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18億,跑不了啦

作者:大劉說說
118億,跑不了啦

昨天,SOHO中國宣布,黑石集團已決定不提出收購該公司股份的要約。會議一緻認為,在最後期限之前或之前無法滿足這些先決條件。我們今天要讨論它。

潘石屹出售的SOHO中國基本為黃,後續也很難找到繼任者,原來按照黑石集團釋出的全面收購要約,收購價格為每股5港元,收購價格為236.58億港元(196億元人民币),其中潘石屹和夫人間接持有股份的價格約為118億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後,潘先生和潘太太隻有9%的股份。

有人可能想說這個潘石屹跑不下去,這種說法也是真的,但說實話有點晚了,潘石屹已經跑了一半以上。從2014年開始,潘世一和張鑫通過出售資産兌現了約293億元,而這一次如果黑石收購成功,就是潘石屹最後一次中國大陸,隻剩下9%的股權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潘先生和潘女士說,這些年來,他們成功地從中國拿走了400億元人民币,并移居國外。現在監管部門對黑石收購SOHO中國的反壟斷調查,可以說,潘章夫婦大部分都出局了,腿和尾巴都卡住了,出局了。

黑石也看到,反壟斷調查大機率不容辭,根本就不用費心,終止收購。是以這次監管調查非常及時,為以後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潘石屹想跑,可以說是在中國企業主場難度最低,現在他跑不了,更不用說别人了。

118億,跑不了啦

為什麼潘石屹要跑得最少?也許很多朋友也不明白:為什麼潘石屹能把錢轉出來,這些年這麼容易,從中國大陸推出這麼多錢?讓我們從一個簡短的陳述開始。

原因其實很簡單,跑得早,當時中國大陸法律法規并不完善,潘章夫婦在大陸法律之前還沒完善過,SOHO中國成功成外資公司,SOHO是外資企業,它當然可以跑。

衆所周知,潘石屹的妻子張欣是香港永久居民,據說擁有美國國籍。張鑫成立了一家家族信托公司,擁有一家名為Capavale的公司,該公司在開曼群島注冊。Capavale公司擁有另外兩家公司,在The British Virgin注冊。這兩家英屬維爾京群島公司控制着SOHO中國,SOHO中國擁有63.93%的股份。

2005年,潘世毅無償将全部股份轉讓給張鑫,相當于張鑫通過家族信托和三家外資公司持有SOHO中國。就這樣,土生土長的中國SOHO中國,成為了一家外國公司。

118億,跑不了啦

一個朋友問,這樣做合法嗎?我告訴你,這在當時是完全合法的。潘石屹和張鑫是兩個孩子,老公要把股份轉給老婆完全說啊,沒問題啊。潘先生和潘太太于1994年結婚,之後張先生嫁給了2002年成立的香港居民SOHO China。你不能說潘先生和潘太太這麼多年一直在計劃轉移資産,對吧?是以潘世毅和張鑫的這些操作,在當時沒有任何法律問題。

正是由于這對夫婦的運作,商務部于2006年釋出了一項關于外國投資者收購國内企業的規定。你看,2005年潘世毅将股份轉讓給張鑫,2006年法規出台,此後,中國大陸公司想在海外注冊為特殊目的公司,内地公司進入外國公司就沒那麼容易了。但在那之前,你必須在胃裡吞咽的損失。法律滞後,潘章和妻子早早搬家,該做的事都做了。額頭的劍無法切斷王朝的官員。

這是合法的,但它是合理的嗎?它一定是不合理的。剛才,SOHO中國是一家土生土長的中國公司,它的每一分錢都是從中國賺來的,享受着中國快速發展的果實,就像一句話:沒有馬雲時代,隻有馬雲時代。你打開一個SOHO阿富汗嘗試,不要失去一個底部前的鬼魂。享受中國發展的紅利,把錢轉移到國外。雖然法律不完美,但絕對不合理。

118億,跑不了啦

也許有人讨厭黨要唠叨啊,據你介紹,外國公司在中國也在享受中國發展的紅利,是不是不可能轉移資金啊?一定有人想胡言亂語。這不是一回事。

外資到中國,資本是自己帶來的,創造就業機會和稅收,當然可以去,你看到中國卡蘋果了嗎?三星想離開中國,不想走,沒有障礙。SOHO中國是另一回事。

潘石屹創立了SOHO中國,他的第一桶黃金來自中國,SOHO中國賺了錢,而他的第一桶黃金不幹淨,至于怎麼不幹淨,這是一件公事,在網際網路上随處可見,我們都不會說。SOHO中國的本質是潘氏夫婦把一家已經是中國的公司變成了一家外國公司,利用法律漏洞,然後把錢拿走,是以這是合法的,不合理的。

可能讨厭國民黨或胡言亂語:法律不完美那是你的事,你不能責怪潘石屹啊。沒錯!是以潘石屹之前的行為一直沒有被清算,包括他的第一桶金子,過了一遍,之後一條好線。

但現在你明白了,他還好嗎?不,我沒有。現在法律健全了,現在有了反壟斷審查,這是合理合法的,你沒有任何投訴。另外,必須說明的是,這種經營要避免數十億美元的稅收,你可以轉讓企業,根據你出售企業的正式經營情況,企業所得稅你得繳納,這也是不合理的。

118億,跑不了啦

潘石屹執意要跑,那是他個人的事,我們多說了。與潘的運作相反,現在黑石一心想進來,為什麼黑石正在考慮SOHO中國,從中我們也可以分析一些有用的東西。

首先,我們想說的是,如果黑石此次收購成功,那将是一筆大買賣。潘石屹為了跑路,價格确實夠便宜。SOHO中國目前擁有130萬平方米的商業地産,全部位于北京和上海的中心地帶。潘石屹自己說過不要賺錢,老潘的原話是說的:

"在今天的北京這樣的城市,我們的租金回報率超過2%,不到3%。我們公司剛剛釋出的年報,從銀行貸款資本成本來看,是4.4%,這4.4%的資本成本是房地産行業最低的資本成本,所有房地産行業的資本成本都比我們多,這是什麼意思?我們從銀行借了4.4筆貸款,把所有的智慧、精力和時間都花在了裡面,損失了2%,這生意怎麼樣?"

