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國時期的“虎符”,三次被專家鑒定為赝品,如今已成國寶

1975年冬天,西安郊區一個普通農家小院。17歲的楊東鋒正準備出門幹農活,卻被妹妹攔住:"哥,你褲兜裡裝的啥玩意兒啊?硌得慌!"楊東鋒摸出一個鐵疙瘩,随手丢給妹妹當玩具。誰能想到,這個不起眼的"鐵塊"竟有着驚人來曆,即将揭開一段塵封兩千年的曆史。

戰國時期的“虎符”,三次被專家鑒定為赝品,如今已成國寶

【那個不值錢的"鐵塊"】

說起那會兒的農村,可真是窮得叮當響。家裡連個像樣的玩具都買不起,娃娃們就隻能自己找樂子。有的撿石子玩,有的折紙飛機,再不濟就拿根樹枝當槍使。

這不,楊東鋒家也是一樣。他那個小妹妹平時就喜歡跟在哥哥屁股後頭轉悠,看哥哥幹啥都新鮮。這天楊東鋒剛要出門,妹妹又跟了上來,還嚷嚷着說哥哥褲兜裡裝了啥東西。

戰國時期的“虎符”,三次被專家鑒定為赝品,如今已成國寶

楊東鋒一摸,還真有個玩意兒。掏出來一看,哦,原來是前幾天在地裡翻出來的鐵疙瘩。當時他還琢磨着是不是哪家的門把手掉地裡了,也沒太在意,就順手揣兜裡了。

這會兒看妹妹一臉好奇的樣子,楊東鋒心裡一熱乎:"給你玩吧,反正也不值幾個錢。"說完就把"鐵塊"往妹妹手裡一塞。

誰成想,這一塞不要緊,竟然塞出了個價值連城的國寶來!

【三顧茅廬碰壁記】

楊東鋒家那個"鐵塊"在妹妹手裡玩了好幾年,也沒人當回事。直到有一天,楊東鋒無意中發現這玩意兒上面好像有些花紋。他拿水一洗,還真露出了些金光閃閃的字。

這下可把楊東鋒給來勁兒了。他琢磨着,這東西說不定真有點來頭。于是就拿着它滿世界跑,想找人瞧瞧到底是個啥玩意兒。

戰國時期的“虎符”,三次被專家鑒定為赝品,如今已成國寶

先是跑到鎮上的古玩店,結果店老闆連正眼都沒瞧一下,就把他轟了出來。楊東鋒不服氣,又跑到縣裡的文物鑒定處。這回可算是碰上專家了,可人家看了半天,還是搖頭說:"這東西做工是不錯,但肯定是假的。"

楊東鋒都快被整不會了。這都第二次被人說是假貨了,難道真的隻是個不值錢的玩意兒?

但他還是不死心,又跑到了省博物館。這回可真是大場面,來了好幾位專家,拿着放大鏡左看右看,還讨論了半天。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嗯,做工不錯,但還是假的。

這下楊東鋒徹底蔫了。三顧茅廬,結果連個茅草都沒摸着。看來這玩意兒真就是個不值錢的鐵疙瘩呗。

正當他準備灰溜溜地回家時,突然被人攔住了。

【50塊錢成就的傳奇】

戰國時期的“虎符”,三次被專家鑒定為赝品,如今已成國寶

攔住楊東鋒的是個叫戴應新的人,說是省博物館的研究員。他看楊東鋒一臉失望的樣子,就問:"小夥子,你這東西賣不賣?"

楊東鋒一聽有人要買,立馬來了精神:"賣啊,您說個價吧。"

戴應新也是個實在人,看楊東鋒穿得破破爛爛的,就說:"這樣吧,我給你50塊錢,你看行不?"

50塊錢!楊東鋒差點沒跳起來。要知道那會兒50塊可不是小數目,夠一家人吃好幾個月了。他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就這樣,這個被專家們三次判定為赝品的"鐵塊",以50塊錢的價格易了主。

誰能想到,這50塊錢買來的東西,竟然會成為價值連城的國寶?

