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伐雞寶山之戰,王彥章日不移影連挑唐軍三十六将,鞭打金刀将劉知遠,威震天下;
二伐雞寶山之戰,王彥章挑殺飛虎将安休休、薛阿檀,回馬槍挑高思繼,無敵于天下。
自十三太保李存孝去世之後,鐵槍将王彥章二次出世,揚威雞寶山。
唐軍早先已是經過兩百次的敗陣,不想最強的依仗高思繼也是死于王彥章之手。年老的晉王李克用又驚又怒,想到朱溫難滅,唐室難興,他竟然氣得吐血而倒。這一下,李克用再也支撐不住,臨終之時隻是交給世子李存勖三支箭矢,讓他滅後梁朱溫、平燕王劉仁恭、擊敗北方契丹。
隻說此時雞寶山聚集的唐軍,也不敢放出李克用去世的消息,隻是請潞州王李傑執掌兵馬大元帥印。這就惹出了一場更為激烈的三伐雞寶山之戰,衆多小将出世,紛紛聚集雞寶山,惹出了一段五龍二虎鬥王彥章。
五龍二虎鬥王彥章是一段經典戲碼,那這五龍二虎是誰呢?又是如何逼死王彥章的呢?
猛将雲集的唐營
在大梁王朱溫篡唐建梁後,太原晉王李克用聯合了潞州王李傑、河南王李善等皇室宗親讨伐汴梁。
當時唐軍聚下近百萬人馬,戰将也是有着千員。這些人本是以晉王李克用為首,李克用去世後,才改換成了潞州王李傑執掌帥印。不過,李傑自知用兵本事不如李克用,又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就派人去四方請一些能人猛将前來助陣。
大太保李嗣源去了直北大潼城,向皇叔李友金借兵借将。直北是金戈鐵馬之地,素來猛将輩出,當年的白袍大将史敬思就是大潼城元帥李友金送給李克用的猛将,掌中一條涯角亮銀槍,宛若三國常山趙子龍再世。可惜的是,史敬思在上源驿之戰中為掩護李克用而戰死了。
到此之時,白袍小将史建瑭也已經有十五歲了。史建瑭雖然年歲不大,卻是繼承了家傳的子龍槍法,而且他還拜了金刀禅師赫連铎為師,從幼年就學習兵法、陣圖,更是得師父傳授了一門前定數的絕技。是以,少年史建瑭當即上前請令前去雞寶山。而李友金深知史建瑭的本事,封了他為大潼城總兵官,帶八員大将,兵馬兩萬前去雞寶山。
與此同時,因王彥章回馬槍挑高思繼也是惹出了一場風波。高思繼是金槍老祖夏魯奇的徒弟,金槍将楊衮最敬重的師兄,白馬小将高行周的父親。正是因着高思繼之死,金槍老祖夏魯奇和千手百寶丈人金良佐帶了楊衮前來雞寶山,少年楊衮代師闖營報号,要為師兄報仇雪恨。
白馬小将高行周自小就跟随父親學習高家槍,槍法精湛。而且高行周與史建瑭是一師之徒,也是拜了金刀禅師赫連铎為師,熟知兵法和陣圖,還得了一手馬前神課的絕技。此時父親被王彥章以回馬槍挑殺,首級都被割去了,自然也是下山為父報仇。
再說這赫連铎也是夏魯奇和金良佐的結拜兄弟,與高思繼也是舊交。此時為了幫助夏魯奇和高行周報仇,赫連铎把石敬瑭、史弘肇、王樸等幾個徒弟都派下了山,讓他們助唐會戰王彥章。
到這裡之時,唐營之中猛将雲集。先前的陣營之中就有幾員實力不俗的猛将,分别是銅台節度使劉知遠、銅台大将郭彥威、大太保李嗣源、世子李存勖;後續又有白袍小将史建瑭、金槍将楊衮、白馬小将高行周、河西小将石敬瑭、大杆刀史弘肇等小将趕來。此時唐營中的猛将,已經足以與王彥章一戰了。
五龍二虎逼死鐵槍王彥章
唐營雖然将星雲集,潞州王李傑卻深知難當重任,要另行拜帥。
這個元帥之位實際有目共睹,就是白袍小将史建瑭。史建瑭初來之後,就大戰了王彥章一番,并以天地人三才之陣勝了王彥章一陣。後續之時,史建瑭與王彥章相持而戰,也是勝負難分。是以,晉王李存勖築金壇拜帥,封史建瑭為三軍司命,并恩賜雉尾、寶劍加重他的大權,如有不從者可以當場擊殺。
