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8月東京奧運會之後,9月陝西省全運會的田徑場館仍處于高點。與全國田徑錦标賽3個賽日相比,全國田徑錦标賽4個賽日,全運會田徑多達7個賽日,不僅讓兼職運動員有更多的休息時間,而且呈現的全運會田徑賽事應該是國内最高水準的。

随着國内田徑運動的日益熱度,省市代表團的日益重視,中國田徑的整體厚度和廣播技術的提高,再加上男子4X200米接力賽、混合4X400米接力賽的收視率越來越強,田徑比賽也越來越"美麗"。中國田徑的未來,從全運會的角度來看,有理由"更好"。
驚喜:比賽結果突圍
今年以來,國内田徑賽事慢慢走上正軌,各地區優惠,邀請賽逐漸開展。今年6月,分别在上虞和浙江省重慶市舉辦了全國田徑錦标賽和錦标賽,不僅讓女子800米選手王春雨等運動員有更多的機會達到奧運标準,還選拔了參加全運會田徑比賽的選手。經過上半場的訓練和參與,大多數選手的地位,慢慢地在全運會前達到最高峰。
東京奧運會中國田徑項目在投擲、跳躍、行走等項目上表現良好,争奪金牌和銀牌銅牌。中國奧運田徑運動員大多回國,雖然經曆過孤立,訓練不是很系統,但随後又不停地進入全運會最後的訓練準備。奧運金牌得主龔立軒和劉世英在全運會上繼續"笑在敖江湖"。
本屆全運會的田徑比賽确實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在備受矚目的男子100米決賽中,蘇以9秒95的成績打破了全運會紀錄,在正式比賽中進入了第10個10秒大關。他成為自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以來的第14屆全運會男子100米冠軍。
在男子4x200米接力賽中,福建打破了亞洲紀錄,而總決賽前五名選手則打破了預賽創造的亞洲紀錄。
在全運會上有大量的球員創造PB(個人最好成績)。女子400米跨欄決賽的前五名都創造了PB,女子400米的前三名都重新整理了。在男子方面,決賽的前三名選手是個人PB,成績分别為20.40米,20.35米和19.58米。男子鍊球冠,在比賽中各"拼"出PB亞軍。獲得兩枚金牌的Dobje在男子5000米決賽中與銀牌得主宗慶華一起創造了個人PB。
在前3名運動員中,男子三級跳遠、跳遠、撐杆跳、50公裡競走、3000米跨欄、400米、800米都有人創造PB,而女子100米跨欄、800米、1500米、10000米、跳高、鐵餅、三級跳也有人創造PB。
田徑是大項目的基礎,也是金牌大項目的基礎。從與會代表團的角度來看,許多代表團在一些項目中形成了細微差别,進而形成了相對優勢。龔立軒獲得全國鉛球冠軍和女子投擲隊冠軍。女子投擲組由鉛球、鍊球、鐵餅和标槍組成,顯示了河北隊在女子投擲項目中的整體優勢。事實上,女子鉛球銅牌得主張琳茹也來自河北。
四川隊依靠400米"一招新鮮,吃遍天空"。四川在男子400米個人、男子4x400米接力、女子400米個人、混合4x400米接力和女子4x400米接力銀牌中獲得四枚金牌。
在男子100米決賽的前五名選手中,有三名來自廣東。廣東也占據了女子三級跳遠的前三名。浙江壟斷了女子撐杆跳高運動員。
雲南隊中長跑、步行項目表現優異。雲南在10,000米和馬拉松比賽中擁有最多的男子和女子跑步者。張德順赢得了女子兩項賽事的冠軍。在男子方面,雲南隊丹格倫沒有赢得20公裡個人和團體冠軍。
從縱向來看,一些代表團保留了某些項目的優勢。山東中長跑一直以來都有優勢,徐鵬程獲得男子3000米障礙金牌,使山東代表團自1997年第8屆全運會以來一直延續,每屆全運會都有一枚金牌,中長跑項目占比傳統。
潛力:年輕球員占據榜首
