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少朋友對我說,“趁着年輕,還沒有抱孫子看孩子,現在能走出去,多出去逛逛!要不将來再想出去就沒有時間了!”
我也是這麼想的,兒子結婚兩年多了,要孩子是早晚的事情。
前些日子,有個愛心同學組織同學報旅遊團,去呼倫貝爾大草原五日遊。她負責費用,将近三十人參加。這裡面有幾個同學已經遊過了,隻是珍惜這次同學相聚的機會,又參加了。
到了内蒙古地界,旅遊大巴來了一位當地導遊。她三十多歲,大學畢業,熱情大方,多才多藝,能歌善舞,五天時間她陪了三天多。她給我講解當地曆史風土人情,使我們了解了這片神奇的大草原。後來我們知道了她是滿族人,來自于一個貧困地區。我和她還加了微信。
閑暇之餘,她給我們品嘗了牛肉幹,悶倒驢,奶片,銀器……好幾個樣東西。
大家都說要買點,導遊這麼優秀,我們也不好意思不買。有個喜歡出頭的好砍價同學,說再優惠點,多能買點。最後同學們的行囊,開始帶來的吃的東西旅途消耗掉了,返程被取代的一大堆特産。
也許,大家都心知肚明,五天呼倫貝爾大草原五日遊,來回至少上千公裡,連吃帶住才1199元,沒有啥自費項目。我還納悶,旅遊靠啥掙錢呢?一個導遊陪你三天,你都不好意思!
每次去景點,導遊沒有向推薦我們什麼東西。除了在一處原始蒙古部落觀看銀器制作之外,她也隻是說這地方銀器不錯,得到國家扶持。銀器能保鮮,消除有害物質,女同學注意養生,不少人又買了銀器。
在景區附近,我看到有賣特産的攤點,但是攤點前沒有幾個人。有打聽價格的,但是買的人不多。因為我們已經買了導遊不少東西。不到是我們,即使是散客自駕遊的,多長時間也沒有人上前打聽一下。我感覺,可能是特産,現在哪裡能買不到?隻要是有錢,何須大老遠的背着拿回家?遊客買,也隻是象征性的買點。
景區的特産,尤其是現在,物流特别發達,在家也能買到!
我從大草原回來後,又和妻子去了延吉探親訪友,又去哈爾濱太陽島,又去了查幹湖。有人閑侃,問我妻子是不是瘋了[呲牙],妻子說延吉兩日遊每人278元,哈爾濱太陽島78元,查幹湖78元,都沒有下飯店錢多!
每到一處,我要買點東西,妻子嫌拎着沉!米酒,木耳,蘑菇,哈爾濱紅腸,咱家大超市有的是!妻子說,特産也沒有看到稀奇古怪的東西!我隻好作罷。
在一處景區門口休息,天氣濕熱,我看見雪糕礦泉水賣得火熱!但是價格不貴,雪糕一進制一塊,冰鎮礦泉水兩元。和老闆閑聊,她說沒有多少人,賣不多少東西!靠買雪糕飲料掙不多少錢,就是維持生存。
我擡頭遠處望去,幾處房子寫着“出兌”字樣。
難道景區的特産也賣不動了嗎?
你買景區的特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