戰國時期的“虎符”,三次被專家鑒定為赝品,如今已成國寶

接下來的故事,可就精彩了。

【千年國寶浮出水面】

戴應新買下這個"鐵塊"後,起初也沒太當回事。但他畢竟是專業人士,仔細研究後發現這東西還真有點門道。

首先,它的造型很特别,像是一隻站立的老虎。其次,上面的文字雖然是小篆,但寫法跟常見的不太一樣。最關鍵的是,它的制作工藝相當精湛,那些金色的字迹嵌得又細又勻,一看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

戴應新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就找來了更多專家一起研究。結果這一研究不要緊,可把大家給震住了。

原來這哪是什麼"鐵塊",分明就是一枚虎符!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虎符,很可能是秦國時期的國寶級文物!

戰國時期的“虎符”,三次被專家鑒定為赝品,如今已成國寶

要知道,虎符可是古代用來調兵遣将的重要信物。國家大事,非同小可,是以虎符一般都是成對的,一半由君主保管,一半交給将領。隻有兩半合在一起,才能證明調兵令的真實性。

這麼重要的東西,怎麼可能随随便便就出現在農民家裡?而且還被當成玩具玩了好幾年?

專家們都快瘋了,一個個争先恐後地想看個究竟。有人說這是秦惠文王時期的,有人說是秦昭襄王時期的。反正大家一緻認定,這玩意兒肯定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

【從"鐵塊"到國寶的蛻變】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這枚虎符被送去做了各種檢測,結果證明了它的真實性。

專家們仔細研究後發現,這枚虎符上的文字内容大緻是這麼個意思:

戰國時期的“虎符”,三次被專家鑒定為赝品,如今已成國寶

"這東西得劈成兩半,一半留在朝廷,一半給邊境的将領。要是朝廷想調50個以上的兵,就得派人把右半邊拿來。兩半合在一起,嚴絲合縫了,才能調兵。不過要是遇到緊急情況,比如說敵人打來了,那就不用這麼麻煩,将領拿着左半邊就能直接調兵。"

這下可把大家給樂壞了。這哪是什麼"鐵塊",簡直就是古代版的"軍事密令"啊!而且還儲存得這麼完好,簡直是國寶中的國寶!

經過一番修複和保護,這枚虎符終于以它應有的面目示人了。隻見它通體呈現出一隻威風凜凜的老虎,身上的金字閃閃發光,栩栩如生。那些文字不僅工整優美,還透着一股子古樸的氣息,看得人直歎氣。

更讓人感慨的是,這枚虎符原本應該是兩半的,但現在隻找到了左半邊。也不知道右半邊現在在哪兒,是不是還在哪個農民家裡當玩具玩呢?

【"鐵塊"的前世今生】

說起這枚虎符的身世,那可真是一波三折。

戰國時期的“虎符”,三次被專家鑒定為赝品,如今已成國寶

它最早是在1975年被楊東鋒從地裡挖出來的。當時楊東鋒還以為是個門把手或者箱子上掉下來的玩意兒,就随手揣兜裡了。

後來給妹妹當玩具,在妹妹手裡摸了好幾年。要不是楊東鋒偶然發現上面有字,這枚虎符說不定到現在還在哪個角落裡積灰呢。

再後來楊東鋒帶着它到處找人鑒定,結果連續三次都被說成是赝品。要不是戴應新有眼光,花50塊錢把它買下來,這枚國寶級文物說不定就這麼被埋沒了。

最後經過專家們的努力,這枚虎符終于回到了它應有的位置——成為陝西曆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現在有專家給它估價,說值一個億。但說實話,這種國寶級的文物,哪是錢能衡量的?它承載的可是兩千多年的曆史啊!

戰國時期的“虎符”,三次被專家鑒定為赝品,如今已成國寶

這枚虎符的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真正的寶貝可能就藏在我們身邊,隻是我們沒發現而已。

不過話說回來,這種事可不是誰都能碰上的。你要是哪天在地裡挖出個鐵疙瘩,可别就當成寶貝了。萬一真是個門把手,那可就鬧笑話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就算不是什麼國寶,我們身邊的每樣東西其實都有它的價值。比如說楊東鋒妹妹手裡那個"鐵塊",雖然不值錢,但給她帶來了快樂,這不也是一種寶貝嗎?是以啊,珍惜身邊的人和物,說不定哪天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呢。#頭條首發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