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大會
一九四三年秋季反“掃蕩”鬥争的勝利,使晉察冀邊區廣大軍民受到極 大鼓舞,歡慶勝利的鑼鼓聲響徹邊區。在這場鬥争中,邊區湧現出許多英雄 模範人物,他們的光輝事迹集中地表現了邊區軍民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戰 鬥精神。
中共晉察冀分局、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 (即邊區政府)、晉察冀 軍區和晉察冀邊區參議會等黨政軍民上司機關為了表彰英雄業績,總結和推 廣鬥争經驗,決定召開邊區第一屆群英大會。
當時聶榮臻同志已赴延安,由 程子華同志代理晉察冀分局書記、軍區政治委員,肖克同志代理軍區司令員, 是以, 由邊區黨政軍民負責同志組成的群英大會籌備委員會就由程子華、肖 克同志主持,邊區行政委員會 (簡稱邊委會)主任宋劭文、軍區副政治委員 劉瀾濤、軍區政治部代主任朱良才、邊區參議會議長成仿吾等同志組成。
因 為軍區政治部組織部是負責英模工作的業務部門,是以,分工組織部負責群 英大會的具體籌備工作,分工我擔任大會秘書長,全力以赴做好大會的籌備 工作。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三十日,邊區行政委員會頒布了反“掃蕩”戰鬥英雄 獎勵條例,軍區、邊委會聯合發出訓示,要求各分區、專區逐級選拔戰鬥英 雄、勞動英雄和戰鬥模範工作者 (包括擁軍、愛民模範)。各分區、專區立 即結合慶祝勝利開展了宣傳工作和選英模活動。
經過一個多月的慎重選拔和 審定,各地把評選出的英模材料上報到大會籌備委員會研究審批,我們組織 部即會同宣傳部、晉察冀日報社等機關,邀請了一些“秀才”,把英模的典 型材料整理成文,準備會上介紹,并通過報刊進行廣泛的宣傳。
群英大會于一九四四年二月十日至十四日在阜平縣召開,由于冀中、冀 東和平北各個根據地同北嶽區處在分割的狀态,交通不便,是以未參加,隻 有北嶽區的代表參加 (其他區的代表由各區自行開會授獎)。北嶽區共評選 出一百零四名英雄模範,因為有的英模還在醫院養傷養病,實際到會的隻有 七十多人。這些英雄模範有的早已聞名,有的則是在秋季反“掃蕩”中湧現 出來的新典型。
二月十日上午,群英大會開幕,程子華、劉瀾濤、宋劭文、朱良才、成仿吾和邊區抗聯代表郭任之先生等上司同志出席大會。會場大門前是用樹 枝、蘆葦和五彩紙花編紮成的“群英大會”牌坊,影壁上挂着 “勝利在望” 的大幅畫圖,顯得格外莊嚴、隆重。
會場主席台正中挂着毛澤東主席和朱德 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的大幅水彩畫像;兩邊牆上懸挂着兩幅大畫, 一幅 是子弟兵襲擊和炸毀敵人碉堡的戰鬥場面,另一幅是軍民并肩搶收莊稼的豐 收場景,展現了邊區軍民勞武結合、戰鬥生産雙勝利的喜慶心情。
宋劭文主任首先緻開幕詞。他說: “這個群英大會,在邊區史上還是第 一次。開這個會的意義,是為了把全邊區很好地組織起來,打日本、種莊稼。 諸位英雄模範都是在各個戰線上很積極、工作做得好的同志。現在就要各位 把打日本、種莊稼等一切好的辦法講出來,邊區黨政軍民上司機關要向大家 虛心學習。諸位都是優秀的組織者,今天要組織起來,就全靠着諸位的影響 來推動全邊區,使大家向諸位看齊,使一切做得更好。”
