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小福 編輯|樸芳
等了一個多月的暑期檔黑馬,終于沖出來了。
提前半個月開啟點映,7月18日點映首日口碑即爆,最後幾天點映上座率持續上漲,在一輪點映的最後一天7月21日在全國僅開509場次的情況下以81.1%的超高上座率和80.6的場均人次拿下當日上座率、場均人次雙冠,成為近五年暑期檔内點映場均人次最高的影片。
這部名叫《從21世紀安全撤離》的電影,竟能在2024年點出了供不應求的效果。
而由于影片首輪點映效果的遠超預期,這部影片立即追加了7月24日-26日53城限量點映以及7月27日-28日全國限時點映的二、三輪點映活動。
這部在映前幾乎沒有人看好的項目,可以說是依靠着首輪點映的口碑爆發和實實在在的上座率殺出重圍。即便還沒進入大規模上映,成為一部口碑小黑馬卻已經是闆上釘釘。
黑馬雖遲但到
和很多觀衆的感想一樣,《從21世紀安全撤離》在我們看來是一部很難用語言簡單形容的影片。它的氣質太過特殊,在過往的華語電影市場幾乎無法找到對标項目。
我們盡量不劇透地去形容這部影片: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從21世紀安全撤離》并不是一部适合“邏輯學家”型觀衆觀看的作品。
在穿越命題的大架構下,導演放肆地講述着一個邏輯單薄、漏洞百出卻又腦洞大開的青春冒險故事。他并不節制地運用着二次元特效和碎碎念旁白,散漫冗雜無條理,可放在這個無厘頭故事下卻又意外地令人信服。在這樣的一部片子裡,較真你就輸了。
而透過導演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從21世紀安全撤離》的故事主旨又是落地的。
它本質上是屬于80後、90後一代人的珍貴青春回憶。從影片裡主角中二熱血的救世舉動,到童年時玩過的遊戲、看過的電視節目,這些碎片共同組成了步入中年的我們失去卻又遺忘不了的青春。這部影片既是不受束縛的,又是私人的。
隻不過,和主流商業片最大的差別是《從21世紀安全撤離》的類型本身就是一種創新。甭管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那麼讓人抓心撓肝、情緒共鳴強烈,光是沖着那風格強烈的視聽美學和市面上獨一無二的新鮮勁兒就足夠讓觀衆眼前一亮。
如果硬要對标,《從21世紀安全撤離》更像是一部中國創作者筆下的《瞬息全宇宙》。
在對的觀衆面前,内容和主旨并不會變成這部電影的局限性。這是一部徹徹底底的“電波系”電影——如果你和導演的腦電波能對上,《從21世紀安全撤離》就能變成一部印象深刻的好電影。
而回到行業次元,某種程度上說,這部影片也讓我們看到了國産青春片除了情情愛愛之外的另一種可能——盡管它是難以複制的。
老熟人整“大活”
雖然直到2024年才推出這部真正意義上的個人執導長片處女作,但無論是對于從業者還是影迷來說,李陽導演的名字都不會太陌生。
他曾在2009年憑借動畫短片《李獻計曆險記》在網際網路上一夜爆紅,後來又在2013年推出了一部被很多網友視為神作的真人短片《壞未來》。動畫導演出身讓李陽導演有着和傳統科班導演截然不同的創作體系,開創了獨屬于他的“真人動漫”叙事風格。
盡管在這部影片之後這位青年導演一“沉澱”就是十多年,但這些年裡觀衆始終沒有忘記這位超前的創作者,在網際網路上時不時就有網友猛cue導演催更。直到這部難産多年的《從21世紀安全撤離》終于宣布了定檔。
對于那些熟悉李陽導演的觀衆來說,或許能夠更順利地去了解這部影片的氣質。
如果看過李陽導演之前的兩部作品,不難發現他作品核心的高度一緻性。而這部《從21世紀安全撤離》依舊是我們過去認識的那個李陽。
我們可以把這部影片看作《壞未來》的精神續作,或是《李獻計曆險記》中視聽風格與叙事氣質的延續更新。某種程度上說,他這十多年來都在籌備着這一部作品。
放在十年前,他的概念超前在整個電影行業裡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甚至即便來到了2024年,李陽的作品放在院線市場依舊是大膽的。但好在如今的電影市場已經能夠更加包容地承載不同種類的創作者,《從21世紀安全撤離》的點映表現已經可以說明問題。
沖出影迷圈?
如果說李陽導演是這部片子品質的底氣,那影迷群體算得上這部片子票房的底氣。
一輪點映25座城市裡,影迷濃度最高的北京市票房一騎絕塵。從最終呈現出的上座情況來看,《從21世紀安全撤離》至少在高線城市影迷群體中已經積累了足夠高的口碑和足夠大的影響力。穩固的核心閱聽人将成為這部影片的基本盤,在後續上映過程中發揮更大力量。
當然,從市場角度來看,《從21世紀安全撤離》現階段并非沒有隐憂。
首先是這部影片的類型風格與傳統商業片差距過大。對日漫、二次元等風格接受不佳的觀衆或是與80、90後觀衆審美完全脫鈎的青年觀衆而言,高觀影門檻是客觀存在的。
其次在檔期層面,《從21世紀安全撤離》即将面臨的也是一場背水之戰。同日對撞陳思誠導演新片《解密》,次周還有徐峥導演的現實題材作品《逆行人生》上陣,兩部頭部量級國産大片前後夾擊,隻會讓這部“小電影”難度指數級增加。
而這也正是此前行業内對這部影片普遍預期不高的主要原因。
不過相對樂觀的是,這部影片在發行政策上頗為精準。一方面在市場不确定性較強的階段通過高線城市少量電影試水口碑,另一方面也在口碑得到發酵後及時推進擴大點映範圍,同時借助路演等活動為影片積累熱度、擴散口碑,有望為影片奠定良好起勢。
截至今日,該片的點映及預售總票房已經逼近1000萬元。随着接下來點映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這部影片的市場走勢也将更加明朗。
而眼下能夠确定的是,無論《從21世紀安全撤離》在市場或口碑層面最後能夠走多高、多遠,這一次,這位名叫李陽的創作者注定會被更多人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