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占據品類優勢,青稞酒為何仍走不出大西北?

《華夏酒報》首席記者 楊孟涵

占據品類優勢,青稞酒為何仍走不出大西北?
占據品類優勢,青稞酒為何仍走不出大西北?

當消費市場進入個性化需求時代,那些占據品類優勢的白酒,是否會逐浪而高?當行業進入強分化時代,區域酒企該如何發展?

那些兼有品類優勢與區域酒企特征的企業,又會有怎樣的發展路徑?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佑德)的發展狀況,或許能夠作為一個不錯的例證,為這類企業的發展提供借鑒。

幾度起伏,青稞品類難成主流?

最新消息顯示,今年一季度,天佑德實作營業收入5.26億元,同比增長32.77%;實作淨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40.43%。

營收與淨利均實作大幅增長,增幅均超過30%,在行業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當下,這樣的成績可謂十分亮眼。

按照天佑德自身的說法,這樣的增長來自“積極推進産區生态和真年份表達體系建設”,貫徹“保持戰略定力、集聚内生動力、激發市場活力、發揚青藏耐力”經營方針,高度踐行“品質主義、精神主義、長期主義”。以“好而不同”的産品特色,促進核心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

占據品類優勢,青稞酒為何仍走不出大西北?

實際上,這樣高增長的狀态,在天佑德的發展曆史上曾出現過,但從另一方面看,這家頗具特色的酒企一直處在一個波動的狀态。從最近三年來看,天佑德的發展也呈現出起伏不定的曲線,而非一直向上。

2023年,天佑德實作營業收入12.10億元,同比增長23.5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90億元,同比增長18.36%。

緊鄰的2022年,天佑德則是處于營收同比下降、淨利有所上升的狀态——當年度天佑德實作營收9.8億元,同比下降7.04%;淨利0.75億元,同比增長19.05%。

2021年,天佑德實作營收10.54億元,同比增長38%;淨利達到0.63億元,增幅154.9%。

可以看出,這三年來天佑德的營收整體增長,但2022年下降明顯,整體呈波動狀态;淨利方面則是一直在增長,但均在1億元以下徘徊。

将時間拉長可以發現,天佑德的整體波動更大,其(當時名為青青稞酒)2017年營收就已達到13億元之多,與西北市場區域内另一上市白酒企業金徽酒十分接近。但是6年之後,天佑德的總營收不增反降。

占據品類優勢,青稞酒為何仍走不出大西北?

橫向比較的話,2017年其與金徽酒營收規模相近,但是雙方在2020年拉開差距。當年度青青稞酒營收7.64億元,同比降低39%;淨利為-1.15億元,降幅達到418%。同年,金徽酒營收達到17.31億元,增幅5.89%;淨利3.31億元,增幅22%以上。

也就是2020年度,雙方營收差距達到近乎10億元,淨利差距達到4億元。

到了2023年,雙方在營收上的差距擴大到了13.38億元,淨利差距有所縮小,為2.39億元。

兩個西北上市酒企的業績表現迥異,金徽酒每年的增幅不會太高,但也沒有過多波動,屬于穩健型企業,而天佑德則波動多多,降幅和增幅均十分明顯。是什麼原因造就了這種不同,與天佑德的品類特性有關嗎?

品類突破,卻受制于地域環境?

在中國酒類行業中,天佑德可謂獨樹一幟,以青稞酒領域領頭羊的身份而備受關注。“酒類行業在度過了規模化發展時期、品牌化發展時期之後,就進入了品類化發展時期。譬如前幾年的醬香熱、最近幾年的清香熱和兼香熱等。”業内人士表示,以香型為區分的品類化時期,給各個領域的龍頭品牌或者獨門品牌提供了發展機遇。

天佑德明顯屬于以“原料”見長,利用産自高寒高海拔地區的青稞特産入料,獨特的釀造原料、獨特的大曲配料、傳統的國家非遺釀造工藝成就了獨特風味。與其他以高粱為主料的白酒類産品有着一定的區隔,使其成為“青稞”品類的代表性産品。