接着,地方的三位英模代表開始大會發言,報告事迹,介紹經驗。 “邊 區爆炸英雄”李勇首先發言。李勇原已獲“北嶽區爆炸英雄”稱号,去年秋 季反“掃蕩”戰鬥中,他和他的民兵遊擊小組在三個月中又爆炸地雷六十九 顆,斃傷敵人三百六十四名,炸毀汽車五輛,再創地雷與冷槍狙擊緊密結合殺傷敵人的輝煌戰果和新的經驗。他的戰鬥經驗在全區推廣後,已成為民兵 戰術中的一條重要原則。
李勇在大會上介紹他們遊擊小組的戰鬥經過和經 驗,當他講到他和遊擊小組在五丈灣用地雷伏擊敵人時,群衆都爬到山梁上 看熱鬧,當群衆看到地雷開花,日本鬼子被炸得死的死、傷的傷,叫爹叫娘 醜态百出的狼狽相,竟忘了自己是身處戰火硝煙的戰場,個個高興得手舞足 蹈、拍手叫好的情景,代表們聽得入了神,也跟着爽朗地大笑起來,整個會 場充滿着勝利的喜悅。
“邊區神槍手”李殿冰緊接着發言。他從二十歲起就 學打獵,練就了一手好槍法,在反“掃蕩”戰鬥中,他以“麻雀戰”射殺了 十七個敵人,救護了十四個婦女脫險。北嶽區宣揚了他的事迹,并推廣了他 練習射擊的經驗,每年秋後都開展狩獵生産,借以訓練民兵。李殿冰的勇敢 精神和百發百中的槍法,使代表們深深歎服。
第三個發言的是二等戰鬥英雄 李成山。他是有名的大力士, 一個人能拔掉敵人一根電線杆。抗戰七年來, 他每年都要割掉敵人電線五百斤,破壞敵人的通訊線路。在反“掃蕩”戰鬥 中,他帶領遊擊組埋地雷,先後用八十個地雷,炸毀敵人汽車二十輛,炸傷 十五輛,炸死炸傷敵人一百一十多個,在破壞敵人交通、通訊的戰線上立了 大功。
第二天,專區二等戰鬥英雄杜慶梅,分區二等戰鬥英雄譚寶樓,分區一 等戰鬥英雄安全福, “邊區子弟兵戰鬥英雄”鄧世軍,專區二等爆炸英雄賈 玉,分區二等戰鬥英雄邢樹林,分區二等戰鬥英雄閻福元等七個英模相繼發 言。
二等戰鬥英雄杜慶梅是靈壽縣某村自衛隊長,他帶領的遊擊小組在反“掃蕩”戰鬥 中作戰十次,埋地雷四十五顆,斃傷日、僞軍八十六名。有一次,鬼子挖開 老鄉一個糧窖,馱走了大半窖糧食,杜慶梅聞訊趕到,估計敵人還會再來馱 糧,就在剩下的糧食堆裡埋下地雷,并僞裝好,果然,第二天敵人又來馱糧, 一下被炸死了九個。
“邊區子弟兵戰鬥英雄”鄧世軍是個參加過二萬五千裡 長征并在“百團大戰”中立過戰功的年輕連長,在秋季反“掃蕩”初期,他 們連被包圍在平山甘石溝村,他英勇地帶領全連沖破日、僞軍一千五百多人 的三重包圍,打死打傷敵人三十多名,勝利地突出重圍,而該連隻有一名衛 生員失蹤,别無傷亡。
在反“掃蕩”後期的北嶽溝戰鬥中,日、僞軍兩千多 人向我發動突然襲擊,全團五個連處于敵人合擊圈的火力威脅之下,為了掩 護全團突圍,鄧世軍帶領一連爬過五個山頭,與敵争奪制高點,以白刃格鬥 的神勇奪下制高點,敵人反擊七次均被擊退。
當全團突圍後,他又帶領五個 戰士掩護全連撤出陣地,與敵展開殊死搏鬥,他一個人就投彈四十多枚;手 榴彈打光了,就甩地雷,打得敵人不敢靠近,最後,他趁黑夜帶着五個戰士 和幾個傷員安全轉移,勝利地完成了掩護任務。鄧世軍的發言博得了一陣陣 熱烈的掌聲。
一分區一等戰鬥英雄、某團五連飛行射擊組長安全福在發言中 介紹他們飛行射擊組配合民兵遊擊組開展“麻雀戰”,在三個月反 “掃蕩” 鬥争中,隻有十天沒有打仗,大部分的日日夜夜都在戰鬥,有時襲擊外出“清 剿”的大股敵人,有時襲擊、消滅押運糧食、物資的敵人運輸隊。有一次, 他們六個人牽制住一千五百多個敵人,堅持戰鬥一整天,打亂了敵人對狼牙 山進攻的計劃。
四專區二等爆炸英雄、遊擊組長賈玉大擺“地雷陣”的戰鬥 事迹也很受歡迎。敵人走大路,大路炸;抄小路,小路炸,正如賈玉說的“咱 們的地雷活象挂在狗日的腿腕上了——走到哪裡那裡炸!”
