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雞肉産品價格悄然走高,“火箭蛋”“雞爪刺客”等頻上熱搜。“雞爪價格直逼牛肉”的話題在網上引發熱烈讨論,有網友表示“破防了”“吃不起”。
除終端産品外,上遊的雞苗、毛雞等價格也在上漲。A股相關闆塊也有所反應,多家雞闆塊上市公司股價大漲。
值得關注的是,在目前行情下,養雞企業着力推動引種以及種源國産替代工作緩解種源緊張局勢。業内企業表示,随着三季度旺季到來,雞肉價格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
雞爪價格直逼牛肉
今年以來,多種日常消費的生鮮食品迎來降價,“榴蓮自由”“三文魚自由”等話題廣受大衆熱議。但與此相反,作為“國民級”小吃的雞爪,卻已悄悄漲至高位。
在網上有關雞爪漲價的話題中,不少網友表示,身邊商超生鮮雞爪的價格漲了不少,有的達到30多元一斤,價格直逼牛肉。還有網友表示,一些鹵味門店的雞爪一斤賣到80多元,甚至近百元。
記者在幾家大型商超的線上平台搜尋看到,生鮮雞爪價格普遍在30多元/斤,冷凍雞爪約20多元/斤。
以大潤發為例,記者在該平台搜尋到三款雞爪産品。其中,湘佳食品冷鮮雞爪售價為42.8元/500g,中慧冰鮮雞爪為23.8元/350g,最便宜的冷凍雞爪也需要20.9元/500g。
而搜尋鮮牛肉産品,最便宜的一款月盛齋巴西進口原切牛腩售價35.8元/500g,另一款居熱銷榜第二的澳洲鮮切牛腿肉塊價格為39.9元/500g,此外還有多款鮮牛肉的價格在40元至50元區間(均為500g)。
記者在盒馬、永輝生活等平台的搜尋結果也大體類似。
此外,零食類的制成品雞爪,如虎皮鳳爪、泡椒鳳爪、檸檬鳳爪等,價格則更高。
以盒馬上售賣的王小鹵去骨鳳爪混合裝為例,該産品原價為39.8元/144g,折後價為31.8元/144g。換算下來,折後價竟然達到約110元/斤。
從原料端來看,鮮雞爪價格在近兩年也逐漸上漲。
農産品交易平台“一畝田”資料顯示,7月16日,國内雞爪的産地貨源均價為18.33元/斤,去骨雞爪的均價則為22.93元/斤。相較2021年的價格低點,雞爪價格已上漲近50%。
雞爪價格上漲的背後,是産品供需格局的變化。
據了解,近年來,雞爪的需求量呈現出增長态勢。有資料統計,2022年鳳爪的消費量達到了56.45萬噸,較2018年增加19.45萬噸。
與此同時,雞爪的供應量有所下滑,尤其是進口方面,海關資料顯示,2024年一季度,大陸共進口凍雞爪10萬噸,進口量同比減少三成。
除雞爪外,“火箭蛋”也受到關注。從今年6月下旬開始,雞蛋價格持續飙升,近半個月上漲近30%。
統計機構Mysteel資料監測顯示,雞蛋價格6月19日為3.48元/斤,此後開啟一路上漲模式,在上周五(7月12日)達到4.52元/斤,上漲幅度為29.89%。另外,白羽雞毛雞價格也在1個月内上漲10%。
供需緊張
終端産品價格上漲,以及産業鍊景氣度的走高,近期A股雞肉概念闆塊迎來普漲。
湘佳股份在前一日收獲漲停後,7月16日盤中再度觸及漲停,最終收漲4.14%,此外,天康生物、唐人神、民和股份、益生股份跟漲。
從産業鍊方面來看,養雞行業景氣度的高低起伏,一大影響因素來自雞苗環節。
今年6月以來,白羽雞雞苗價格觸底反彈。益生股份、民和股份的行情報價顯示,目前最新報價為3.7元/羽,較月初上漲25%。
據了解,目前白羽雞雞苗主要源于進口,自2022年5月以來,受國際航班運輸和美國禽流感等因素影響,大陸祖代白羽肉種雞的進口數量處于低位。正是由于雞苗供需錯配現象,導緻養雞行業盈利産生大幅波動。
去年,雞肉産品銷售緊俏,業内上市公司賺得盆滿缽滿。而今年上半年,雞肉産品價格持續下滑,相關公司業績出現同比下滑。
随着行情再度走俏,業内公司經營向好。
如益生股份方面向記者表示,父母代白羽肉種雞正處于上行景氣周期,目前公司父母代肉種雞報價70元/套,已連續2個月大幅上漲。但即便如此,公司父母代種雞仍供不應求,今年9月份以前的父母代種雞已預定完畢。
益生股份預計,從需求方面看,每年三季度有燒烤季、學校開學、中秋節、國慶節等節假日,通常為消費的旺季,會帶動雞肉價格上漲,進而帶動養殖場毛雞養殖積極性的提高和對商品代雞苗需求的增加。
從供給方面看,2022年5月以來,祖代白羽肉種雞引種量的減少已經開始對今年商品代雞苗的産量産生影響。
益生股份預計:“在需求向好和供給偏緊的雙重影響下,預計2024年三季度白羽殭屍電腦苗價格較好。後續可關注雞肉和豬肉的價格,如果雞肉和豬肉的價格較高,則雞苗反彈的高度會更高。”
企業推進引種工作
在白羽雞種源緊張的背景下,企業聚焦推進引種工作。
日前,益生股份方面釋出消息,公司從美國順利引進1萬套利豐祖代白羽肉種雞,并計劃于本月下旬再引進1萬套祖代肉種雞,這将是公司本月的第三批、本年度第十批從國外引種。
截至目前,益生股份今年祖代肉種雞的引種量約占大陸祖代肉種雞引種量的30%以上,是大陸祖代肉種雞引種數量最多的公司。
針對目前海外引種情況,益生股份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因為美國禽流感,目前隻有俄克拉荷馬州可以給大陸供種。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國内企業也在推進雞苗種源國産替代。上市公司方面,聖農發展、益生股份均推出了自主種源産品。
“一個種雞品種是否優良,不僅要看種雞的産蛋率等生産名額,還要關注商品雞的料肉比和出肉率等生産名額。”談及目前雞苗種源國産替代存在的瓶頸,益生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種源研發單一名額的提升不能以犧牲其他名額為前提,而是要看綜合收益。
“無論是國内育種公司還是國際育種公司都在持續做選育工作,國際育種公司有一百多年的育種曆史,國内育種公司想在短期内趕超國際公司難度較大。未來的進口替代關鍵還要看國内雞的性能提升情況。”他說道。(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