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牛區文體旅局将一張電影片單遞到了群衆手中。這場“社群電影大看台•暑期大放送”活動面向全體市民,預計将開展30場次公益電影放映,隻要群衆在片單中勾選喜歡的電影,就有機會在8月底之前獲得免費的觀影機會。金牛區文體旅局還推出了“劇•金牛”惠民品牌,由政府買單主城區範圍内的各類精品劇目、音樂會等高水準演藝活動門票,群衆可在“金牛文體旅”官方公衆号查詢演出資訊,并在搶到觀演票之後免費觀演。據悉,這100張“惠民票”已于6月13日發放至市民手中。此外,覆寫不同年齡段的交響樂團、劇團、舞團以及各式文化活動,都在金牛區輪番登場,文化與藝術滲透進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化惠民建設亮點紛呈
金牛區近年來深入實施文化惠民政策,力争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提升市民文化生活品質。據了解,金牛區廣泛分布的文化場館形成了全面多元的惠民網絡。“目前,金牛區的105個文化活動場館已全面覆寫90個社群13個街道,有成都市藝術劇院、成都市平劇研究院、成都市圖書館以及四川省文化館等大型文藝載體;有區級圖書館和文化館等大衆展示平台,有街道社群文化中心與居民緊密相接。”金牛區文體旅局公共文化科科長莊新說。
随着成都露天音樂公園與天府藝術圖書館的建設,成都市交響樂團與成都市美術館也來到了金牛區。其中,“交響金牛”是金牛區頗具亮點的文化惠民品牌活動,已經持續舉辦了19年。據成都露天音樂公園營運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廖力介紹,成都交響樂團于2023年末正式入駐成都露天音樂公園内的“金海螺音樂廳”,成了四川省内第一支廳團合一、職勞工數百餘人的大型職業交響樂團。“入駐半年以來,該廳舉辦超過50餘場各類大型交響樂演出,總計超過3.5萬人次的觀演,票房及場租營收已超百萬元。”由此,“交響金牛”的老牌文化活動煥發“新顔”,并成為金牛區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實作了音樂美育。
音樂之外,金牛區文體旅局與區委宣傳部在2021年共同打造了“萬卷共知 閱享金牛”的品牌讀書活動,邀請作家、學者擔任領讀人,面向大衆深入了解讀書籍。莊新表示,希望通過一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市民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據悉,讀書活動已入選2023年“四個一批”優秀文化惠民活動品牌。
豐富青少年群體的文化藝術生活,也是“文化惠民”的重要一環。“目前,金牛區青少年藝術團已建立童聲合唱團、兒童繪本劇團,并在各級活動中呈現出亮眼的表現。”莊新介紹道。繪本劇團中參演《新•長征路上的少年》的李浩然說:“過去我隻是在電視上看别人表演,現在自己也能參與其中,有了很多新體會。”據悉,青少年舞劇團的建立仍在推進中,将力争成為金牛區文化建設的新名片。
賽演格局賦能經濟發展
文化活動開展基礎與文化設施建設為金牛區營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也吸引了文化企業和文藝團體來此開展活動。四川省平劇院與重慶市平劇院共創的現代平劇《薛濤》、二十四伎樂《唐•宮夜宴》《宋遇東坡》,均植根于金牛的文化環境,在豐富金牛文化生活環境的同時,也借助當地良好的文化氛圍獲得經濟效益。此外,鳳凰山腳下的成都露天音樂公園,既是市民日常休閑的公園,也是大型演出的商業載體,為金牛區文化産業實作經濟效益提供了硬體基礎。
國家藝術基金大型傳播交流項目《蜀道組歌》由金牛區政府與四川音樂學院聯合舉辦,得名于古蜀道當中金牛道的金牛區憑借其文化基因,配合強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支援《蜀道組歌》創作的同時也為金牛區帶來了知名度,利用文化演出的資源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文化惠民”工作,實作了金牛區大衆文化事業的持續發展和群衆文化活動開展水準的提檔更新。據了解,金牛區在成都市文化惠民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評估中,連續四年獲得全市第一,平均每年開展5000場文化活動。“家門口”的“大舞台”用源源不斷的文化活動,滋養着群衆的内心,也不斷增強群衆的幸福感與獲得感。(文:石秀 圖據金牛融媒圖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