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資訊源: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為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平均月薪9600的工作沒人幹?1/4的的畢業生都選擇考公?
建築勞工、貨車司機、專業保姆的人才缺口究竟怎麼補?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新發展?
三大崗位陷入缺人困境
随着經濟不斷發展,大陸的一些職業當中出現了大量的人才缺口,急需吸納新力量。但由于新一代勞動力的觀念更疊,往往會出現職業缺口和勞動者求職意願不比對的狀況。
根據有關媒體報道稱,如今國内平均月薪9600的三大崗位陷入缺人困境,其中包括建築勞工、貨車司機和專職業保姆。
首先便是建築勞工,由于如今新一代年輕勞動力的學曆水準較上一代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是以大家的眼界并不會停留在建築勞工這一傳統職業上。
這也就導緻建築勞工這一行列逐漸出現“老齡化”趨勢,根據聯合國相關組織的調查報告來看,在近10年内,建築從業者45歲以上的從業人士逐漸上漲,其中以50歲以上的人們增長幅度更大。
這意味着,近些年來建築勞工的行列并沒有出現新生力量,反而一直是原來的那一批勞動力,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倘若這些大齡建築勞工退休,建築工地上很可能出現無人可用的困境。
同樣的困境不僅僅隻是出現在中國,根據央視财經去年的報道,美國建築行業如今面臨大約65萬名勞工的缺口,如此龐大的數目簡直駭然。
其次,随着如今經濟狀況不斷發展,無論是線上産業和線下産業都獲得了同等力度的支援。尤其是線上物流的推動,使得大陸物流企業出現了更大的貨車司機需求。
根據2022年年底的調查,如今大陸貨車司機整體工作年齡也呈現和建築勞工一樣的“老齡化”趨勢,大部分的貨車司機都是70後,其中36~45歲大約占48%左右,46歲以上占比也達到了33%。
不難看出,如今的貨車司機行業内也同樣缺乏新生力量。
最後,在專業保姆這個行業也同樣存在着大量的人才缺口。所謂專業保姆既包括月嫂,也包括針對老年人的護工。随着如今三胎政策的提出以及老齡化趨勢的不斷發展,專業保姆的需求也開始進入高峰狀态。
在今年3月份,有媒體曾報道稱,“龍寶寶”紮堆出生使得許多家庭即使加價數千也無法找到合适的月嫂。
從以上資料來看,如今這三大行業确實陷入了高薪但人少的困境之中,這也讓人們不得不開始思考這一現象背後的各種原因。
年輕人擇業觀差異
事實上,對于職業崗位供需不比對的情況,社會上的讨論聲早已不絕于耳,甚至有人總結出了“有人沒活幹,有活沒人幹”這樣一句話。
根據有關部門統計報道稱,今年大陸的高校畢業生整體規模較2023年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整體人數大約達到了1179萬。
那麼,這麼多的畢業生畢業,為何仍舊有些行業招不到從業人員呢?
這與畢業生的求職心态密切相關。對于大部分剛畢業的學生而言,讀書多年的成本會讓他們更多的将工作目标放在更高層次的工作上,也正是這樣的心态注定了他們不會将眼光放在上述三種行業上。
畢竟這三種行業的準入門檻相對較低,會讓畢業生産生一種“大材小用”的錯覺。
是以,在這樣的情景之下,大部分的應屆生會将目标放到更加穩定且光鮮的工作上,比如近些年來的考公熱潮便十分貼切的展現了大多數畢業生的想法。
根據媒體報道,2024年,大陸國考的人數達到了291萬人,幾乎占據了整年畢業生人數的1/4左右。
這背後所揭示的不僅僅是社會大衆就業觀念的固定化,也是企業和高校之間的資訊差。
大多數的高校畢業生無法得知真實的就業情況,更加無法判斷工作與自己的适配性,自然也就無法選擇合适的工作。
最終隻能跟随大多數人的腳步,選擇大多數人所走的路,這也導緻同樣一條路人越走越多,剩餘這些路走着走着就沒人了。
人工智能改變現狀
針對這三大産業人才緊缺的情況,如今國家也做出了相應的政策驅動。
比如對于傳統建築勞務用工的模式應當予以改變,各地政府加強對當地勞動人員的用工教育訓練,通過社會再教育機制,培養新一代适合發展要求的建築勞工。
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推動國内建築行業的轉型更新,高科技發展也進一步惠及到了建築行業。根據大陸政策規劃,大約在2035年,大陸的智能建造行業便要成為世界強國之列。
這也意味着在未來的建築工地當中,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技術加入其中,進而将更多壓力過大的工作交給人工智能。不僅如此,人工智能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建築勞工從業過程中的安全隐患。
針對貨車司機短缺的這一問題,在今年兩會也有代表建議增設自動擋貨車駕駛證類别,希望能夠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吸引更多年輕群體考取貨車駕駛證,進而拓寬貨車司機來源。
當然,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樣也有助于解決貨車司機短缺。比如,近日百度所推出的蘿蔔快跑計程車服務便成為了優秀的借鑒對象。
這意味着,在未來貨車運輸行業或許也可以實作無人駕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貨車司機緊缺的現狀。
至于專業保姆行業,早在人工智能風靡全球以後,家政行業便成為了機器人涉足的新領域。比如,由谷歌和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合作制造的TidyBot如今已經實作了人類根據指令完成家務。
總而言之,盡管如今建築勞工、貨車司機及專業保姆這三個行業還存在非常大的人才缺口,但相信随着新一代勞動力求職觀念的繼續更新,在未來,新生代勞動力當中仍舊不乏選擇這些職業的人。
并且,相信在高科技技術的支援下,未來這些職業當中的部分需求也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完成,所謂“科技改變生活”,想來也正是如此。
參考資料:
“有人沒活幹”“有活沒人幹”,畢業季的就業突圍 | 山水洲城記——澎湃新聞
權威報告釋出!中國貨車司機正在老去:82%超過35歲,月均純收入上萬的占比僅20%出頭——每日經濟新聞
30歲以下從事建築的僅占15%:月薪過萬為何難覓90後?——澎湃新聞
全國人大代表鄒彬:推動“農民工”向新時代建築産業勞工轉型——金台資訊
全國政協委員楊軍日: 增設自動擋駕照緩解貨車司機短缺——中國交通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