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你們誰先剃頭,誰就可以演三毛。”
《三毛流浪記》的選角片場上,導演一聲令下,在場參加選角的父母和孩子都有些遲疑。
隻聽一個稚嫩卻堅定的童音說:“我先來。”
一隻小手舉得高高的,來回搖擺,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充滿了童真和好奇,躍躍欲試。
導演想這個小家夥有幾分三毛的影子,就他了。
沒想到,他剃了光頭,裝扮上那标志性的三根頭發,大大的蒜鼻頭,雖衣衫破爛,但眼裡透出一股機靈勇敢的勁頭,和原版漫畫中的三毛如出一轍。
他就是孟智超。
1996年由漫畫改編的兒童電視劇《三毛流浪記》上映,反響熱烈。
飾演三毛的孟智超,一夜之間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小小年紀出道即巅峰。
就在大家都笃定孟智超的演藝事業從此一馬平川時,沒想到,他似乎被“三毛”困了一輩子。
01.抓不住的機遇變成坎
1986年的孟智超,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家庭,從小性格開朗好動,喜歡表演,演什麼像什麼。
父母看到孟智超有表演天賦,就送他去專門的藝校學習,他積極上進,不怕吃苦,藝校老師也對他的表演贊賞有加。
剛争取到三毛這個角色時,由于漫畫中的三毛骨瘦嶙峋,和孟智超實際體型有差距。
導演要求他減肥,他一咬牙,開拍前一個星期,隻有8歲多的他就瘦了15斤。
别的孩子都在補充營養,可孟智超卻要在長身體的年紀為了角色減肥,每天幾乎15個小時不間斷高強度拍攝。
父母看了非常心疼,但看到孟智超全身心投入,享受其中,拍攝的從業人員也對他照顧有加,也隻能默默支援。
憑借《三毛流浪記》少年成名後,孟智超風光無限,4年後又拍了續集,出色的演技讓大家記住了這個經典的人物形象。
随着中考臨近,孟智超和家人商量暫緩接戲,安心備戰考試。
但命運之神總是喜歡給人出難題,創造機遇但暗藏危機。
一天,孟智超接到一個電視劇邀約,本想拒絕的他,一聽男主角是自己多年的偶像張衛健,内心深處渴望表演的小火苗又蠢蠢欲動。
一來可以和心中的偶像合作,二來有很多資深前輩可以近距離學習,他立即二話不說答應了。
這部名叫《聚寶盆》的古裝傳奇劇制作精良,明星雲集,孟智超扮演男主角的弟弟沈萬四,與張衛健飾演一對兄弟,有很多精彩的對手戲。
但與此同時,因為拍戲,他無暇顧及學業,不得不留級一年,那時年輕氣盛的孟智超不會想到,也正是這部戲讓他的人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由于古裝扮相,需要長時間帶頭套,化妝師為了增強頭套的穩固性,在他頭皮上塗了很多膠水。
當時年紀不大的孟智超不懂如何護理,膠水卸不幹淨,毛囊閉塞發炎,導緻有幾處地方長不出頭發。
正值青春期,原本帥氣英俊,一部戲拍完竟然要被迫面臨“秃頭”的危機,這對于當時在讀國中的孟智超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雖然後面孟智超片約不斷,還參演了由宋丹丹主演的都市喜劇《老爸老媽之逼子成龍》,扮演重要角色宋丹丹的兒子,但這些都沒有辦法讓孟智超重新燃起對自己的信心。
高中畢業後他順利考上上海戲劇學院,同時有很多劇組向他發出邀約,不再如兒時那般自信的他都一一拒絕。
雖然有人說,他頭型不錯,剃光頭挺好看,但自尊心很強的孟智超就是無法接受,年紀輕輕的自己從此要頂着光頭生活,怎麼拍偶像劇,怎麼做演員。
無法接受現實的少年,逐漸開始喪失演員的自信,有些戲來找他,他都推辭,不想再演戲。
02.跨不過去的坎是牢籠
其實孟智超拒演後,好幾次都拿到不錯的劇本,有不少好角色等着他,可他卻猶豫不決,整晚睡不着覺,内心極度糾結:
明知道角色很好,但就是不想去演。
深夜裡,他不停地問自己:不就是頭發的事嗎,為什麼不去演,但是萬一去了,别人又嫌棄頭發怎麼辦?
