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杜娟:科技可以開辟自然保護現代化創新之路

作者:王琦 78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軍從北京報道說,"技術不是天生的對手,而應該是自然共生的一部分。華為将繼續在節能減排、碳減排、可再生能源利用、循環經濟和利用技術保護自然四個方向上投入。華為TECH4ALL數字包容性項目總監杜偉在"多樣性未來:企業發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論壇"上表示。

10月14日,由《21世紀經濟報告》和21世紀經濟研究所共同主辦、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協辦、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協辦的"多元化未來論壇:企業發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保護企業如何做出貢獻。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建設一個經濟與環境共同作用的全球家園,需要各方,特别是企業的聯合行動,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這也與COP15的主題密切相關。

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ICT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供應商,高度重視環境保護。杜先生指出,華為的理念是讓技術與自然共生。技術不是天生的對手,而應該是自然共生的一部分。

基于這一理念,華為将繼續加大在節能減排、碳減排、可再生能源利用、循環經濟、利用技術保護自然等領域的投入。

杜說,科技可以開辟現代自然保護創新之路。

例如,她列舉了自然保護領域一些傳統保護措施所面臨的挑戰。例如,在廣闊的田野裡,"行走巡邏,咆哮溝通,手抓資訊,圈套識别"。可以實作數字化更新,使保護措施更具針對性,提高保護管理效率。

"例如,我們為護林員配備了用于實時通信鍊路的數字終端,以及wild-paul紅外捕獲錄影機,用于每天7×24小時自動采集和捕獲資料。

除了上述ICT基礎設施、智能終端在自然保護領域的數字化更新外,杜偉還提出,華為還探索了端管雲技術創新解決方案,實作巡檢數字化、實時通信化、采集自動化、智能識别化。

據其介紹,末端,華為通過聲音采集和視訊采集兩種方式進行資料采集,将采集到的資料上雲,利用華為雲等産品進行存儲計算,然後利用華為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分析模型。

她引用了華為與一個非政府組織在遏制非法砍伐森林和偷獵方面的合作。

在許多國家,森林砍伐情況嚴重,華為與NGO合作,開發了以華為手機裝置為中心的太陽能雨林監聽系統,該系統遍布熱帶雨林,可以在高溫、潮濕、大雨等極端環境下保持良好的待機條件,進而監聽森林中密集而複雜的聲音,并将資料實時傳輸到雲端配備人工裝置的伺服器。 情報系統。一旦監控系統檢測到噪音,例如電鋸或卡車,這将是第一次将特定的伐木位置推送給當地的護林員,以幫助他們快速進行搜尋。

"我們希望利用技術來保護自然,保護生物,并繼續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投資。杜先生說。

詳情請下載下傳21金融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