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羽錯過和三位猛将交手,如果真打起來,将非常精彩

雖然關羽被尊為"武聖",在戰場上無人敢當,但曆史上他也錯過了和幾位當世猛将的交鋒。如果這些缺憾的對決真的上演,定将激烈絕倫,結果如何則須拭目以待。關羽是否真能力壓群雄?還是會遇到對手爪牙?

關羽錯過和三位猛将交手,如果真打起來,将非常精彩

一. 關羽與趙雲的遺憾

趙雲和關羽都是蜀漢的猛将,同屬劉備麾下,可謂是生死與共的戰友。不過,這兩位英雄雖然同陣營,卻也錯失了在戰場一較高下的機會。

趙雲自小就随從劉備,是典型的自家兵。在長坂坡之役中,趙雲更是建立了赫赫戰功。當時曹軍數萬人壓境,趙雲憑一人之力就殺傷了曹軍五十餘員,斬下大旗兩面,攻占曹軍陣地,表現無與倫比。這樣看來,趙雲的武藝絕對是一流的。

趙雲的家世也極為不凡。他是北方趙氏的後裔,家族武勇非常,祖上不乏出身名門的人物。趙雲自幼習武,繼承了家族的武學傳承,将此運用到戰場上也就不足為奇。劉備親自上書朝廷為趙雲要封号,大贊趙雲"挺身無前,非常人也"。這樣的評價足見趙雲的武勇了得。

另一方面,關羽也是無需多言的大無畏戰将。他的武藝高強,一個人就能殺遍萬人營,斬将奪旗更是小菜一碟。尤其是在白馬之圍時,關羽孤身犯險斬顔良、誅文醜,先聲奪人,蕩氣回腸,真是一往無前的英雄形象。

是以,如果這兩位旗鼓相當的猛将在戰場交手,定會産生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究竟誰更勝一籌,實在令人拭目以待。讓我們隻能留下遺憾,看不到這兩位英雄的生死決戰了。

二. 關羽與馬超的痛惜

馬超是東漢末年曹操與袁績之間的一支孤軍,後投靠劉備并為其效力。馬超一生武勇無俦,人稱"錦馬超",被曹操評價為"不減呂布之勇"。

馬超初次投靠劉備時,關羽正鎮守荊州。關羽聞訊馬超來降,自視武藝超群,振奮萬分,準備親自出城會見馬超,想要在陣前與這位傳聞中的猛将一較高下。然而,劉備與諸葛亮都非常重視馬超這位強将,生怕關羽與馬超反目,進而釀成大禍。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諸葛亮機智地寫了一封信,極力贊賞馬超的人才,并将馬超與張飛相提并論,但又說關羽的威名實在太盛,是"絕倫逸群"的存在,遠非馬超等人可及。諸葛亮此舉顯然是權宜之計,妄圖哄騙關羽,使其滿足虛榮心而罷了。

關羽見信後果然自負不已,到處炫耀自己遠勝于錦馬超,并沒有再提出會見的要求。從這件事可見,關羽固然武藝高強,但也有些固步自封的毛病在。

曾有一次,張飛與馬超在陣前大戰數百個回合,雙方都未分出勝負。可見馬超的武藝實在了得。雖然難以評判誰更強些,但馬超與張飛若是與關羽當面對壘,定能釀成一場絕世大戰。遺憾的是,由于諸葛亮的判斷失之過謹,這樣的絕頂對決最終沒能上演。

三. 關羽與典韋的惋惜

典韋乃曹操手下的鐵戟猛将,人稱"惡來",與許褚并稱"虎癡"。他自幼身懷絕技,力大無窮,在戰場上屢建奇勳。

有一次,在宛城之戰中,典韋為了保護曹操安危,不惜拼死與張繡大軍頑強争鬥。當時張繡正欲攻打曹操營寨,典韋身先士卒,手持雙戟為前鋒,力戰數萬人馬,直至被射中數十箭而重傷。就在典韋力竭倒地之時,張繡軍才敢上前繼續進攻。可見典韋當日之勇猛無比,真不愧為曹操麾下謀士護衛。

