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闫懷禮:臨終想見師父師兄,“八戒”遲到5分鐘,未見最後一面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

這是相聲裡面調侃《西遊記》沙和尚的一段“包袱”,把沙和尚那種忠厚老實,不善言談的形象描繪的惟妙惟肖。

而他們所借鑒的沙和尚形象,就是1986年央視版的《西遊記》裡,闫懷禮所飾演的沙和尚。

比起“豬八戒”和“孫悟空”,他是師徒四人裡最不起眼的存在,可觀衆們仍然記住了他。

闫懷禮:臨終想見師父師兄,“八戒”遲到5分鐘,未見最後一面

這個“默默無聞”的“三徒弟”也被評為電視劇《西遊記》裡“評價最好”的角色。

然而誰都沒想到的是,“師徒四人”裡最先“西去”的人,反倒是闫懷禮。

彌留之際,他念念叨叨不忘:我的師傅和師兄在哪裡?我想見他們。

可惜的是,“二師兄”馬德華因故遲到了5分鐘,也為他留下了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闫懷禮:臨終想見師父師兄,“八戒”遲到5分鐘,未見最後一面

原著中的沙僧是一個身材魁梧的妖怪,而闫懷禮恰好符合這一形象特征。

當楊潔導演第一次見到闫懷禮時,她便認定了他是扮演沙僧的最佳人選。

闫懷禮沒有想過自己能出演這麼重要的角色,這也是他第一次出演主角。

是以,在開拍前他做了十足的準備,隻為不拖劇組的後腿。

每天,闫懷禮總是第一個到達拍攝現場,提前穿好沙僧的服裝,以便在接下來的妝發環節中節省時間。

闫懷禮:臨終想見師父師兄,“八戒”遲到5分鐘,未見最後一面

他會認真研究劇本,反複默念台詞,這種日複一日的刻苦訓練使他幾乎能夠做到每條戲都一次過。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二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

“大師兄,二師兄和師傅都被妖怪抓走了!”

闫懷禮飾演的“沙和尚”翻來覆去的台詞也引發觀衆的陣陣笑聲。

可在拍攝現場,闫懷禮雖然年齡比其他三位主要演員都要大。

闫懷禮:臨終想見師父師兄,“八戒”遲到5分鐘,未見最後一面

面對着劇本上的台詞,闫懷禮需要一口一個地稱呼他們為“師兄”和“師傅”,這讓年輕的六小齡童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然而,闫懷禮并沒有在意這些細節,他笑着安慰六小齡童說:“沒關系,沒關系。”

就連在私下裡,闫懷禮也總是一口一個地稱呼他們為“大師兄”、“二師兄”和“師傅”。

這種親切的稱呼方式讓其他三人逐漸放下了尴尬,開始同他開起了玩笑。

六小齡童曾經這樣描述闫懷禮:“他這個人,其實特别熱情,特别真誠。

闫懷禮:臨終想見師父師兄,“八戒”遲到5分鐘,未見最後一面

除了老實憨厚和‘沙僧’一樣之外,其他的倒是和‘豬八戒’比較相似。”

他還說自己經常和“豬八戒”馬德華一起私下裡捉弄“沙師弟”闫懷禮。

比如在闫懷禮休息時悄悄過去晃他的吊床,然後大聲喝道:“呔,妖怪何在!膽敢捉弄我沙師弟!”

而闫懷禮總是陪着他們一起“演”了起來,一點都沒有架子,更沒有生氣。

闫懷禮:臨終想見師父師兄,“八戒”遲到5分鐘,未見最後一面

7年的時光,“師徒四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如同劇中走過千山萬水一樣。

他們也踏遍了萬水千山,共同經曆下的感情也密不可分。

在《西遊記》拍攝結束後,闫懷禮的生活狀況有了顯著改善,收入大幅提高,他是以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

原本他以為未來的日子會一帆風順,誰曾想造化弄人,不幸的事情發生了。

闫懷禮:臨終想見師父師兄,“八戒”遲到5分鐘,未見最後一面

1993年,在劇組搭建場景的過程中,為了驅趕蚊蟲,從業人員在帳篷内噴灑了大量的敵敵畏。

他在帳篷内休息時吸入了過多的敵敵畏氣體,這導緻闫懷禮的肺部受到了嚴重損害。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他的病情有所緩解,但肺功能受損,健康狀況每況愈下。

在2009年,闫懷禮突然因肺部感染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

闫懷禮:臨終想見師父師兄,“八戒”遲到5分鐘,未見最後一面

在住院期間,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能即将走到盡頭,于是讓家人打電話通知以前的老朋友前來醫院看望他。

得知消息後,六小齡童和唐僧遲重瑞相繼前來探望他。

隻是,此時的“豬八戒”馬德華因交通堵塞,未能及時趕到醫院。

闫懷禮在病床前不斷地念叨着馬德華的名字,遺憾的是,他離世前也未能見到“二師兄”。

闫懷禮:臨終想見師父師兄,“八戒”遲到5分鐘,未見最後一面

大概過了5分鐘,馬德華終于趕到了現場。

馬德華抹了一把眼淚,大聲哭道:“老闫啊,你我兄弟一場,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我懂你的,你安心地去吧。”

話落一衆人都在默默地流淚。

追悼會上,三人掩面而泣,六小齡童也在後來說道“老闫他不希望大家太過于悲傷,他走的很安詳,還讓我告訴各位。”

闫懷禮:臨終想見師父師兄,“八戒”遲到5分鐘,未見最後一面

一代“默默無聞”卻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師,離世前還不忘喜愛他的觀衆。

更是留下了永不退色的“沙和尚”角色,闫懷禮老師雖離去,但他會永遠地活在熒屏之上,活在我們的心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