來攻擊人的老鼠不止這一件事被拍攝下來。
不管是在視訊上看到的,還是叫醒了你的“老鼠鬧”,南方的老鼠似乎都和“鬧”有關。
南方老鼠在晚上還是白天幾乎都不會讓人們安靜下來,輕則叫醒你,重則可能還會把你帶到稻田去。
南方的老鼠還可以進行“搭檔作戰”,像這樣一隻老鼠本來就很吓人了,若是再來一隻呢?
人們可能更害怕的是兩隻老鼠的配合,在稻田裡,一隻從稻田裡竄出來的老鼠非常吓人,眼前這隻老鼠剛過去,旁邊又有一隻從草叢裡竄出來。
就像是伴随着兩個方向的老鼠的配合,人們可能就會真的吓得說不出話來,腿腳發軟直接摔趴稻田裡,被兩隻老鼠一起帶走。
這一幕就像是恐怖片的場景一樣,聽說下來稻田的從業人員為了照顧他們的身體,進水田裡都要穿長筒靴,就連幹體力活都要有人搭配和保護。
這到底不是老鼠打擾了從業人員的工作,而是老鼠打擾了他們的心,使他們在工作的時候也會手忙腳亂,戰戰兢兢。
老鼠在野外是最危險的,但是在稻田裡為了防止老鼠夏天的時候被稻田淹死,農民們往往會将稻田排水,在此時,許多蟲子也會被吸引過來。
農民們會用一些勤勞的鳥來讓鳥幫助自己吃掉這些蟲子,如果還不夠,農民們甚至可能還會用來鼠驅趕老鼠。
這就是老鼠的“敵人”——鳥類。
鳥類是老鼠的天敵之一,在南方稻田裡,老鼠和鳥類會因為争奪食物的原因打起來,南方稻田裡的老鼠似乎是不會打鳥類的,反而像小強一樣盡量逃跑。
“粗糧”的北方老鼠。
南方老鼠如此狂暴,難道北方老鼠就不害怕嗎?
在網上,對于北方老鼠的印象似乎并沒有南方老鼠那般狂暴。
北方的老鼠大部分是小家鼠,小家鼠的體型很小,然而小家鼠的性情是比較膽小的。
在家裡時常打擾到你的人是什麼老鼠?
一般是小家鼠,淩晨的時候老鼠在牆上亂動動靜,使你以為有小鬼在牆上爬,實際上是小家鼠在找吃的。
一般人們對小家鼠的印象是吃剩飯剩菜,從這可以看出小家鼠的市井氣息是非常重的。
小家鼠是體型小的家鼠,身材瘦弱,特别是和南方的褐家鼠相比,小家鼠更像是被餓瘦了。
小家鼠在晚上出沒的時候非常害怕光線,會像老鼠見到貓一樣看見光就跑,跑的時候也因為怕光更加膽小,動作比較慢。
小家鼠在家裡和人類搶飯吃,在野外和鳥類搶糧食,都很害怕,更加何況在雜草叢生的南方水稻田裡,和靈活的野生褐家鼠相比,小家鼠不太可能活得比較好。
在雜草叢生的環境裡面可以保護老鼠,鳥類不容易發現老鼠,但是一旦在水田裡,遇到水田潮濕的環境,雜草長得再高也會被淹死,隻有晚上還能出來活動。
小家鼠看起來有些無奈,其實小家鼠也不差。
小家鼠本來就生活在北方,是以他們在北方的環境中生活是沒有問題的。
北方的環境往往比較幹燥,雜草又不多,反而适合小家鼠的生存。
小家鼠本來就偏向于吃剩飯剩菜,北方的環境也沒有南方稻田裡的蟲子,反而小家鼠會吃掉植物上的蟲子,不會影響植物的生長。
在冬天,北方的雪會将植物的種子埋藏在地下,這個時候小家鼠就會變得很活躍,因為小家鼠會冬眠,冬眠期間,往往很難再找得到什麼吃的。
是以在春天和秋天,老鼠會大量繁殖,充實自己的食物儲備。
北方的環境與南方的環境不同,雖然鳥類依舊會是北方老鼠的“敵人”,但是大部分北方老鼠由于體型問題比較少會被鳥類當成食物。
南北老鼠差異。
那麼南北方老鼠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難道僅僅是體型大小的問題?
這也太令人意外了,南北方老鼠有這麼大的差別嗎?
白天和黑夜都會讓人不安的老鼠似乎壯觀多了,難道隻有體型和性情上有差異?
南北老鼠應該還會有什麼其他的差異吧!
南方的褐家鼠和北方的小家鼠本質上不屬于同一個品種,南方主要是褐家鼠,北方主要是小家鼠。
褐家鼠的體型相對較大,而小家鼠體型相對較小,這也就是南北老鼠體型和性情不同的原因。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結果來看,南北方老鼠的體型差異和環境的适應性可能有很大的關系。
通常,大體型的動物表明他們的祖先生活在比較寒冷的地方。
因為那個地方的環境比較寒冷,動物需要保留更多的熱量。
北方的環境往往比較寒冷,然而小家鼠卻偏偏生活在其中,這是因為小家鼠在進化上先出現于北方。
根據溯源,科學家發現小家鼠的祖先最早甚至還是在北非生活的,是以這些小家鼠的樣本是最早的。
由于北方和南方的環境不同,那麼老鼠所進化出來的方式也會不同,由于南方的環境比較溫暖濕熱,動物在這種環境下存活下來會變得更加繁茂,是以南方的褐家鼠的體型會比較大。
先有的老鼠在南方繁殖出的下一代中更容易有相對體型更小的家鼠,這也導緻現今南北老鼠的體型差異比較明顯。
然而并不是因為體型差異,就一定會有性情上的差異。
像野生的褐家鼠非常彪悍,他們的性情是非常兇狠的,然而家鼠卻不是這樣。
因為小家鼠是人類選育出來的品種,十分珍惜,大部分小家鼠是用來做小白鼠的,性情也是非常溫和的。
結語
南北方老鼠雖然有一些差異,但是這些差異并不如人們所傳達的那麼誇大。
南方的褐家鼠非常彪悍并不代表北方的小家鼠就一定慫,他們主要是因為體型不同,有些适應性上的行為差異,南北老鼠更加适應各自的生活環境。
南方的褐家鼠有比較強的生存技能和利用環境的能力,北方的小家鼠反而在溫暖幹燥的環境中是最适合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