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萬千,生僻字、形近字、多音字、易錯字也不少。有些字詞,稍不注意,就容易念錯。比如鬯匕、熟谙、桑柘、八佾、嫘祖、恫吓、滂沱、頭孢克肟等。今天我們再看一個詞“櫃柳”,“櫃”的字形演變過程是什麼,櫃柳具體指什麼,櫃柳的“櫃”不念guì,到底該怎麼讀呢,“櫃格之松”又是什麼意思。在這裡,我們做個簡單的了解下。
一、“櫃”的字形演變
“櫃”由“木”和“巨”兩字組成。左邊“木”的演變簡單,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類似一顆樹木,小篆時線條化,後來簡化後,就成了楷體“木”字。作部首時,“木”基本不變,字型偏窄而已。“巨”字是“矩”的初文,是以在金文中,字形類似一個人形手裡拿着右的一把尺子。小篆字型時,人形消失,右邊尺子形線條化,類似一個中間右邊加半圓的“工”字。後來隸書時,隸化後變為“矩和“巨”字。“櫃”從木從巨,表示與樹木、木料有關,“巨”形似裝東西的“櫃子”,本義就是收藏東西的家具。
二、櫃柳、櫃格之松,怎麼解釋?
①櫃柳是胡桃科楓楊屬的一種植物,又叫麻柳、馬尿騷、蜈蚣柳、楓楊樹。櫃柳屬于大喬木植物,樹枝呈暗褐色,葉子呈長橢圓形,而且左右對稱。櫃柳小枝上滿是對稱分布的綠葉,一般都是一長串,形态好看,适合觀賞。
②櫃格之松,是一種樹木名,最早出自《山海經》,原文上寫道:“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樹,名曰櫃格之松。”櫃格之松,在神話傳說中,與扶桑之樹,相對應。扶桑在東方處于日出之樹,那麼櫃格之松,它在西方就屬于日入之樹。
三、“櫃”字在古詩詞中的運用
題文集櫃
[唐]白居易
破柏作書櫃,櫃牢柏複堅。收貯誰家集,題雲白樂天。
我生業文字,自幼及老年。前後七十卷,小大三千篇。
誠知終散失,未忍遽棄捐。自開自鎖閉,置在書帷前。
身是鄧伯道,世無王仲宣。隻應分付女,留與外孫傳。
全詩大意:用破爛的柏樹做成書櫃,書櫃牢固,柏木又重新加強。柏櫃裡裝着自家的書籍,櫃外門上寫着“白樂天”三個大字。我的一生鐘情于文字,從小到老,都是如此。一生前後寫了七十卷,文章大大小小有三千篇。我确實知道最終可能要丢失,不忍心于是放棄了抛棄。打開書櫃,把這些文章放進去,然後鎖住,把書櫃放在書齋面前。我和鄧攸一樣(沒有兒子),世間再也沒有王粲(字仲宣)那樣的保管人才,隻好吩咐女兒,把這些書籍留給外孫,加以流傳。
本詩作者白居易,字樂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著有《白氏長慶集》。這是一首題物詩,該詩描寫了作者為了收藏書籍,找人打造了柏木櫃,然後把自己一首所寫的文章書籍放置于内,準備傳承給外孫。全詩表達了詩人對文字的喜愛,同時不忍心著作散逸,置櫃留存。贊美的柏樹書櫃的牢固堅硬的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文學的熱愛之情。
四、“櫃柳”該怎麼讀?
正确讀音:jǔ liǔ
同音字:舉 柳
部首:木
結構:左右結構
五、結語
日常樹木萬千,皆可做櫃,然松柏最佳,櫃柳最次。櫃之牢固,全靠木材質地以及匠人制作工藝。櫃能鎖物,鎖人,裝物裝書,然承載不了思想、靈魂。文字有了思想,才會散發出光,李白、杜甫、白居易如是,千百年後,依舊被人記住。有道是:身是現世人,願做曆史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