有一天, 一百多個鬼子進了他的村,在村北柏樹墳邊休息,十分鐘後敵人想走,賈玉立即拉 響地雷, 一陣轟鳴,炸死了六個,吓得敵人擡着三個重傷員、丢下死屍倉皇 逃走了。
此外,二等戰鬥英雄、某部班長閻福元在簡籠攻襲戰中大顯身手, 火燒敵樓;二等戰鬥英雄、某部偵察員邢樹林化裝奇襲敵碉堡、懲治漢奸; 二等戰鬥英雄、某部區隊長譚寶樓一次又一次巧設地雷陣炸毀敵人汽車等故 事,使代表們聽得眉飛色舞,都欽佩戰鬥英雄有勇有謀,智勇雙全。當晚, 邊委會、邊議會、邊抗聯聯合宴請到會英模。
第三天在大會發言的有:勞動英雄胡順義、女勞動英雄韓鳳齡、模範的 生産組織者安有成、勞動英雄韓喜才、模範醫生邢竹林、模範看護班長呂俊 傑、模範區幹部齊進、模範村幹部崔錫珠、董春榮;
最後發言的是擁軍模範 戎冠秀。戎冠秀是平山縣上盤松村人,當了六年的婦救會主任, 一向非常愛 護子弟兵八路軍,上司全村婦女做好擁軍工作。當年她已四十多歲,又纏小 腳,仍積極參加救護傷員的工作。
有一次,傷員比較多,轉送傷員的人手不 夠,她便組織全村婦女參加擡擔架,年輕婦女六個人擔一架,她們年紀大的婦女,八個人合擡一架, 及時把傷員轉送後方醫院。在這次反“掃蕩”鬥争中,她一連救護好幾名傷 員。
有一次,遇到緊急情況,她負責照顧的一個傷員急需迅速隐蔽,由于山 洞離地面太高,她就蹲下身來作人梯,讓傷員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爬進山洞隐 蔽,她則站在附近的山崗放哨,保護傷員的安全。
還有一次, 一個重傷員轉 移到她們村時已奄奄一息,她自告奮勇負責看護。那個傷員四天四夜昏迷不 醒,她以慈母般的愛心日夜守護身旁,給傷員灌開水,喂豆漿、豆腐腦,直 至他蘇醒,又侍候傷員吃飯;當時天氣冷,她把自己的被子給傷員蓋,自己 挨凍也無怨言。戎冠秀對子弟兵的偉大母愛,得到全場代表的欽敬,激起了 一陣陣掌聲。
黨政軍民上司機關的負責同志聽了她的發言後深受感動,當場 交換意見,立即決定贈給戎冠秀“北嶽區擁軍模範——子弟兵的母親”的光 榮稱号,并決定第二天晚上開晚會時贈予光榮紅旗以示表彰,号召全區婦女 向她學習。
當年在戰争環境中,上司幹部、上司機關決定問題如此果斷、及 時,因而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這種工作作風實堪今日借鑒。
在“擁軍模範”中還有一位是易縣五回嶺下一個小山莊的貧苦農民崔洛唐。有一次,部隊緊急轉移,把兩名重傷員托付給崔洛唐照顧。在敵人“清 剿”時,他撤下一家老小,把兩名傷員背到山上隐蔽。
後來由于敵情嚴重, 無法存身,他又背着傷員翻山越嶺到遊擊區去隐蔽,自己外出做短工,叫兒 女去讨飯,把掙來的錢、要來的飯救護傷員, 一直堅持到兩名傷員痊愈歸隊。
他的事迹也是十分感人。這次群英會他因病沒有出席,邊區上司同志根據他 的功績,決定贈予他“北嶽區擁軍模範——子弟兵大哥”的光榮稱号。
晚上,晉察冀分局和軍區聯合宴請衆英雄。與昨晚一樣,黨政軍民負責 同志都分在每一個飯桌上作陪,程代政委、宋主任等上司幹部端着酒杯到各 桌敬酒,席間賓主談笑風生,象團聚着的一家人一樣親密。飯罷,分局、軍 區上司幹部還各自找一兩個英雄交談,借此了解情況,交流感情。
在群英大會之前兩天——二月八日,正是農曆元宵節,邊區就召開了有 八千多群衆參加的邊區各界人民“慶祝邊區參議會成立一周年、邊區政府成 立六周年、擁政愛民擁軍優屬暨戰鬥英雄給獎大會”。
到場群衆列隊夾道歡 迎前來參加群英大會的英雄代表。在這個大會的授獎儀式上,
部隊戰鬥英雄二十三名(其中一等戰鬥英雄九名,二等戰鬥英雄五名,三等戰鬥英雄九名);
地方戰鬥英雄九名 (其中一等戰鬥英雄一名,二等戰鬥英雄六名,三等戰鬥 英雄二名),戰鬥英雄共三十二名,都頒發了一枚特制的銀質獎章;
