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隻是手縫發癢,少許小水疱,忍不住去撓癢,沒有格外注意。後來腹股溝和腹部也奇癢無比,癢得晚上不能入睡,實在受不了”來皮膚科就診。經過全身一系列的檢查發現,患者不僅手縫處,大腿部,小腹部長滿了淺紅色的小疙瘩,隐私部位上也長滿了。
這是疥瘡,是一種由疥螨接觸傳染的傳染性皮膚病,最常見于指間皮膚、屈側面及腹部等處;若女性得疥瘡,可在指間皮膚、屈側面及乳房等處見到發癢的丘疹及水疱,夜間癢感更強烈。
什麼是疥瘡?
很多朋友可能都聽說過螨蟲,市面上大大小小的除螨儀廣告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對于這奇癢無比的元兇——疥瘡,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疥瘡,又稱疥癬、疥癞、疳疥等,是由疥蟲(疥螨)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皮膚病。疥瘡的傳染途徑可通過與患者密切接觸(如性接觸或握手等)傳染,也可通過間接傳染途徑(如患者用過的床單、衣服、毛巾等)傳染。
疥螨由皮膚薄嫩處侵入後通過挖隧道的方式對皮膚損傷、機械性刺激及其分泌物或代謝産物的毒性作用等引起病變。更可怕的是疥蟲離開人體能存活2至3天!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疥瘡?
首先是部位:疥瘡主要發生在手指縫、腕屈側、下腹部、腹股溝及隐私部位;也常見肘窩、腋窩、乳房下;除兒童外,成人頭面部及掌跖部極少發生。
患病部位及情況展示
然後是主要症狀:
● 顔色:疥瘡損害為粟粒大小散在丘疹與丘疱疹,呈淡紅色或暗紅色。
● 存在疥瘡隧道:由于疥蟲以挖隧道的方式向前移行吸取營養,為疥瘡所特有,盲端為疥蟲所在。
● 出現疥瘡結節:因日久反複搔抓形成,損害易發生于陰囊、龜頭、陰莖包皮及大陰唇,呈暗紅色,觸之有彈性。
患病後感覺:自覺瘙癢,多數劇烈,夜間時分最為明顯;疥瘡結節瘙癢,常呈陣發性。
最後是存在的并發症:
癢痛感是極難忍耐的,但搔抓疥瘡容易導緻抓痕、結痂及糜爛等濕疹樣病變,嚴重者可繼發細菌感染,引起毛囊炎、膿疱瘡、疖腫等病變,并引起近位淋巴結腫大、發熱等全身不适,兒童細菌感染可誘發腎炎等疾病。
是以,建議出現上述情況的患者應及時就醫,同時因疥瘡具有傳染性,應及時避免與他人的緊密接觸。
如何治療
皮膚科治療方法推薦!
● 常用治療方法:
【一般治療】
患者應當适當隔離,以防傳染。所用過的衣物等物品應用熱水燙洗并煮沸消毒,不能燙洗的清洗後幹燥處放置數日後再用。瘙癢處避免搔抓、避免熱水燙洗,以防加重病情。
【内用藥物治療】
瘙癢劇烈者給予抗組胺藥物口服治療,繼發細菌感染者給予抗生素配合治療。
【外用藥物治療】
外用藥物治療是治療疥瘡的主要療法。可選用10%硫磺軟膏(兒童用5%)、1%丙體666軟膏(霜),自頸部以下塗遍全身。該藥殺蟲力強,無臭味,使用友善。但有毒性,12歲以下兒童及孕婦禁用。有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應先外用藥治療後再用以上藥物。
【疥瘡結節治療】
用以上治療外,也可用液氮冷凍治療,或結節内注射曲安奈德。如上述治療無效的單個結節可行雷射治療、外科手術切除。
● 皮膚科推薦治療方法:
① 使用身體能承受的熱水全身沖洗3分鐘,用香皂(硫磺皂)全身擦拭3分鐘,熱水再沖洗3分鐘,擦幹全身。 10%硫磺軟膏+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1:1混合自頸部以下塗遍全身。
每天1次,連續1周。
② 使用中藥藥物沖洗的方法,使用苦參、花椒、蛇床子、百部、硫磺各30g,水煎外洗全身。
防治
預防疥瘡發生是關鍵!
● 注意個人衛生,三勤:勤洗澡、勤換衣、勤曬衣被;
● 防止家養動物傳染;
● 不與患者握手或親密接觸,不在同被褥内睡覺;
● 患者用過内衣床單要妥善處理;
● 發現疥瘡感染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