此役之後,典韋也就遭到張繡大軍牢牢包圍。就在這危急關頭,關羽正好率兵趕來增援。當時許多曹将都望風而逃,唯獨典韋獨自馬上,屹立不動,直至最後一刻才被迫撤離。

傳說典韋的力氣大到可怕的地步,當時高大的牙門旗半人多高,一般人就是幾個拿着也舉不起來。然而典韋單手就能扶住這面大旗,絲毫不見吃力,真是驚世駭俗。

如此力大無窮的典韋,與關羽交手将會産生怎樣的結果呢?這一點我們實在無從得知。不過從各自的戰績來看,雙方在武力和勇猛方面應當是不相上下的存在。

或許正因為他們同為一時代的頂尖猛将,是以才沒有交手的機會。否則,這種仗着鐵戟和青龍偃月刀的對決,定将成為當時絕無僅有的經典之戰。無論勝負如何,這一場大戰本應載入史冊,成為流傳萬古的傳奇啊!

四. 傳聞關羽武力排名

在民間一直流傳着這樣一種說法:"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從這個武力排名可以看出,當時将關羽武藝排在了第四位。

不過這種排名畢竟隻是一種非官方的民間傳聞,具體可信度如何我們無從得知。但從所列名将的一些戰績與事迹來看,這個排名似乎也不無道理。

例如位列第一的呂布,曾一人力敵萬夫難當,聲名赫赫。第二位的趙雲則被譽為"常勝将軍",終其一生征戰無數,從未嘗過一次敗績。可見其武藝之高強。

關羽錯過和三位猛将交手,如果真打起來,将非常精彩

至于排在第三的典韋,則如前文所述,憑一人之力在宛城之戰中硬抗住了張繡大軍的進攻,護衛曹操周全,堪稱一級戰将。

緊随其後的關羽位列第四,這與其"武聖"的稱号是分毫不差的。他在無數戰役中屢建奇勳,尤其是在白馬之圍時斬顔良誅文醜,更是樹起了自己的英雄形象。

至于第五位的馬超和第六位的張飛,兩人也都是當世的頂尖猛将。張飛在徐州時更是與馬超大戰數百個回合,雙方不分勝負。可見張飛與馬超的實力有多強。

從這些名将的戰績與事迹來看,民間那個武力排名其實是較為公允的。他們每個人在當時都已經是無人能敵的存在。如果真的能夠在陣前一一對壘,必定會上演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大戰。

五. 關羽與劉備的特殊情誼

提到關羽,很多人都會聯想到他與劉備之間的特殊關系。這兩人可謂是生死與共的摯友,也正是這份不渝的友誼,造就了關羽英勇無畏的一生。

最早關羽與劉備相識于亂世之中,當時三人結拜為兄弟。劉歇業三人自此同甘共苦,情同手足。在之後的征戰生涯中,關羽更是多次為劉備赤膽披肝,逢兇戰危,兩人生死與共,締結了千古難求的深厚革命情誼。

後來,關羽在徐州被曹軍所困。當時曹軍步步進逼,處境萬分危急。劉備得知關羽被困後,立刻催兵前來增援。可是由于路途遙遠,救兵始終無法及時趕到。最終關羽被迫投降,狼狽逃脫。

此番敗績固然給關羽抹上了一絲黑點,但劉備卻始終堅定不移地支援關羽。劉備不僅恢複了關羽的官職,還将他視為生死之交,與他同甘共苦,并無半點疏遠的意思。正是有了劉備的這份信任與提攜,關羽才得以重新重振雄風,在後來的戰役中再次樹立起不世英雄的威名。

後來,劉備更是将蜀國的重任托付給了關羽和張飛兩人。臨終前,劉備親口囑咐關羽護衛幼子劉禅,并由此将一國家業付與關羽。這無疑是對關羽勇武智勇雙全的高度肯定和信賴。

直到臨終前的最後時刻,劉備都把性命相托,托付給了同生共死的關羽。足見這兩人之間的友誼已然達到了生死與共的境地,情比骨肉更親密。這種情誼實在是少有的人生佳話,令人感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