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全傳》中王慶是北宋末年的起義領袖,被稱為“四大寇”之一。在小說中,王慶占據淮西地區為王,擁有八座軍州,控制着八十六縣之地,是一個實力雄厚的反叛勢力。
王慶反叛之前,因罪被判刺配至西京管下的陝州牢城服刑。在陝州牢城未久留,王慶設法逃脫并聚集了一批追随者,開始在淮西地區擴張自己的勢力,最終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
這裡的“陝州”是宋代的一個行政區劃機關,位于今天河南省的三門峽市陝州區,當時的陝州是隸屬于西京路(即以洛陽為中心的行政區)的一個州,故有時稱為西京陝州。
陝州的曆史悠久,可追溯到北魏時期。
1.北魏孝文帝時期(487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首次設定了陝州,治所在北陝縣,後來北周時改稱為陝縣。
2.隋朝:隋朝時期,陝州的名稱一度被改為陝縣。
3.唐朝:唐朝複原了陝州的名稱,延續了這一行政區劃。
4.五代、宋、金、元、明、清:這些朝代中,陝州一直作為一個穩定的行政區存在,管轄範圍包括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洛甯縣、渑池縣、靈寶縣和山西省平陸縣、芮城縣、運城市東北部等地。
5.清朝雍正年間(1724年):清雍正二年,陝州更新為直隸州,意味着其直接隸屬于中央政府而非省一級。
6.民國初年(1913年):廢除州制,陝州改為陝縣。
7.民國十七年(1928年):陝縣歸屬于河南省第三行政區管轄。
8.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陝縣的管轄權調整至河南省第十一行政區。
9.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陝縣歸屬河南省陝州專員公署管轄。
10.現代:進入21世紀,随着行政區劃的調整,原來的陝縣在2015年撤銷,設立為三門峽市陝州區,繼續保留着這一地區悠久的曆史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