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血脂患者降脂别急,研究:血脂降得太低,或增加腦出血和癡呆風險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中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為了友善大家閱讀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李阿姨是一名擁有五年高血脂病齡的患者,正值暑期假期,李阿姨一家就生起了旅遊避暑的念頭,而出去玩正所謂“吃喝玩樂”,這一吃喝李阿姨就感覺自己這血脂控制起來有些吃力了!

為了防止血脂升高,李阿姨私自增加了降脂藥的攝入量。

剛開始李阿姨并沒有感覺到什麼異常,但是這樣吃幾天,一天午飯後李阿姨在起身到時候突然感覺到一陣眩暈襲來,緊接着在原位置上坐了很久才緩過神來。

高血脂患者降脂别急,研究:血脂降得太低,或增加腦出血和癡呆風險

經此變故李阿姨也意識到自己的血脂肯定是出了問題,于是急忙來到醫院進行檢查,但是讓李阿姨感覺奇怪的是檢查結果顯示李阿姨的血脂水準不僅不高,反而比平時還要更低一些。

面對這個結果李阿姨以為單純是自己坐久了才導緻眩暈,可是醫生卻告訴李阿姨并不是,醫生表示之是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李阿姨的血脂水準在短時間内出現了大幅度降低,同時血脂水準太低,這種情況實際上很危險,有時候甚至會引起腦出血的出現!

高血脂患者降脂别太急,身體可能承受不住!

看到上面李阿姨的情況大家可能會覺得有些疑惑,這怎麼血脂降低了還成了壞事呢?

親愛的讀者,為了科普更多對大家有益的内容,作者每天辛苦寫稿,創作不易,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秒廣告,觀看即可免費閱讀全文。我知道這可能會稍有打擾,但它确實能讓我獲得堅定繼續寫下去的動力。您的了解是我最大的動力!我會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内容!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要分開解答,因為李阿姨在上文中出現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血脂在短時間内下降的幅度太大,另一個則是李阿姨最後的血脂降的太低了。

高血脂患者降脂别急,研究:血脂降得太低,或增加腦出血和癡呆風險

首先來說血脂降低幅度的問題,這一點大家相對好了解一點,對于患者來說血脂調控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長期穩定控制,血脂在短時間内迅速降低太大幅度肯定會對機體造成不良影響。

如果這樣不好了解的話,大家可以試試這樣想:身體已經适應了一個血脂水準,維持在這一數值前後,身體各個機能都能正常運轉;但是,現在血脂突然降的很低,體内的多個系統可能都亂套了!

脂質在血液中本身也是一種營養物質,雖然在正常情況下功能不高,但是像甘油三酯、甘油酸等物質在腦補供血和功能中也是承擔有一定功能的,短時間降低幅度太大會造成腦供血和功能缺乏,此時患者容易出現頭暈等情況。

此外長期看來血脂經常出現這樣大幅度的變化,還不利于調節血脂的激素和遞質分泌,而脂質本身在大腦中是承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是以這種變化就容易引起腦組織正常功能的障礙。

高血脂患者降脂别急,研究:血脂降得太低,或增加腦出血和癡呆風險

這就是所謂的任何事都怕“矯枉過正”!

大家要記得:血脂雖然是我們人體内造成血液黏度升高、血栓形成的罪魁禍首,但同時很多類型的脂質對血管穩定有着一定益處。

比如很多人都聽過脂蛋白中有着一對正好對立的脂蛋白兄弟——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就是“正義”的一方,比如:高密度脂蛋白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并且可以幫助我們修複血管破損。

而“壞人”低密度脂蛋白,正是我們服用降脂藥用來降低血脂其中最關鍵的目标之一!不過,大陸醫療研究人員曾發現,低密度脂白降的太低其實也不是什麼好事。

阜外醫院研究:血脂降得太低,或可增加腦出血和癡呆風險

這是來自大陸阜外醫院專家團隊發表的一項孟德爾化随機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實驗人員詳細研究了來自英國生物庫的35.3萬名英國患者,以及來自中國China-PAR項目的4.1萬名中國患者。

高血脂患者降脂别急,研究:血脂降得太低,或增加腦出血和癡呆風險

同時實驗人員将這些志願者資訊進行了孟德爾随機化研究,并将他們的低密度脂蛋白水準和出血性腦卒中、冠心病等疾病風險相關聯起來。

在冠心病等堵塞性血管疾病上,低密度脂蛋白表現出和我們認知一樣的危害性,根據大陸2023年新釋出的《中國血脂管理指南》中規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準應該低于1.8mmol/L,而在本次研究中也指出,在這個基礎名額的基礎上,低密度脂蛋白每升高1mmol/L,中國冠心病的風險就會線性增高106%。

這與我們傳統的認知是相符合的,但是接下來在腦出血風險的測定上卻表現出了截然相反的結果!

與梗塞性心血管疾病風險不同,腦出血的風險随着低密度脂蛋白每升高1mmol/L,其風險度降低了28%,同時患癡呆等老年意識障礙性疾病的風險也降低了25%!