青稞酒的稀缺性和健康屬性強化了天佑德酒的獨特屬性,而企業方面也不斷強化品類特色和品質優勢。天佑德牽頭制定的《青稞香型白酒》團體标準,于2020年開始實施,将青稞酒的生産工藝和品質安全納入标準管理的範疇,這不僅有利于整個青稞酒産業的發展,也讓天佑德自身處于青稞酒香型打造者的位置,讓其在品類競争中擁有較大優勢。

即便占據了品類優勢,但是天佑德的産品還是以本地為主。

2023年資料顯示,天佑德當年度省内銷售收入為8.1億元,同比增長27.3%。相比全國12億元的銷售水準,省内可謂占據了絕大部分份額;省外銷售收入3.7億元,同比增長20.6%,當年度省外收入占比31%。相比以前的資料,2018年天佑德省内收入10.2億元,全部收入為13.49億元。可見,目前其省内市場有所下降,省外市場雖有所擴張,但依然占比不夠大。

占據品類優勢,青稞酒為何仍走不出大西北?

業内認為,青海省内地廣人稀,消費力有限,意味着增長空間有限。相比之下,甘肅的金徽酒早在五六年前即開始大規模布局西北其他省市,為企業的穩健增長提供了不竭動力。

相關研報顯示,天佑德省内市場收入的毛利率在68%到78%,省外收入毛利率在31%至57%。

造成省内、省外市場毛利率差距這麼大的原因,在于銷售管道的不同:省記憶體在大量直營收入,譬如包括企業直銷團購、經銷商團購、直營專賣店、大型商超、鄉村加盟店、經銷商等;省外則以經銷管道為主,算上預留給經銷商的利潤空間,省外市場銷售的毛利率遠小于省内。

這也表示,雖然目前天佑德省外市場占比有所上升,但是其毛利不足以彌補省内市場下降所帶來的缺額。

以2023年的資料來看,天佑德省内毛利率為69.43%,省外毛利率為50.64%,省外毛利率有所提升。但是域外拓展仍有所不足——目前,其省外市場仍以靠近青海的周邊省份為主,諸如甘肅、甯夏、陝西等地。

向高而行,才是突圍的最佳路徑?

對一個以區域為根據地、占據品類優勢的酒企而言,橫向的擴張目前未見明顯成效,那麼,向高而行,是否是可行的路徑?

天佑德2016年後的戰略失誤一度讓其錯失良機,也拉大了與西北區域内其他酒企的差距。

“在名酒複興的大潮下,名酒普遍向高而行,奔着千元檔而去。天佑德則是聚焦青稞品類,重點做百元以下價位産品與其他企業競争,錯失了産品結構更新的機遇。”有業内人士表示,這是天佑德沒法走出西北的一個重要原因。

2016年,為适應小瓶化潮流,天佑德推出“小黑”,第一年銷量達到500萬瓶;随後,天佑德強化“小黑”在西北市場以及省外一線城市的布局,但或許是由于先前複購率不高,或許是由于其後市場投入不足,2019年“小黑”的業績開始回落。

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全國化營運的缺失也緻使該公司難尋支撐業績增長的市場。

2019年後,天佑德聚焦資源于産品結構更新,重點布局100-200元價位,傾力打造500元價位國之德G6大單品,産品結構顯著優化。資料顯示,天佑德中高檔青稞酒2019年營業收入8.7億元,2020-2022年,由于受到疫情影響,收入在5億-7億元,毛利率穩定在72%至76%。

占據品類優勢,青稞酒為何仍走不出大西北?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天佑德改變披露口徑:按照100元(含)/500ml以上青稞白酒、100元/500ml以下青稞白酒、其他青稞酒披露。

2023年,天佑德100元(含)/500ml以上青稞白酒銷售額5.77億元,同比增長45.97%,收入占比48%;100元/500ml以下青稞白酒銷售額4.89億元,同比增長14.31%,收入占比40%;其他青稞酒銷售額較小,僅0.1億元。

從價格來看,青稞酒均價從2020年開始持續上升,截至2023年上半年,均價為62.9元/瓶,同比增長1.2%。從毛利水準來看,2023年上半年,天佑德普通青稞酒(零售價60元/500ml以下的産品)毛利率為56.42%。這意味着,在逐年向高的态勢下,天佑德未來的盈利狀況可能會有所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