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主導格力集團重組的操盤人被查!風投圈的水有點深

“當官就不要發财,發财就不要當官”,這是一句良言,但是總有一些人聽不見去,因而釀成大禍。

前幾天,據“廉潔珠海”微信公衆号消息,珠海市工信局的李叢山因大家熟知的原因,正在接受相關組織的調查。

主導格力集團重組的操盤人被查!風投圈的水有點深

話說曾經的榮耀和蔚來汽車的故事,聽起來就像是兩個現代版的白馬王子和公主的童話,隻不過那白馬王子分别是深圳和合肥的國Z委,他們都在關鍵時刻向榮耀和蔚來汽車伸出了援手。這一舉動不僅讓深圳和合肥名聲大噪,還激發了全國其他地方國Z委的熱情,一個個躍躍欲試,想要在資本市場上大展身手。

在這群活躍的買家當中,珠海國Z委是個特别的存在。他們通過一系列大膽的操作,成為了A股市場上的一匹黑馬。這一切都始于格力電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珠海國Z委通過這筆交易獲得了400億的資金,随後用這些錢在市場上四處出擊,收獲頗豐。

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當時的珠海市國Z委主任李叢山的努力。不過,好景不長,最近李叢山因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在接受調查。這也讓人不禁感歎,有時候權力和金錢确實是個雙刃劍。

主導格力集團重組的操盤人被查!風投圈的水有點深

在李叢山的帶領下,珠海國Z委的投資活動一度風光無限。特别是在與格力電器的合作中,李叢山改善了與格力電器掌門人董明珠的關系,兩人共同參與了許多考察活動,包括多次前往李叢山的老家江西贛州。在那兒,格力電器不僅投資建設了一個大型的智能制造生産基地,而且還涉足了房地産業務,打破了之前不做房地産的承諾。

主導格力集團重組的操盤人被查!風投圈的水有點深

這些動作背後,展現了珠海國Z委和格力電器之間的緊密合作。然而,随着李叢山的被調查,這一切似乎都蒙上了一層陰影。這也提醒我們,無論是在商界還是政界,合規合法永遠是最重要的底線。

話說回來,格力電器在贛州的投資布局,其實是一種典型的産業勾地模式。企業在這裡建設生産基地的同時,還可以獲得當地的住宅用地作為回報。這種模式有助于企業降低土地成本,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然而,随着李叢山的調查,關于珠海國Z委的一些争議也開始浮出水面。有人舉報稱,李叢山與某些商人之間存在不當聯系。面對這些指控,李叢山回應說:“清者自清”。

實際上,格力電器的這場混改,簡直就像一部懸疑劇。珠海國資原本握有的格力電器的三個董事席位,居然沒給接手15%股份的高瓴資本。這就像是你買了個豪華别墅,結果發現客廳的鑰匙在别人手裡一樣。更離譜的是,高瓴還得書面承諾不搞事,不謀求控制權,這簡直像是買了一堆股份,卻隻能當個安靜的觀衆。

格力電器的董事會裡,董明珠的影子無處不在,她的親信們占據要位。而高瓴資本雖然掏了大筆銀子,卻連個實權董事都沒撈到。這操作,讓深交所也是一頭霧水,不停地追問格力電器:“到底誰是老大?”這個故事估計連編劇都寫不出來。

主導格力集團重組的操盤人被查!風投圈的水有點深

話說回來,李叢山在任期間,格力電器的員工持股計劃也順利通過了,格力電器的股價也是以有了些波動。賣掉格力電器15%的股份後,珠海國資拿到了416億現金,然後開始了瘋狂的掃貨之旅,一口氣拿下了多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震驚市場。

據統計,在李叢山任職的兩年時間裡,珠海國資投資了上百個項目,号稱是要“賣掉一個格力電器,培養更多董明珠”。但是幾年過去了,除了賬面上的變化,似乎并沒有看到“更多董明珠”的出現。

而且,珠海國資的業績似乎也并不理想。格力集團在賣掉15%股份後的淨利潤曾一度飙升,但很快就回落了。2020年的淨利潤隻有4.3億,到了2023年也僅有5.8億。同時,珠海的另外兩家核心國企,華發股份和格力地産的日子也不好過。

主導格力集團重組的操盤人被查!風投圈的水有點深

就在李叢山被帶走的那幾天,陽普醫療的董事長也被留置了。這家上市公司也是李叢山離任珠海國Z委前夕,通過格力金投收購實控的。

一頓操作猛如虎,不管為公也好為私也好,浪潮過後總是要水落石出的。

投資界的事沒有那麼好玩的,尤其是國Z委這種的特殊身份就更難玩了。不是說前怕狼後怕虎,而是真的是前有狼後有虎,想要幹幹淨淨出局,談何容易?

各位老鐵,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