史建瑭深知王彥章的厲害,不是那麼容易擊殺的。在執掌軍命後,史建瑭也不敢貿然進攻,都是在觀天星察地理了。
忽然一日,史建瑭和高行周雙子觀星之時,西北有将星墜地。史建瑭知道王彥章必亡,又早已在西北尋到了一處絕地狗家疃人頭峪,當即就要布下一座五方陣,困死王彥章。
要圍困王彥章,就要先将他引入狗家疃人頭峪。由于王彥章馬快槍急,稍不留意就得喪命于他的渾鐵槍下。史建瑭就派了楊衮、高行周兩員虎将去引誘王彥章,務必将他引入狗家疃。這兩人都是年輕一代的佼佼者,雖然此時的實力還不如王彥章,但王彥章要殺兩人也不容易。兩人一路且戰且走,不斷罵戰,引得王彥章不斷追擊。
這一路追下來,就到了狗家疃。狗家疃是個隻可入不可出的絕地,王彥章一進入其中,谷口和谷中的唐軍從四面八方湧出。
王彥章大驚,知道中計了,連忙就要退出。不過,谷口已經被唐軍堵住了,李存勖舞動金蘸斧上前攔住了王彥章。李存勖自然不是王彥章的對手,但撐個幾回合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楊衮和高行周的兩杆又是殺了過來,并以虎掌金錘進行攻擊。王彥章不敢戀戰,隻得換個方向突圍。
此時的史建瑭正在高台上觀看,王彥章去那個方向就以不同顔色的令旗指向那個方向。其他方向正是大太保李嗣源、劉知遠、石敬瑭、郭彥威把守,都是可以攔截王彥章一時的猛将。而王彥章一旦稍微耽擱,楊衮和高行周就會殺上前來。
随着王彥章幾番沖殺,唐軍的包圍圈不斷縮小,成了七員大将圍攻王彥章的局面。王彥章也是豁了出去,手中一條二丈開外的渾鐵無纓杉篙槍施展了開來,威猛霸道,隻要沾着就亡。七員大将雖然是占了上風,但也不敢輕撄其鋒,一時間也是拿不下王彥章。
史建瑭站在高處,早已看出王彥章拼命。此時勝局已定,史建瑭不願再讓己方武将傷亡,傳令放開一個缺口,放出王彥章。這就是孫子兵法中所謂的“圍師必阙”,對瀕臨絕境的敵軍不能過分逼迫,這樣隻會讓敵軍絕地反擊,而缺口一開,敵軍有了逃脫的機會就會喪失鬥志而逃生,更容易擊潰。
元帥的将令一下,衆将和唐軍立時打開一個缺口。王彥章雖然存了拼命之心,但有了缺口還是立即帶一群殘兵而逃。不過,王彥章逃的地方是史建瑭給他準備好的死地,狗家疃人頭峪的絕章嶺。
王彥章名中有章,獐入狗口就難得活,更何況是狗家疃絕章嶺。武将們最是信這個,當年金統帝黃巢就是被李存孝逼到滅巢山鴉兒谷,意冷心灰而選擇了自刎。此時的王彥章看到絕章嶺後,也是喪失了鬥志,更何況前面是山澗,後面是追兵,又哪有可走之路。
史建瑭愛惜王彥章的武藝,本有意勸他歸降。王彥章卻是忠臣不事二主,既然事了後梁朱溫,甯死也絕不會降伏,男子漢大丈夫又何懼一死呢。最終,王彥章對着汴梁的方向拜了三拜,拔劍自刎而死。
這就是五龍二虎逼死王彥章。這其中的五龍是指未來的五位皇帝,一是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二是後唐第二位皇帝李嗣源,三是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四是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五是後周開國皇帝郭威;二虎自然是白馬小将高行周、金槍将楊衮兩員虎将了。因着這七人是圍困王彥章的主要戰力,才被稱之為五龍二虎逼死王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