據老潘說,生意真的不能繼續下去。但黑石集團愚蠢嗎?不要說黑石,我們作為旁觀者知道賬單不能這樣計算。

正如我剛才所說,130萬平方米位于北京和上海的商業地産。黑石花了多少錢?以30.48億美元收購SOHO中國91%的股份,該物業擁有對商業地産的完全控制權,總價值為每平方米10,000美元。2,345美元,或15,000元人民币。位于北京和上海市中心的高端辦公樓,15000平方米,可以買到嗎?

算上租金,SOHO中國2020年的租金收入是14億元,即使租金不漲,其實也不可能,十五年是210億,黑石滿了多少錢?196億,還不到十五年就回歸了書本,還剩下那麼多優質地産,怎麼看這個生意怎麼劃算,老潘居然說做不到。你不感到驚訝嗎?

118億,跑不了啦

黑石的願景很辛辣,我們做事,特别是做投資,其實要向黑石學習,願景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要被一時的得失蒙蔽。我告訴你一個黑石投資的經典案例,我們參考一下,有些人可能想說,這些大型的國際并購,我們普通人能學到什麼?當然,世界上的一切都有一些共同點,在這次之後,如果你是股東,你應該能夠有一些見解。

黑石于2007年以2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希爾頓,現在在鄭州有一家希爾頓酒店。要說這筆錢貴一點,這是值得的,希爾頓在全球擁有10個酒店品牌和2,800家酒店。

回顧2008年,你應該記得發生了什麼,對吧?次貸危機在美國爆發,并迅速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僅僅過了一年,黑石與希爾頓還沒火爆,就成了燙手山芋。這就像我剛剛買了一隻股票,然後股市崩盤,我被鎖定了。

黑石集團260億美元的投資瞬間萎縮了70%。這260億美元中的200億美元是黑石借來的錢,每個人都認為希爾頓已經完成了,即使有黑石。但布萊克斯通沒有抱怨,很快就開始拯救自己。當時,美聯儲開始放水,也随着黑石的救助,黑石閃過一圈,債務重組。通過放寬流動性籌集了一點資金,并償還了部分債務。一些債權人也被說服将其債務轉換為股票,這是擺脫債務危機的一種方式。

118億,跑不了啦

現在我們知道恒大集團也陷入了債務危機,徐老闆的一些伎倆都是和黑石一起的。那一年,徐的老闆拉動了1500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并簽署了一項賭博協定。如果恒大的殼深房上市成功,這1500億美元将不必償還并轉化為股份。但空殼沒有成功,恒大面臨着償還1500億美元的困境。這1500億美元肯定不會上漲,這一切都是為了土地。再拿一次土地抵押,把貸款的錢拿回來。周期下降,債務激增至數萬億。還有什麼?真的還車恒大可以直接關門。

徐老闆學了黑石的這個把戲,說服戰略投資者把錢換成股票,你也說,大多數投資者都同意,比如蘇甯,200億給恒大換股票,不用還錢。當然,現在恒大還是沒有擺脫債務危機,攤位太大了。即使有一群戰略投資者也不容易。蘇甯苦澀地說,如果要評價一個優秀的老中國人,蘇甯的張近東應該能上榜。

這很遙遠啊,但我們必須記住,投資擴張,不要盲目借貸,一定不能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做好風險評估。黑石和恒大就是教訓。黑石出櫃了,但在天地和人的幫助下,不可或缺,也是九死生命啊。

118億,跑不了啦

這是一個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黑石集團不依賴的,他們确實努力工作。黑石集團用徹底的改革取代了希爾頓的首席執行官和進階管理層,這些改革在擠壓内部成本的同時,開始推動希爾頓的特許經營戰略。這就是我們對加入的了解。我為您提供品牌,提供管理,您提供酒店就是硬體。這種方法的優勢在于,隻需很少或根本沒有投資,希爾頓品牌酒店的數量已經擴大,并在各地開花結果。

在黑石的努力下,希爾頓的經營和财務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僅度過了金融危機,還上市了,成為了一家上市公司。

希爾頓于2013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23億美元,成為酒店業最大的公司。當希爾頓上市時,Blackstone 的努力得到了回報。自2014年以來,黑石集團逐漸清算了希爾頓的股票,賺取了約140億美元的利潤,使其成為私募股權曆史上最有價值的投資。這個案子被寫進了教科書。

舉個例子一方面是為了說明黑石在這一領域有着豐富的投資經驗,收購SOHO中國也準備來了,原來收購價格非常劃算,除了黑石豐富的經驗、項目判斷能力和吸引投資的能力外,通過裝修、裝修、 定位更新意味着,未來SOHO中國能否給黑石帶來的回報簡直是不可估量的。

而收購後,SOHO中國的上市地位保持不變,表明黑石甚至已經背棄。通過SOHO中國經過希爾頓式的經營,讓SOHO的價值不斷上升,然後直接賣到最後。畢竟,黑石隻是一家私募股權基金,做生意不是目标,最終實作才是目的。

另一方面也講解啊,我們投資學習老師是黑石,投資過程中的挫折很正常,如果你看好它,那就堅持下去吧。投資前選擇投資目标,一旦標明,再堅持,而投資目标難點和共性,一旦共同渡過了危機,那回報一定能負擔得起你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