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讀央行“組合拳”

解讀央行“組合拳”

CFIC導讀

7月22日早間重磅不斷,貨币政策迎來重磅操作,涉及多個關鍵利率!

7月22日早間,人民銀行打出一套“組合拳”。

人民銀行網站消息,為優化公開市場操作機制,從即日起,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調整為固定利率、數量招标。同時,為進一步加強逆周期調節,加大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即日起,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調整為1.70%。

自本月起,有出售中長期債券需求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參與機構,可申請階段性減免MLF質押品。

此外,7月22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35%,5年期以上LPR為3.85%,均下調10基點。為加強預期管理,促進LPR釋出時間與金融市場運作時間更好銜接,央行表示,自2024年7月22日起,将LPR釋出時間由每月20日(遇節假日順延)上午9:15調整為9:00。LPR下降符合目前經濟金融形勢需要,有利于支援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态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表示,目前美聯儲降息預期大幅上升,外部壓力明顯減弱,一定程度上為内部降息打開了空間。LPR是貸款利率定價主要參考基準,LPR下降傳遞出穩增長、促發展的政策信号,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将帶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進一步穩中有降,激發信貸需求,促進企業投資。展望未來,受多重因素影響,長端利率下行空間可能有限,這将有助于推動形成正的收益率曲線。

此次5年期以上LPR下降将減輕房貸借款人利息負擔。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5年期LPR降息,将有助于進一步降低房貸成本。從LPR走勢來看,今年一季度呈現“破4”的态勢,即從4.2%下降至3.95%。目前出現今年第二次降息,進一步引導房貸等成本的下降。以目前各地主流的房貸利率進行計算,即“LPR-75個基點”的定價公式,那麼過去的首套房主流利率為3.2%,而現在将下降至3.1%。按照100萬元貸款本金、30年等額本息的還貸方式,房貸利息總額将減少近2萬元,月供将減少55元。若是疊加持續性的降息效應,那麼月供減負效應非常明顯,有助于和其他政策結合,持續降低房貸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LPR釋出時間也有所提前,從過去的9點15分,提前到了9點,此舉可與金融市場運作時間更好銜接。分析人士表示,各類金融市場開市時間有所差異,如貨币市場、債券市場和利率互換市場等9點開始交易,股票市場、國債期貨市場等9點半開始交易。在開市之前,各類金融市場參與者往往會根據當天最新經濟金融資料制定交易政策和方案。LPR作為貸款利率定價的重要參考,提前至9點釋出,可更好與各類金融市場運作時間銜接,有利于不同金融市場參與者平等擷取資訊,公平開展交易。7天期逆回購降息,有利于加大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本次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前次的1.8%降至1.7%,是2023年8月以來首次調整。專家表示,政策利率下調預計将通過金融市場逐漸傳導至實體經濟,促進降低綜合融資成本,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态勢,打破長債收益率下行與預期轉弱的負向循環。

值得關注的是,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行,并不代表長債收益率下行空間打開。央行此次下調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意在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熨平短期經濟波動;而中長期債券收益率反映的更多是長期經濟走勢,要采用跨周期的視角評估。業内人士分析,本輪長債利率的持續下行,已經包含了對本次降息的預期,甚至有明顯超調,不代表着需要跟随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行再繼續走低。實際上,目前長債利率過低,媒體也普遍關注到其中可能潛藏的風險;長債利率過低,也容易引發弱預期的自我實作,而大陸經濟的基本面是長期向好的。央行此次降息有助于支援經濟回升向好,提振中長期經濟預期,也有助于帶動長端利率的回升。預計未來央行還将綜合施策,必要時借入并賣出國債,及時校正和阻斷債市風險累積,保持正常向上傾斜的收益率曲線。央行是有決心、有措施來穩定市場預期的。

招标方式調整方面,據了解,公開市場招标方式包括價格招标和數量招标,前者的中标價格由供需雙方博弈确定,理論上有不确定性,而後者的價格是給定的。以往央行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采用價格招标,雖然中标利率大部分時候維持不變,但仍需每日開展操作釋放明确的利率信号。有權威人士表示,明示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有利于強化7天期逆回購利率的政策屬性。考慮到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擔起主要政策利率的功能,為增強政策利率的權威性,有效穩定市場預期,有必要将招标方式優化為固定利率、數量招标,明示操作利率,這也是健全市場化利率調控機制的展現。階段性減免MLF質押品,有利于平衡債券市場供求今年以來,受長期債券供給偏慢、金融脫媒等因素影響,長債收益率持續較快下行,創20年來新低,累積債市反轉風險。中國人民銀行前期多次對外發聲提示風險,并在7月1日宣布将開展國債借入操作,增加債市供給。

“中國人民銀行此次再出新招,能夠有效釋放市場的存量長期債券,進一步增加可交易債券規模。”分析人士表示,目前MLF餘額超過7萬億元,且大部分以國債、地方債作為質押品,若參與機構減免質押品後賣出長債,将釋放大量債券,有效緩解債市“資産荒”壓力。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在短端利率“降息”的同時,也加強了長端利率管理。中國人民銀行資産負債表内中長期債券規模低、借券操作尚未落地,在公開市場操作降息落地後推出階段性減免MLF質押品,即鼓勵MLF參與機構賣出中長期債券,有利于壓制降息後市場機構對長端利率的做多沖動。

本文來源:中國金融資訊中心 陸家嘴金融網,綜合自新華财經、經濟參考網、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報

編輯:劉暑冰

微信編輯:王千

《風險預警·金融版》簡介

解讀央行“組合拳”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命脈,金融穩則經濟穩。金融安全事關國家、區域企業發展大局,需要對金融風險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科學應對,防範于未然。由中國金融資訊中心出品的《風險預警·金融版》在政府權威部門指導下,依托先進的大資料輿情監測系統和專業的分析師團隊,對金融業不同領域、不同類别的風險輿情進行總結梳理和分析研判,為金融監管部門、要素市場、金融機構、上市公司、行業協會、各類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提供權威、專業、實用、及時、有效的金融風險輿情監測、研判、預警與應對建議。1.8萬/年,每周一期,每周五釋出。

最新報告:

【2024年7月第3期】總第135期:平安銀行“變相裁員”風波

【2024年7月第2期】總第134期:央行出手,“債牛”去向何方?

【2024年7月第1期】總第133期:FOF基金頹勢已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