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對首鋼隊四場小組賽的總結,我們可以發現另外一個“特點”
②首鋼隊中的“老司機”太多,有“過山車”總監,還有“過山車”顧問
③技術指導李楠躲在陰暗的角落裡靜靜地思考
④球隊總經理張雲松認為這回可“壞了”
文/執筆論紅塵
CBA夏季聯賽小組賽,截至目前,首鋼隊已經打了四場小組賽,這四場小組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大起大落。
對首鋼隊四場小組賽的總結,我們可以發現另外一個“特點”
對首鋼隊四場小組賽的總結,我們可以發現另外一個“特點”
第一場小組賽對陣是對陣天津隊的比賽,首鋼隊以19分的巨大優勢擊敗了天津隊;第二場小組賽是對陣江蘇隊的比賽,被弱旅江蘇隊打了個落花流水,以20分的巨大分差落敗;第三場小組賽是對陣“散裝”的廣州隊,結果以18分的巨大優勢獲勝;小組賽的第四場比賽是對陣青島隊,青島隊可不和首鋼隊鬧着玩,而是真槍實彈,經過四節的激烈比拼,首鋼隊不出意外地敗下陣來,青島隊以104:73血洗首鋼隊。
這場小組賽,方碩成了“老司機”,出戰25分鐘,得到15分。第三場對陣“散裝”的廣州隊,方碩出戰23分鐘,得到7分。第二場對陣江蘇隊,方碩出戰26分鐘,得到11分。第一場對陣天津隊,方碩出戰17分鐘,得到4分。
這四場小組賽,方碩的得分分别是:4分---11分---7分---15分,說方碩是個老司機,載着首鋼隊的球員開着“過山車”穿越丘陵地帶沒有說錯吧。
“過山車”的特點很明顯吧!
夏季聯賽這四場小組賽,首鋼隊的得分分别是100---72---91---73;正負分比較:赢19分---輸20分---赢18分---輸31分,可見,赢分沒有輸分多呀!真是得不償失。方碩開着“過山車”把首鋼隊的球員都颠簸的七上八下的。
首鋼隊中的“老司機”太多,有“過山車”總監,還有“過山車”顧問
首鋼隊中的“老司機”太多,有“過山車”總監,還有“過山車”顧問
首鋼隊之是以如“過山車”一般的比賽,就是因為老司機方碩把車速加快了,車本來就颠簸,速度再那麼一快,連主教練許利民都“颠簸”起來了。
在首鋼隊中,除了方碩是“老司機”之外,還有很多“老司機”。
球隊隊長翟曉川也是“老司機”。
鋒線球員雷蒙也是“老司機”。
翟曉川除了是“老司機”之外,還是銷售“過山車”的總監。
塔瑞克是“過山車”的銷售顧問,既然是銷售顧問,有時間就問,沒時間就不問,是以,塔瑞克的得分始終變化不大,在夏季聯賽小組賽的四場比賽中,第一場對陣天津隊的比賽,塔瑞克出戰17分鐘,得到3分;
第二場對陣江蘇隊的比賽,塔瑞克出戰21分鐘得到2分;第三場對陣對陣廣州隊的比賽,塔瑞克出戰20分鐘得到10;第四場對陣青島隊的比賽,塔瑞克出戰21分鐘得4分。
像這樣的“過山車”銷售顧問,都有一個特點,因為身份是顧問,是以一般的情況下,得分都比較“穩定”,大部分都在10分以内徘徊。
技術指導李楠躲在陰暗的角落裡靜靜地思考
技術指導李楠躲在陰暗的角落裡靜靜地思考
技術指導李楠看到這些“老司機”開車“太猛”,在陰暗的角落裡也不敢出來了,因為自己的年齡偏大,怕坐上“過山車”下不來。再者說自己也一把老骨頭了,坐在“過山車”上,萬一有個好歹可怎麼辦!
幹脆就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慢慢地“瞅”吧!
技術指導李楠心想:這些“老司機”開着“過山車”每次比賽都這樣可不行呀!前天主教練許利民還在說呢!我們這些“老司機”呀!打比賽都是“貓一場狗一場的”!
技術指導李楠聽到許利民說這話之後,李楠又回憶了半天,于是便想起了一個多月前的軍訓了。
李楠感覺球員這“過山車”一般的打球方式,肯定跟軍訓有關,于是李楠又聯想了幾點:在軍訓的時候,讓球員“手夾撲克牌”!可能球員的手夾撲克牌夾習慣了,以至于拿球都拿不住了,這也難怪打比賽跟坐“過山車”一樣。
李楠心想,撲克牌那麼薄,讓球員“手夾撲克牌”,把手練的都伸不開了,籃球那麼大,撲克牌那麼薄,确實夾撲克牌對球員的投籃影響特别大,球都拿不住了,還怎麼投籃呢!怪不得每場比賽失誤都會那麼多呢。
李楠又仔細一想,我們軍訓的時候,還讓球員把被子疊成“豆腐塊”的形狀,球員每天都是練呀練!結果球員把被子疊成“豆腐塊”練熟了,記在心裡了,留在大腦裡了。
結果上場打比賽,球員看籃筐有時候也都看成是“豆腐塊”了!把圓形的籃筐看成“方形”的了,這也難怪我們的球員投籃命中率低。籃筐本來是“圓形”的!結果看成“方形”的了。籃筐變形,投籃的手勢也變形了,把圓圓的籃球投進“方形”的框裡了,無論怎麼投,籃筐都跟蓋着蓋子一般,總是不往裡面進。
球隊總經理張雲松認為這回可“壞了”
球隊總經理張雲松認為這回可“壞了”
球隊總經理張雲松看到這種情況,心裡确實很着急,張雲松心想:首鋼隊的球員被這兩個軍人出身“教官”練壞了,一個主教練教官,一個技術指導教官都把球員坑壞了。不僅把手練壞了,也把視力練壞了,把籃筐都看成“方形”的了,這可不行!
球隊總經理張雲松又想:上個賽季結束之後,首鋼高層就安排我們“以老帶新”,重用年輕球員,讓年輕球員得到鍛煉。從比賽陣容上來看,青島隊使用的都是年輕球員,而我們呢?還是死用主力老将!這樣的熱身賽意義何在呢?
方碩、雷蒙、張才仁、範子銘等出場時間都接近30分鐘,像年輕球員範依銘、李永瀚、呂天富等出場時間隻是幾分鐘,職闖才出戰12分鐘,這哪裡是鍛煉年輕球員呢?這不是分明在重用老将嗎?
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首鋼隊沒有大的變化,除非把球員都訓練成“老司機”開“過山車”,把球員練的把籃筐由“圓形”看成“方形”的之外,别無他用。一場比賽,在進攻端全是“老司機”的身影,總而言之,首鋼隊還是老樣子,依靠“老司機”,缺少新鮮血液,打得沒有活力,慘敗給青島隊,難道很奇怪嗎?
許利民需要檢討,李楠需要檢討,總經理張雲松需要思考:思考球隊到底應該培養什麼樣的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