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的一聲,伊朗炸了,哈馬斯上司人也身亡了。各方勢力齊刷刷盯上以色列,“全面圍攻”再次更新。
突發!又一起“觸目驚心”的事件發生了。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公共關系部釋出官方聲明稱,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政治領袖伊斯梅爾·哈尼亞及其一名保镖,在出席完伊朗新任總統就職儀式,并傳回其在伊朗的住所時,被以色列空襲身亡。
不得不說,以色列這次是真急了。
(圖解:以色列與哈馬斯遲遲無法達成停火談判)
至于為何急?顯然與目前局勢有關。
數月來,圍繞哈馬斯與以色列之間的談判已經陷入僵局,雙方互相指責是對方在阻撓協定的達成。
比如哈馬斯通過一份聲明表達了不滿,聲稱美國、埃及和卡達等斡旋方與以色列在意大利羅馬談判後,内塔尼亞胡政府卻采取了拖延戰術,通過設定新條件及要求來逃避達成任何實質性協定。
對此,以色列總理辦公室駁斥了哈馬斯的指控,反指哈馬斯在談判中提出了29項修改要求,是哈馬斯本身在阻礙協定的達成。以色列方面還強調,堅持釋放盡可能多的被扣押人員在内的談判條件,還要求繼續控制加沙地帶與埃及交界處的“費城走廊”。
然而,哈馬斯進階成員伊紮特·拉希克否認以方的說法,堅持哈馬斯沒有提出新條件,并強調以色列就如何讓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傳回家園一事,提出“不可能實作”條件,且拒絕從拉法口岸和與埃及接壤的地區撤軍,同時也拒絕釋放長期被扣押的巴勒斯坦人員。
(圖解:巴勒斯坦14個派别抵達北京)
眼看停火協定這條路走不通,哈馬斯便轉頭看向法塔赫。
中新網報道稱,巴勒斯坦14個不同派别彙集一堂,在北京共同簽署了《關于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
這一事件,無疑标志着巴勒斯坦内部朝和解邁出了重要一步。
長期以來,巴勒斯坦的分裂一直是中東地區不穩定的源頭之一。法塔赫作為巴解組織的主導力量,其上司人、現任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雖享有一定的權威,但其影響力仍局限于約旦河西岸地區。
至于加沙地帶則由哈馬斯控制,是以兩大派别之間的沖突與沖突,長期阻礙着巴勒斯坦的統一與發展。
回顧過去,1989年之前加沙地帶支援哈馬斯的人并不多,但1993年法塔赫與以色列和解,簽訂《奧斯陸協定》,這使得不少巴勒斯坦認為,美國雖在協定簽訂上做出努力,但明顯更偏向以色列,尤其是“蠶食”巴勒斯坦領土的行為,絲毫沒有得到限制。
是以,主張繼續與以色列對抗的哈馬斯得到了進一步支援,成為巴勒斯坦第二大組織。
2006年,哈馬斯雖赢得巴勒斯坦大選,卻遭到美國和以色列帶頭反對,最終哈馬斯一氣之下将法塔赫逐出加沙地帶,雙方關系近乎決裂。
事實上,阻礙雙方和解的最大因素,歸根結底是美國與以色列。就是沒想到,如今在中國斡旋下,雙方終于傳來好消息。這顯然是美以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至此,刺殺哈尼亞也成了以色列順理成章的事情。
(圖解:哈馬斯上司人哈尼亞在伊朗遇襲身亡)
然而,以色列此舉,卻将整個事情鬧大了。
首先,以色列暗殺哈馬斯上司人的事件,極可能激怒哈馬斯,進而引發一連串更猛烈的報複。
其次,讓情況更加複雜化的是,以色列此次襲擊發生在伊朗首都。而伊朗是哈馬斯的主要支援者之一。這種行動不僅是對哈馬斯的挑釁,也是對伊朗主權的公然侵犯。
是以,伊朗作為中東地區的重要國家,其如何回應将至關重要。甚至是不排除伊朗可能采取外交抗議、軍事報複的手段。
再者,目前黎以沖突正愈演愈烈,土耳其總統也剛剛發出“最強警告”,威脅以色列自己将随時派兵。
可見,以色列已經處于“四面圍攻”态勢下,被各方勢力齊刷刷盯上,現如今出手炸死哈馬斯重要人物,最終引發的後果,将不可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