其餘戰 鬥模範工作者都頒發了獎狀。
此外,還有大批的實物獎品:著名的民兵戰鬥 英雄李勇、李殿冰等獎給了蔔克槍 (或步槍)、子彈和騾子 (或耕牛);著 名的勞動英雄胡順義、韓鳳齡等獎給耕牛 (或騾子、毛驢)和镢頭、鐵銑、 鎬頭等農具。
其餘的戰鬥英雄、勞動英雄和戰鬥模範工作者則酌情從步槍、 子彈和騾子、耕牛、毛驢以及镢頭、鐵銑、鎬頭等獎品中挑選兩項或一項給 予獎勵。
此外,各等英模均發給價值在二百元至一千元(邊币)的生活用品。 部隊戰鬥英雄除著名戰鬥英雄鄧世軍、楊世明(一分區某區隊政治處主任, 因傷未出席)、鄭洪年(陸軍中學副連長,因傷未出席)各發獎金五千元外, 其餘各等戰鬥英雄則酌情獎給價值在六百元至一千元的實物。
擁軍模範戎冠 秀獎勵騾子一頭,鎬銑各一件,還有價值二百元的實物。因為二月八日有部 分英模趕不及參加大會,是以,二月十二日晚間利用“火線劇團”演出《嶽 飛之死》平劇慰問英模、附近各村數千群衆都來看戲的時機,舉行補授獎品 的儀式,以擴大影響,進一步造成當英雄光榮,向英雄學習的宣傳聲勢。
大會第四天上午,繼續由一專區武裝鬥争模範郝五良、四專區模範工作 者邵子南和二分區戰鬥模範、偵察排副排長田雨功發言。田雨功生動地講述 了開辟新地區的工作經驗。由于他認真執行了黨的政策,關心敵占區人民的 利益,把敵占區的群衆逐漸秘密組織起來,開展對敵鬥争,緻使那一帶的 奸、僞軍驚慌地說: “決定咱們生死的不是八路軍,是老百姓;誰敢坑害老 百姓,被八路軍捉去,就一定活不了。”代表們聽了這種情景,都開心地笑 了。
下午,大會進行“臨時動議”,即自由發言。開始時還是一般性的表态, 要好好貫徹大會精神,保持和發揚榮譽。會議發言越來越熱烈,最後開展起 革命競賽,挑戰應戰,熱火朝天。
女勞動英雄韓鳳齡提出要向戎冠秀學習, 用獎給她的耕牛幫 “抗屬” (即抗日軍人家屬的簡稱)和孤兒寡婦、喪失勞 力的人家種地,并向老勞動英雄胡順義挑戰。
戎冠秀、李殿冰提出向胡順義、 韓鳳齡看齊,搞好生産。安有成則提出自己的生産計劃,号召大家向他挑戰, 要組織全村勞動力百分之八十參加變工隊,鞏固一個村合作社,全村還要增 産三十大石糧食,保證抗屬不受困難,使戰士不想家。
最後,大會通過了給 毛主席和朱總司令、彭副總司令的緻敬電,報告邊區軍民戰鬥、生産情況, 保證要頑強戰鬥,展開大生産運動,繼續發揚成績。同時,大會還通過一封 給在反“掃蕩”戰鬥中負傷得病的軍民的慰問信,對他們表示慰問。
晚上,舉行了莊嚴、隆重的授旗典禮。軍區副政委劉瀾濤同志代表邊區 黨政軍民宣布贈給戎冠秀以“北嶽區擁軍模範——子弟兵的母親”的光榮稱 号,扼要地向到會數千軍民介紹了戎冠秀的事迹,并親自授予她一面大紅的 光榮旗。
這面光榮旗是我們大會秘書處集中了好多個同志的智慧和心血在一 天内突擊制作出來的。它用大紅布作底,紅旗的正中上端剪貼了戎冠秀半身 側面剪影畫相:她頭上挽着發髻,脖子上圍着白毛巾,顯示了子弟兵母親慈 祥、善良的性格和剛強、無畏的英雄風采,在頭像底下橫寫着“子弟兵的母 親”六個大字,這是我用毛筆書寫,由劇社幾個女同志用黃布剪貼而成的。
這種獎旗設計,在當時還算别出心裁,使光榮旗生輝不少。戎冠秀在熱烈的 軍樂聲中登台接旗,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雷鳴般的掌聲,把授旗典禮推向了高潮。接着,晚會開始,演 出了多幕話劇《子弟兵和老百姓》。這次授旗典禮對全邊區的擁軍優屬工作 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二十四日,大會的最後一天,首先由程子華代政委講話。他列舉了到會 一些英模的經曆和事迹,并把舊社會與目前新民主主義社會作了一個鮮明的 對比,說明舊社會是決不可能産生這樣一些英雄的,隻有在共産黨上司下, 在新民主主義社會中才能産生這樣的英雄。