全運會田徑比賽不僅是老将表演的舞台,也是新秀出道的機會。本屆全運會,很多"00後"新生犢牛都不怕老虎,應運而生。
女子跳遠的前三名都是"00後"青少年。冠軍運動員是來自浙江省義烏市的尹瑩,他出生于2000年,曾在田徑亞洲和世界青少年錦标賽中赢得跳遠冠軍。比尹瑩的夢想成績小兩歲,但和尹瑩一樣,都是6.46米,但第二個好成績比尹瑩低。銅牌得主華世輝出生于2003年,獲得6.30米冠軍。
男子馬拉松的冠軍是來自青海的任慶東志埠,出生于2000年。他在雨中赢得了他的第一枚奧運會金牌。
男子跳高冠軍屬于2001年出生的江蘇運動員王震。另一位江蘇選手王偉出生于2001年,在男子鍊球比賽中以73.47米的PB獲得冠軍。
女子400米跨欄亞軍是"00之後",2000年出生的莫家蝶和2001年出生的盧長偉。不同尋常的是,男子400米跨欄的金牌和銅牌得主是2000年出生的謝志宇和2004年出生的葉安。
男子110米跨欄是中國人比較熟悉和關愛的賽事。在謝文軍之後獲得銀牌的甯維新和獲得銅牌的孫鎮江分别是21歲和22歲,分别以13秒45秒和13秒51的成績創下各自的PB。
男子3000米跨欄銀牌得主是2002年出生的西藏紮希·錢,他以8分49秒61秒的成績完成比賽。
收獲:上海業績驚喜
自1993年以來,上海隊在八屆全運會上獲得了男子110米跨欄金牌。陳浩、劉翔和謝文軍是奧運會110米跨欄2、3、3、3金牌得主之一。
陝西全運會,除了謝文軍的冠軍,幾位上海田徑青年選手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這位19歲的女孩以1米92的成績赢得了女子跳高冠軍。結果是光明的,潛力是無限的,因為這是該國自2014年以來的最佳結果。陸家璇也是第一位獲得全運會田徑冠軍的"後00"。
這位24歲的球員第一次去這個國家旅行是完美的。他以84.54米的PB成績赢得了男子标槍決賽。這個成績在奧運會上,可以排在第6位。另一位投擲手宋家璇在女子鉛球比賽中投出了一個PB,19米76米僅比冠軍龔立軒差12厘米,但她更年輕。
在女子3000米跨欄比賽中,許志永在奧運會上經過一系列打架後獲得雙打,獲得一枚銀牌。同樣參加過東京奧運會的李薇在女子馬拉松比賽中被踩掉鞋子後僅用了三秒就獲得了銀牌。
退役上海教練李國強與甘肅選手張新燕一起赢得了女子5000米和3000米跨欄冠軍。張欣燕和王春雨、葛曼象棋等成為奧運會上獲得兩枚個人田徑金牌的女子選手。
上海有着田徑運動的優良傳統,湧現出許多世界級的田徑運動員。朱建華在大同高中時打破了男子跳高的亞洲紀錄。他還在1983年至1984年不到12個月的時間内三次打破世界紀錄。朱建華還是世界錦标賽(1983年)和奧運會(1984年)田徑第一位獎牌得主。
劉翔是上海田徑的驕傲。他赢得了奧運會男子110米跨欄、世錦賽、鑽石聯賽分站,以及亞運會、亞錦賽、全運會等項目的冠軍,還以12秒91的奧運紀錄,12秒88打破了世界紀錄。上海也舉辦鑽石聯賽多年,對于國内田徑運動員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國内外競争機會。
從長遠來看,上海還需要繼續普及被譽為"體育之母"的田徑運動,同時在競技水準上打造朱建華、劉翔等明星運動員。
作者簡介:
陳國強,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新聞與傳播學博士。
印第安納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通路學者(2013-2014)
專欄編輯:陳華 文字 編輯:陳華 标題:新華社
來源:作者:陳國強