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疫一線的“最美逆行者”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新華社哈爾濱10月3日電,用消毒劑洗手,準備試劑管,用棉簽采集咽拭子,将棉簽放入試劑管中......2日早,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護士劉琳來到哈爾濱市峇峇縣興隆鎮的恒隆花園,為居民做核酸檢測。她每天必須重複這些動作六七百次。

抗疫一線的“最美逆行者”

黑龍江省中醫索福克勒斯醫院的一名醫護人員(右)在峇峇縣興隆鄉流動核酸檢測場對居民進行核酸檢測(照片拍攝于9月25日)。新華社記者 王建偉

"我被告知我在9月21日的中秋節上支援巴彥。作為黨員,我第一次報名,當晚就到了峇崫縣興隆鎮。"劉琳說。興隆鎮是黑龍江省此次疫情的"風暴眼",截至10月2日24時,全省現有本地确診病例83例,主要來自這裡。

"在戰争的前線,黨員們沖到了前線。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扶持巴彥隊組長劉佳說,在醫院核酸檢測隊中,"最危險的任務黨員先走,最髒最累的上班族做,我們每天都把這句話付諸行動。

爆發就是指令!中秋團圓之夜,像劉琳、劉佳一樣,廣大黨員幹部,留下了"最美逆"的身影,讓亮麗的黨旗在戰争"疫情"前線飄揚。

9月22日下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感染管理部主任盧群從千裡之外趕到哈爾濱抗擊疫情。丈夫和她在同一家醫院工作,為了盡快趕到哈爾濱,她沒有時間親自和丈夫說再見。

陸群是醫院感防控專家,她說:"抗擊新冠肺炎的爆發,就是要與時間賽跑,作為30歲以上的黨員,我們必須在最需要的地方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

國慶節放假時,土地組仍穿梭在定點醫院,用腳測量風險區域。"確定醫療保健提供者的零感染是我們的目标和底線。盧群總結說,"高、中高風險地區所有人員不去定點醫院工作""全部接受感官控制教育訓練考核合格再就業"等"八全",供定點醫院管理人員參考執行。

抗疫一線的“最美逆行者”

峇峇縣警察局交通管理大隊交警王延鵬在哈爾濱市峇縣内外防疫卡口岸巡檢過往車輛(9月27日拍攝)。新華社記者 謝建飛

"我注冊!""我在打仗!""我想走在前面,并肩作戰,逆風而上!"峇縣大批機關黨員主動登記,下沉到社群、村值班000人,落實防控責任,築起"防火牆",堵住疫情。

"好的。馬上!"這是峇彥縣巒峽鄉盛隆國際社群值班的黨幹部劉建國接聽電話後說的。幾天來,在組織全面核酸檢測的同時,他還負責滿足社群居民的日常需求。

從武漢到巴彥,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基層黨組織拔地而出,位居榜首,成為人民的"主骨",守護着千家萬戶的健康。"我們要守衛社群衛生防疫的'第一道防線'。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劉建國略顯疲憊但仍然精力充沛的臉上。他臉上的面具無法掩飾他嘶啞的聲音。

"您好,進入社群請配合掃碼、測溫。在黑龍江省韶華市北林區電氣新村區入口處的防疫卡點,一個戴着"防疫防控"紅色臂章的年輕身影總是在跑來跑去。

這個女孩叫張月,"95後"黨員。最近幾天,韶華市出現了與巴彥疫情相關的确診病例,張越已被指令移動并監視社群。"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作為一名年輕的黨員,凡是他最需要的地方,何去何從。"張越說。

目前,責任是山。在戰場上沒有硝煙的情況下,一位著名的共産黨員挺身而出,一座一座戰鬥堡壘屹立不倒。

12小時内,集結完成,2038名黨員幹部沉沒......近日,黑龍江省直屬機關和行業委員會迅速組織黨員幹部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他們積極響應,沉沒了哈爾濱市南港區、土裡區和道園區五個城市地區的515個社群。國慶節放假時,他們堅守疫情防控一線,才得以盡快恢複城市的繁榮。

抗疫一線的“最美逆行者”

超市勞工周光梅在哈爾濱市峇彥縣一家大型超市接到居民的線上訂單(照片拍攝于9月27日)。新華社記者 謝建飛

平凡看真話,大事前看角色。在哈爾濱街道的盡頭,一群身穿紅色志願者馬夾的從業人員形成了"紅色暖流"。疫情最鮮豔的紅色溫暖了冰城,繼續凝聚着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記者:陳聰、王健、徐凱新、黃騰、楊偉、侯明)

資料來源:Xinhu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