同時,他指出過去在發現與表揚 英雄模範上面做得還很不夠, 一些從業人員不知道用此可以推動工作,不會 很好運用”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這種群衆路線的工作方法。
最後他告 勉大家要求進步,不要自滿,要緊緊依靠群衆,不然就要垮台。他指出,英 雄是發展的, 一九四三年秋季三個月反“掃蕩”時的李勇,就比五月時的李 勇大大前進了一步;而秋季反“掃蕩”中湧現的許多爆炸英雄的成績,也都 超過了五月時的李勇,這就告訴我們,要保持自己的英雄稱号,不進步就不 行。
同時,戰鬥英雄還應加上一個頭銜,做勞動英雄。而上司機關要注意培 養、鞏固、提高這些英雄模範的推動工作,并以此為無上光榮的工作。
接着, 邊區宋劭文主任講話。他着重提出大家回去要影響别人,推動大家,每人都 這樣做,就可以很快地組織起來,完成今後的戰鬥和生産任務。抗聯代表郭 任之先生最後講話,他勉勵大家不僅要自己英雄,還應當幫助别人成英雄, 大家展開熱烈的革命競賽。
接着,大會宣讀通過了“邊區戰鬥英雄戰鬥模範大會告邊區軍民的宣言 通電”,向邊區軍民報告大會情況,并發出“打更多的勝仗,殺傷更多的敵 人,繳獲更多的武器,更好地保衛抗日民主根據地”以及“組織起來,搞好 生産,大家争當戰鬥英雄、勞動英雄”的倡議。
最後,由宋劭文主任宣布邊 區黨政軍民的幾個決定:
一、贈予李勇同志以 “晉察冀邊區子弟兵爆炸英雄” 的稱号,贈予李殿冰同志以“晉察冀邊區神槍手”的稱号 (其餘戰鬥英雄均 為各專區的英雄);
二、贈予鄧世軍同志以 “晉察冀邊區子弟兵戰鬥英雄” 的稱号 (其餘均為各該分區的戰鬥英雄);
三、贈予戎冠秀同志以 “北嶽區 擁軍模範——子弟兵的母親”的稱号,贈予崔洛唐同志以“北嶽區擁軍模範 ——子弟兵大哥”的稱号;
四、提議将賈玉同志評為專區戰鬥英雄,交專區 評定贈予;
五、在一九四三年戰鬥中光榮犧牲的戰鬥英雄和戰鬥模範工作者, 由軍區、邊區行政委員會分别調查、審定,部隊方面的決予晉級、撫恤、表 揚,并追贈稱号;地方的立碑、宣傳表揚、撫恤、追贈稱号。
五天的群英大 會至此在激昂的口号聲中勝利閉幕。
大會結束後,邊區黨政軍民上司機關和駐地部隊、民兵、群衆熱烈歡送 英模代表傳回戰鬥崗位。歡送的人群排列長隊,夾道敲鑼打鼓、呼口号送行; 軍區、邊區的首長親自扶着多披大紅花的著名英雄騎上大馬或獎給的騾子、 毛驢。
當我牽着獎給戎冠秀的栗色大騾子,軍區政治部代主任朱良才同志親 自扶着戎冠秀騎上騾背,然後我牽着騾子緩緩從人群中穿過,送她上路時,戎冠秀激動得熱淚盈眶,連聲說: “感謝共 産黨,感謝毛主席,感謝邊區首長!”
這種“牽馬随镫”的大禮,表達了全 區子弟兵對于子弟兵的母親無比崇敬和感激的心情;這種共産黨的進階幹部 為群衆“牽馬随镫”的行動确是史無前例的,是以,在整個邊區一時傳為佳 話,流傳至今,幾十年來人們不忘這個激動人心的場景。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邊區群英大會後,各分區、專區又相繼召開本地區的群英大會。邊區上司機關為了使英雄們的先進事迹變成千百萬人民 的行動,在邊區掀起了一個向英雄模範學習的群衆運動。
邊區軍民從英雄模 範的光輝事迹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極大的鼓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大大 發揚。這一運動一經開展,就産生了巨大的物質力量,把軍民團結和對敵鬥 争、大生産運動又推向一個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