他愈發不愛出門,經常把自己鎖在家裡,一門心思在網上找修複頭發的方法。
母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想盡辦法勸慰他:秃頭沒什麼大不了,葛優老師也秃頭,但不耽誤他成為優秀的演員。
母親本想用正面的榜樣激勵他向前看,沒想到,孟智超的情緒更加低落了。
那段時間母親曾一度懷疑,他是不是快抑郁了,生怕他有任何閃失,每天陪在他身邊。
兒時孟智超和父母
為了能夠使他重拾信心回歸舞台,孟智超在父母的陪同下四處求醫。
先是嘗試做頭皮擴張手術,注射水袋,頭上前前後後縫了100多針,非常痛苦。
不幸的是,吃了很多苦頭,手術卻以失敗告終,因為手術導緻頭皮松弛,又存在中間頭發稀疏的問題。
後來孟智超又嘗試植發手術,這才讓頭發問題有所好轉。
經曆這幾年的折騰,孟智超的自信心被澆滅不少,但内心深處還是不願放棄表演,也許暫時無法回到幕前,那轉戰幕後也可以離夢想近一點。
之後他把重心放在學習上,如願考上了上戲,繼續深造演技。
2011年孟智超從上戲畢業,他沒有像大多數同學一樣,畢業後利用黃金期進組拍戲,而是選擇去日本學習編導。
有時候時間不等人,機遇也稍縱即逝。
當他留學回來後,現實早已物是人非,想要重回演藝圈卻無奈無戲可拍,他隻好轉戰綜藝。
一次參加某喜劇競技節目,為了喚醒大衆對他的記憶,孟智超重新裝扮,剃頭演起了三毛,還直呼評委宋丹丹媽媽,場面一度尴尬。
節目中他表演的獨幕喜劇也沒有太多水花,最終慘遭淘汰。
結尾,宋丹丹委婉地給予他指點:
“你不能永遠都演三毛,也不能說你熱愛這個舞台,就要一定留在這,有太多的人都有演員夢。”
話裡話外都在提醒他:
有夢想就要付出實際的努力,曾經的輝煌已然過去,有些傷痛也已然不痛,原地踏步換不來新的機會,一旦錯失機遇,更要快馬加鞭地追趕。
03.掙脫牢籠才能獲得新生
節目中評委老師的犀利點評,和網友指責他“吃老本賣慘”的評論,讓孟智超明白,坦然接受過去,面對真實困境,才是真正的成長。
曾經塑造的優秀角色應該是自己繼續前行的動力,實力欠缺就要沉下心深耕表演,演好角色,呈現優秀作品,才能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
後來有些表演機會向孟智超抛出橄榄枝,雖然都不是特别重量級的角色,但他都認真對待,用心研究角色人物,不放棄任何一次機會。
比如他參演了《繁花》,雖然是跑龍套角色,最後鏡頭都被減,但他仍覺得是一次很好的鍛煉,圓了他想用上海話演一出戲的夢。
平時他在社交媒體上也會分享自己的生活,心态松弛,時而自我調侃。
有人說,曾經成就他的角色“三毛”成了他一道跨不過去的坎。
孟智超卻不這麼認為,他越來越認可這個角色,“三毛”好像長在他自己身上,現在的他覺得隻要做自己就好。
在開放的網絡世界,仍有一些不太善意的聲音,有的說他“過氣,吃老本賣慘”,有的諷刺他直播賣貨,有的人唏噓,不惑之年才幡然醒悟實在可惜,這麼好的苗子被耽誤了。
其實,作為曾經的天選之子,孟智超享受過同齡人沒有過的待遇,卻也經曆了常人無法想象、也未必經曆過的困境。
他之是以能從谷底爬出來,很大原因是父母給他支援和鼓勵。
從衆星捧月的小明星,到拍完戲回歸現實學校學習,有些同學拿“三毛”劇中的情節調侃他,讓他幫忙系鞋帶,當時年紀不大的孟智超多少心裡有些落差,母親接納他的情緒,陪在身邊,幫助他調整。
後來頭皮意外出現問題,母親了解他的難處,沒有逼迫他,指責他,而是給予他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悉心開導。
在他困于外形焦慮,出現抑郁傾向時,母親寸步不離,一路勸慰,陪他治病,一步步帶他走出困境。
家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作為父母,也許沒辦法阻止孩子遭遇什麼,但總要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陪伴和接納,幫助他走出難關。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路,快慢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忘初心,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