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李長需
聽人勸,吃飽飯。這話,不一定對。
7月21日,#家屬稱希望不要妖魔化超雄綜合症#話題沖上熱搜。
這條熱搜的起因是,7月2日,孕婦陳女士(化名)到四川婦幼保健院接受産檢時被告知,胎兒的Y染色體數目偏多,推測為XY與XYY嵌合(XYY就是所說的超雄綜合征)。她在7月14日将此事發到社交平台求助,有網反留言:“超雄犯罪率很高”“生下來就相當于在所有人身邊按一個定時炸彈”。
面對不少人“勸打”的情況,陳女士在7月20日更新視訊時稱,已決定終止妊娠,目前在住院。她在更新中抱怨:“麻煩各位網友不要再妖魔化超雄,不懂的朋友,建議到醫院了解下。”
陳女士雖然終止了妊娠,但她對“超雄”的認知,顯然比網友們的“妖魔化”有道理。“超雄犯罪率很高”“超雄基因是惡魔基因”……網友們的這種解讀,顯然有偏差,隻是片面了解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國外對犯罪人群調查檢測發現的部分超雄個體犯罪率高于正常人群,但那個調查有片面性,很快被學界否認。或者看了《涉過憤怒的海》等影視資料受到影響,認為“超雄”患者天生是“壞種”。
其實醫學界早已糾偏,證明“超雄”患者絕大多數都比較正常,其生育能力、智力發肓等,跟正常男性沒有任何明顯的統計學上的差異。
即便部分IQ指數可能會比男性同胞低10~15個分值,但整體不受大的影響;而部分患者可能稍微增加了輕微的精神、情感障礙風險,但機率很低,也可後天訓練後控制。
并且,應該認識到,這種病的發病率并不低,達到了1:900,但目前超八成的患者,是沒有診斷出來的。也就是說,很多患者活了一輩子,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超雄”患者。
是以說,“超雄”患者并不是像網友所說的那樣可怕。網友們勸打掉,可能出于對“超雄”認知的不完整,将“超雄”胎兒視為惡魔般的存在,這對胎兒及其家庭并不公平,也缺乏足夠的尊重。
一個小生命的孕育,和一個母親懷上小生命的過程,都不容易,尤其是那些極難懷孕的夫妻,如果是聽從網友們的認知偏差而錯失孩子,或備受壓力而錯失一個本就不會出現問題的孩子,那遺憾是很難彌補的。
不可否認,網友們的初衷是善意的。他們所說的“統計中的小機率(出現暴力問題)壓到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等,有一定的道理。畢竟,醫學專家們說了,患了“超雄”的孩子,可能會因雄性激素過高導緻一些過激行為,但如果後天培養他們的意識控制力,是能夠讓他做到自控的。
并且,随着近年遺傳資訊的科普,絕大多數孕婦還是選擇留下了孩子。從人類遺傳學的角度來說,這類孩子是可以融入社會的,他們可以正常工作、學習、生活,風險不會明顯增高。
科學的認知,才是正确合理的認識。18萬網友勸打掉的聲音雖響亮,卻未必是最正确最合理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