高血脂患者降脂别急,研究:血脂降得太低,或增加腦出血和癡呆風險

其實脂質不能降的太低這個說法并不是近些年才提出來的,“壞”脂肪降的太低會引來其他疾病的研究在此之前就有,比如此前在《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質中就曾經發表過一篇關于“壞”膽固醇含量和癌症風險之間關聯的研究。

而在研究中就明确指出,當所謂的“壞”膽固醇總體含量低于2.8mmol/L時,會增加我們人體腹膜、泌尿道、血液系統以及消化道的癌症風險,而當其含量高于3.5mmol/L時,又會反過來增加乳腺、皮膚和骨骼等部位的癌症風險。

高血脂患者降脂别急,研究:血脂降得太低,或增加腦出血和癡呆風險

是以從這些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對于高血脂患者來說,控制血脂水準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不能憑借一時興起就随意加大藥量,否則過低的血脂反而會讓自己陷入其他危險之中。

高血脂患者如何治療?《中國血脂管理指南》全方位告訴你

很多高血脂患者看完上面的叙述,肯定心想,這高血脂調控這麼嚴格,稍微一不小心就會增加其他疾病的風險,那麼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接受治療才最好呢?

面對這個問題其實不難解決,對于我們平時生活中的高血脂療養方案,我們是有一個金标準的,那就是《中國血脂管理指南》,下面我們就來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其中和我們息息相關的一些資訊。

指南中涉及的方面非常廣,其中需要我們患者了解和學習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我們在血脂管理的過程中,究竟那些名額是我們需要格外上心的,畢竟血脂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很多患者在拿到檢測檢測結果後都分不清自己的血脂控制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此時下面這張圖就能很好的幫助大家了。

高血脂患者降脂别急,研究:血脂降得太低,或增加腦出血和癡呆風險

這張圖也就是我們上文所說的低密度脂蛋白,這是輔助患者控制血脂最關鍵的資訊之一,高血脂患者可以根據上面的參考值來判斷自己血脂控制的到底好不好。

那麼此時可能會有朋友問了,知道了血脂正常不正常我們應該怎麼防控的?

我需不需要吃藥呢?

這同樣是多數高血脂患者擔心的問題,很多患者覺得自己明明血脂異常但是醫生卻告訴自己隻需要飲食調控,而有些患者則是在衆多降脂藥中眼花缭亂。

尤其是近些年來各種新型降脂藥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很多患者覺得新藥就是好藥而對醫生給自己開出的“老”藥物不了解,這一點在《指南》中同樣給了我們建議。

高血脂患者降脂别急,研究:血脂降得太低,或增加腦出血和癡呆風險

指南将患者分為不同的登記!

當然,這一點并不要求大家能看懂,有個了解就好了,針對不同的情況,我們确實有不同的治療方案能對應,大家聽從醫生的交代就好!

當然對于高血脂患者來說,并發症的防治同樣也是血脂管理中重要的一環,畢竟很多高血脂患者年齡都比較大,常常還伴随有很多其他類型的慢性病,面對這一點指南中同樣給出了建議。

比如對于糖尿病患者指南中做出了詳細的講解,并提醒患者哪些名額應該格外注意,同時推薦患者将LDL-C和非HDL-C同時作為降脂目标。

對于其他疾病像動脈粥樣硬化以及高齡老人的血脂調控在指南中也都給出了詳細名額。

高血脂患者降脂别急,研究:血脂降得太低,或增加腦出血和癡呆風險

最後指南還指出,血脂的調控是一個長期慢性甚至是終身的過程,是以在這個過程中按時複查體檢是非常有必要的。

指南中說明對于單純采取飲食控制血脂的患者,在飲食控制3-6個月後需要進行相關名額的檢測,如果檢測結果達标則可以繼續采取不吃藥的形式控制血脂。

如果血脂顯示異常則需要患者介入藥物治療,同時即便是達标的患者後續也同樣要每六個月至一年的時間之間及時體檢,以免血脂異常升高而患者無法及時發現。

對于藥物管理的患者來說,體檢就更有必要的,對于剛開始服藥的患者來說,在服藥後的4-6周内需要及時檢查相關名額,比如血脂、肝酶和肌酸激酶等,随着服藥時間的延長,複查的時間也可以相對延長逐漸為三個月、半年乃至一年體檢一次。

高血脂患者降脂别急,研究:血脂降得太低,或增加腦出血和癡呆風險

總結:

血脂異常的患者,控制血脂一定要多留意!

血脂高了不好,血脂太低了同樣不好。正如大陸學者曾發現的一個研究結果:血脂降得太低,或增加腦出血和癡呆風險!

針對如何控制血脂水準,大家一定不要私自決定哦,服藥以及改變生活方式等都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當然,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也可以看看《中國血脂管理指南》;多多了解相關内容,進而在控制血脂的道路上更加穩妥健康。

參考文獻:

【1】宋豔華.《淺析檢查血脂的意義及血脂低的危害》.2010.12.15.

【2】汪芳.《為什麼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要降得再“低一點”》.2022.10.05.

【3】金慰鄂.《血脂防治四問四答》.2017.12.15.

#長文創作激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